7 Translate the paragraphs into Chinese.
1 Even grown men who do market research have trouble visualizing what a public relations man does with his day, and it is a safe bet that the average systems analyst is as baffled about what a space salesman does at the shop as the average space salesman is about the tools needed to analyze a system.即使是那些从事市场研究工作
的成年人也难很想象公关部的人每天都在做些什么。一名普通的系统分析师肯定不知道空间推销员在店里都干些什么,就好像空间推销员对分析系统的工具也一窍不通一样。
2 So run the clichés, anyway. But it is only our obsession with novelty, ignorance of deeper historical atterns and arrogant insistence on our own importance that leads us into this kind of talk. Hoping to prove our superiority over the generations that preceded us, we boast that we live in a period of unprecedented change. Yet there is a good case that we do not, in fact, live in very interesting times at all.
不管怎么说,这就是那耳熟能详的套话。可是,让我们有这种论调的正是缘自我们对新奇事物的过度迷恋,对深层次历史模式的无知,以及我们的狂妄自大。为了证明相比于先辈们的优越性,我们夸耀说自己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期。但是,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用来证明,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多么有
趣的时代。
8 Translate the paragraphs into English.
1 我们根本就看不懂他们的计划书,因为他们的观点不太容易把握。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双方对于另一方的思维方式都感到同样的困惑。我认为应该安排一次面谈,让大家消除误会,扫除沟通的障碍。(make of; come to grips with; it’s a safe bet that; as baffled … as) We couldn’t make of their proposal at all, because it was no easy job for us to come to grips with their perspective. It was a safe bet that we were as much baffled about their way of thinking as they were about ours. I think we need to arrange a meeting to clear up misunderstandings and to remove communication barriers.
2 从与他共事二十多年的一位同事所写的传记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所代表的绝对是该国二战之后的精英阶层,他们在宗教和政治方面的观念较为保守。(nothing if not; in
the wake of; in terms of) From a biography written by one of his former colleagues who had worked with him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conclude that what he represented was nothing if not the elite class of the country in the wake of World War II, who were rather conservative in terms of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views. Translation of the passages
Active reading (1)
在美国大公司工作
现在的孩子要是有人跟他们说长大后要“去工作来谋生”,往往会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和沮丧,这并不奇怪。问题在于,他们想象不出美国的大公司里都有哪些工作。
不久以前,当家长说他要去工作了,孩子很清楚他去做什么。他不是去做东西就是去修理东西。父亲可能会带着孩子去他干活的地方,让他看着自己修马车,或是打桌子。
要是孩子问“爸爸,您是干什么的?”,爸爸会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回答他,比如:“我是修蒸汽机的”,或者“我是做马项圈的”。可是,现在修蒸汽机或是打桌子的父亲很少了,绝大多数人都不干这个了。现在,大多数的父亲坐在有玻璃外墙的大楼里,做着孩子们根本理解不了的工作。当被问道“爸爸,您做什么工作?”时,他们的回答往往让孩子大惑不解。“我是推销空间的。”“我做市场研究的。”“我是数据处理员。”“我在公关部工作。”“我是系统分析师。”这些解释对小孩子来说肯定是毫无意义的。他怎么可能想象得出一个人是怎么去分析系统和研究市场的呢?即使是那些从事市场研究工作的成年人也难很想象公关部的人每天都在做些什么,一名普通的系统分析师肯定不知道空间推销员在店里都干些什么,就好像空间推销员对分析系统的工具也一窍不通一样。
在普通的日常工作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手工制作出来的了。现在什么东西都是机器生产的。也极少有东西需要修理。机器生产出来的东西很容易散架,而这样的东西要拿去修理的话费用非常高,不值得。于
是消费者被怂勇着把那东西扔了,再买个新的。事实上,机器是在生产垃圾。少数跟这些机器能搭上点关系的人当然可以对好追根究底的孩子说:“爸爸是制造垃圾的”。但是,大多数劳动者离生产垃圾的现场很远,根本感受不到自己对垃圾制造业的贡献。那这些人到底在做些什么呢?
想想美国城市里一栋典型的12 层玻璃外墙的楼房吧。在这栋楼里,没有什么被生产出来,
也没有什么在被修理着,连楼房本身也用不着修。这栋楼本来就是被当成一件垃圾建造起来的,所以当大楼变得破旧了,就会被当作垃圾扔掉,在原地盖一栋新的垃圾楼。
即便如此,大楼里仍然挤满了自以为是在工作的人。一天中任何一个时间里,大概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打电话。电话里说的大都与文件有关,因为整栋楼里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为文件而忙前忙后。大楼里的有些工作需要有人在文件上写字。有些人要把字工整地打成文件,有些人要看文件,并在空白处作批注。有的人要复印文件,有的则在递送文件。有的人把文件存档,有的则往外取文件。有些人寄文件,有些则打电话让别人把文件送过来。有的人打电话打听文件在哪儿,有的则在商讨文件。在最豪华的办公室里,有的文件被审议通过了,有的则被驳回。
电梯里从早到晚都挤满了把文件从一层楼送到另一层楼的年轻人,以及拿着文件的重要人
士,他们正要和其他重要人士商讨文件。
一个孩子怎么能理解这一切呢?也许他父亲身居要职,午餐时都要和别人讨论文件。试想他带着儿子来上班,让孩子对他的工作有一些概念。孩子能看到些什么呢?
他父亲打电话让别人送文件过来,他读文件。可能他会冲着文件发火,或是在文件上用红笔愤怒地打个记号。他打电话告诉另一个人,说中午要一起吃饭讨论有关文件的问题。午饭时,他们讨论文件。回到办公室,父亲让人把文件一式五份重新打印好给另一个人,那个人要把这份文件和去年一式三份的那份文件作比较。可以想象,在这之后如果有小朋友问他“你爸爸是做什么的?”,这个可怜的孩子和他的小伙伴都会对这种神秘的工作百思不得其解。他会怎么回答呢?如果他的观察力不够敏锐,他也许会说,“我
说不清。”如果他非常善于观察,他会回答说,“我想,是做跟制造垃圾相关的工作吧。跟每个人都一样。”
Active reading (2)
我们所谓的激动人心的时代其实很乏味
“我们对新奇事物的过度迷恋其实并不新奇”,多米尼克·桑德布鲁克如是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里,这种变化前所未有,让人眼花缭乱。正是因为全球化,国之界限正逐渐
瓦解,同时,技术革新正以我们几乎理解不了的方式从根本上重塑着我们的
生活。在21 世纪初期,历史的变迁日益加速;这种变迁史无前例,一切都和从前不一样
了。不管怎么说,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套话。可是,让我们有这种论调的正是缘自我们对新奇事物的过度迷恋,对深层次历史模式的无知,以及我们的狂妄自大。为了证明相比于先辈们的优越性,我们夸耀说自己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期。但是,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用来证明,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多么有趣的时代。就以全球化为例。其拥护者美国人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全新的“国际体系”,它影响着“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地缘政治以及经济”。但是,如果把它置于历史的
环境中,这个词几乎毫无意义可言。有哪个社会不曾或多或少地被全球化过呢?
例如,罗马帝国完完全全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跨国界的实体,仅在它的首都就有几十种不同的语言和宗教相互竞存。古罗马人不但从埃及进口谷物,还向中国和印度购买香料以及器皿,同时,他们出口陶器到其他的国家,甚至卖到了遥远的本地治里。我们可能会为班加罗尔的呼叫服务中心而兴奋不已,殊不知最先到达那里的还是古罗马人,他们可是常为天下先的。尽管过去的几十年间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变化随处可见——比如西方妇女的
地位的变化——但我们更应该指出现代生活稳定的一面。1945 年以来西方世界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多数国家的国界线半个多世纪以来都保持着原样。虽然我们总喜欢吹嘘自己的现代性,但是,今天的英国,虽然有美丽的郊野景和高耸的摩天大楼,对于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来说,一点都不新奇。尽管我们对互联网,还有iPod 十分热衷,但我
们并非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技术革新的时代。大多数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技术——比如烤面包机、水壶、中央供暖系统、电视、飞机、火车、汽车——都是几十年前就问世了。虽然推介互联网的广告铺天盖地,可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用互联网来做一些非常传统的事情,无论是购书还是给朋友写信。总是有人跟我们说互联网“打开”了一个新的
世界,然而,令人吃惊的是,90%的网络流量都发生在本地网。和几十年前人们对变化的
普遍期待相比,如今变化的速度还是要慢一些。例如,当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星际漫游》于1968 年上映时,人们似乎有理由想象有一天将乘着泛美航空的航班飞往空间站,和有知觉的电脑聊天,并且住在月球上。但是1968 年去看过这部电影的那些观众
们要是知道直至现在他们还住在米尔顿·凯恩斯,看着《杀机四伏》时,肯定会大失所望的。我们追求新奇事物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1944 年,乔治·奥威尔就忿忿不平地抱怨
passages是什么意思
说:“我不知道听过多少遍‘飞机和收音机消除了距离’,还有‘世界各地如今都是互相依存着的’这样的话”。假如他还活着,毫无疑问,他也同样会为现在相类似的观点而气恼不已的。虽然婴儿潮那代人喜欢吹嘘说他们经历的变化比其他时代的人都要多,但我们
用不着向前追溯太远就能到更为巨大的变化。试想一个英国人,他于1865 年出生在一个乡村里,那儿人们还骑着马,驾着马车,冬日里冰天雪地的,视野很有限。假设他能活到80 多岁或是90 多岁(这完全有可能),他就能亲眼目睹汽车、飞机、收音机、电话、
电影、家庭电器、大众普及教育及妇女选举权这些事物的诞生——这样的世界与当今社会差距并不大。换句话说,到他去世前,他所看到的变化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猜想,在他看来,我们自认为激动人心的时代也许真的很乏味。中国有句咒语:“但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意思是紧随有趣时代而来的是混乱和焦虑。果真如此的话,我们算是很幸运了,因为我们没有生活在有趣的时代。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英国正在消失的职业
一株繁茂的栗树下面
乡村铁匠铺兀立;
铁匠是个健壮的汉子,
双手硕大而有力;
他那两臂的鼓鼓肌肉
有如铁条般坚实。
他的头发硬、黑而长,
他的脸像黑炭;
他额上是诚实的汗水,
他卖力挣钱吃饭,
且坦然直面整个世界,
因为他谁也不欠。
——亨利·沃滋沃斯·朗费罗
(傅浩译)
自朗费罗写下这首关于乡村铁匠的诗以来,时代变了,人们营生的手段也变了。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成百上千的传统职业几乎销声匿迹了。乡村铁匠即是个明显的例子。铁匠曾是乡村生活的中心,他用铁来打制东西,修理东西,还时常干点零活,比如给马上马蹄铁等;而今,在英国,铁匠不到一千人了。
同时,乡村农业机械化的兴起使农夫的数量急剧减少,尤其是饲养牲口的人。比如,现在
仍在英格兰北部山区放牧的人也就剩下寥寥几个了。
城里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没人会去否认有些是变得更好了:卫生条件的改善使抓耗子的工作大量减少,关于最低工作年龄的立法使得擦鞋的童工从大街上迅速消失,但个体经营者,如补鞋的皮匠或修理手表的表匠如今也很难看到了。许多小商贩也因难敌超市的竞争
不得不关门大吉。大约20 年前,每天清晨还能见到送奶工熟悉的身影,他们骑着小电瓶车挨家挨户送奶。从那时到现在,需求已经下降了60%。如今订奶的人可以在网上下单,当地超市会把牛奶连同其他商品一起送到家门口。有时某些职业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消失了。一百年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60 万名矿工每年生产两亿吨煤。到了20 世纪80 年代,几乎所有的煤矿都关闭了,大多数矿工失去了工作。可是因为取代煤炭的“清
洁燃料”太贵了,近年来有很多人重新启用尘封多年的壁炉,并回归到传统的燃
料上来。这使得大多数人认为已经消失的一个职业——烟囱清扫工——又有活干了。清扫烟囱在那个逝去的年代里曾是传统的危险工作的代名词,现在又有了需求。根据网络广告公布的服务项目,这个工种的技术含量还挺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