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0分)
1、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2、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连时要求(C)
A、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相同
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可不同
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
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
3、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B)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4、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C)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tcpip协议分为哪几层作用
5、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是(D)
A、交互管理 B、透明传输 C、死锁处理 D、文本压缩
6、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C)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7、TCP/IP的互联层采用IP协议,它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A)。
A、面向无连接网络服务 B、面向连接网络服务
C、传输控制协议 D、X.25协议
8、在OSI参考模型的各层中,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透明地 传送报文的是(D)。
A、应用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9、在OSI七层协议中,提供一种建立连接并有序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层是(B)。
A、传输层 B、会话层 C、表示层 D、应用层
10、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要采用分层结构的理由是(B)。
A、可以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实现。
B、各层功能相对独立,各层因技术进步而做的改动不会影响到其他层,从而保持体 系结构的稳定性。
C、比模块结构好。
D、只允许每层和其上、下相邻层发生联系。
11、在以下几种传输媒体中,哪种传输速率最高(C)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通信卫星
12、100Base-T 使用(C)作为传输媒体
A、同轴电缆 B、光纤 C、双绞线 D、红外线
13、双绞线由两根互相绝缘绞合成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面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l、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2、安装方便,价格便宜
3、不易受外部干扰,误码率低
4、通常只用作建筑物内的局部网通信介质
A、123 B、124 C、234 D、全部
14、网络拓扑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性能、可靠性与(B)。
A、网络协议 B、通信费用 C、设备种类 D、主机类型
15、采用点一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有4种,它们是(A)。
A、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B、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C、星型、总线型、树型和网状型 D、星型、环型、树型和总线型
16、10Base-5型LAN的运行速度和支持的粗缆最大长度是(C)。
A、10Mbps,100m B、10Mbps,200m
C、10Mbps,500m D、16Mbps,500m
17、如果用粗缆连接两台集线器,构建10BASE-T以太网,则两台机器的最远距离可达(C)。
A、500m B、100m C、700m D、300m
18、下列标准中用于100Mbps快速以太网的标准是(C)。
A、802.7 B、802.8 C、802.9 D、802.3U
19、一般认为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三个,它们是(C)。
A、传输介质、差错检测方法和网络操作系统
B、通信方式、同步方式和拓朴结构
C、传输介质、拓扑结构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数据编码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数据交换技术
20、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的机制是 (A)。
A、争用带宽
B、预约带宽
C、循环使用带宽
D、按优先级分配带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OSI参考模型从高到低分别是 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和 物理层 。
2、网络协议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一个网络协议由 语法 、 语义 和 时序 三部分组成。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包括: 机械特性 、 电气特性 、 功能特性 和 规程特性 。
3、当数据报在物理网络中进行传输时,ip地址被转换成___MAC__地址。
4、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 拓扑结构 、 传输介质 和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5、介质的双绞线分类有: STP 和 UTP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协议是”垂直的”,即协议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 )
2、IEEE802标准中,802.2规定了LAN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 ╳ )
3、网络结构的基本概念是分层的思想,其核心是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为了使任何对等实体之间都能进行通信,必需制定并共同遵循一定的通信规则,即协议标准。(√ )
4、微软(MicroSoft) 司内部采用NetBEUI网络协议。( √ )
5、广播式网络中无需网络层 (√)
6、同一种介质内传输信号的时延值在信道长度固定了以后是不可变的,不可能通过减低时延来增加容量。( √ )
7、虚拟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不受距离限制。( √ )
8、在选择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实时性。( ╳ )
9、虚拟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不受距离限制,但虚拟局域网网络安全性不如普通局域网。( √ )
10、双绞线是目前最常用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理想网络模型从下至上由哪五层组成,分别说明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1)由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组成
(2)物理层主要是为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3)链路层主要是实现与“相邻节点”的无差错通信。
(4)网络层主要是在端节点和端节点之间实现正确无误的信息传送。
(5)运输层主要是完成从终端端点到另一终端端点的可靠传输服务。
(6)应用层是向网络使用者提供一个方便有效的网络应用环境。
2、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交换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3、简要说明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的过程。
答: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是:(设两站点之间最大传输时延为a)
1)对每个帧,当第一次发生冲突时,设置参量L=2。
2)后退间隔取1到L个时间片中的一个随机数,一个时间片等于2a。
3)当帧重复发生一次冲突,则将参量L加倍。
4)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超过这个次数,则不再重传,并报告出错。
4、为什么用中继器进行局域网扩展的时候,中继器不能超过4个?用网桥扩展有这个限制吗?为什么?
答: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只是简单地把衰减的电信号予以能量放大,它看不懂数据链路层的帧结构;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可以理解帧结构。这种差别导致中继器联接的网段实际上成为了一个网络,所联接形成的网络受CSMA/CD基本工作原理的限制,所以无法超过4个。网桥理论上无此限制。
五、分析设计题(10分)
1、简要说明电路交换和存储器转发交换这两面种交换方式,并加以比较。
答:(1)电路交换是一种直接的交换方式,它为一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装置(站)之间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通道,即提供一条专用的传输通道,即可是物理通道又可是逻辑通道(使用时分或频分复用技术)。这条通道是由节点内部电路对节点间传输路径经过适当选择、连接而完成的,由多个节点和多条节点间传输路径组成的链路,例如,目前公用电话网广泛使用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
(2)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又可以分为报文存储转发交换与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又可以分为数据报与虚电路方式。分组交换属于“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但
它不像报文交换那样以报文为单位进行交换、传输,而是以更短的、标准的“报文分组”(packet)为单位进行交换传输。分组经过通信网络到达终点有2种方法:虚电路和数据报。
(3)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方式不要求交换网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条专用的数据通路,因此就不存在建立电路和拆除电路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