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The Archaic to Now
1 长安人口数量和人员类型
关于长安城人口数量问题,《地理志》曰:“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二千四百六十八。”①马正林先生认为长安城的人口应该在60万左右②,葛剑雄先生认为汉初长安及附近人口有五十多万。③他们看法不一,且数据相差较大。但从目前考古发现的汉长安城遗址来看,长安城是无法容纳这么多居民的。拿记载人口数量最少的《地理志》来说,其所记人口数量为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2年的人口数量,按学界的共识,汉代人口统计的主要目的是“出于征调赋役的需要”④,其统计对象仅限于百姓,因此这20多万人只能住在居民区。遗址显示城中的大部分区域为宫殿区,剩下的一小部分空白区域才是居民区,这一小块空白区域无论如何也无法容纳八万多座民房,更不要说五六十万的人口了。王社教先生在《汉长安城的闾里》一文中也对长安城的人口数量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汉书·地理志》中所记载的长安人口,是指包括长安城在内的长安县总人口,而非仅指长安城内的人口”。⑤他的论述确实很有道理,貌似可以回答上述疑问。因为汉时郡县除治城之外,还有许多乡里分布在城市周围,像长安市下的长安县面积就极为广阔。但长安作为都城,城市人口的数量也不宜小觑。
汉代长安城中的人口阶层结构:一是皇族宗亲;二是权贵势要之家;三是一般的城市劳动者。皇族宗亲就是指
皇帝和他的亲戚们;权贵势要之家则可细分为:①文武官员等公职人员,包括他们家中所养门客、奴隶;②士兵等军事人员;③在太学中任职和就读的文化人员。前者如博士,后者如太学生等。尤其在西汉末期,太学生人数约数万人;④官营手工业者,是一般的城市劳动者包括从事农业劳动者和非农业活动人,可细分为农民、从事商业的贾人、家庭手工业者和民营手工业者三大类,这些人的具体数量和比例没有记录,但笔者认为大官僚贵族家中拥有的奴婢人数所占的比重最多。据《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记载“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⑥,可以得知元帝时期长安城的官奴婢就有十万余人,他们需要照顾官僚地主的饮食起居,也需要在他们的土地上进行田间劳作,以满足贵胄们的奢华生活。
2 人口分布
汉长安城的人口分布与城市布局紧密结合,分为宫殿区、官署区、军事设施区、居民区(图1)。
2.1 宫殿区
长安城内的宫殿一共有5座,名字和位置如下:未央宫,位于城中西南部;桂宫,位于城西中部;北宫,位于城中央;长乐宫,位于城东南部;明光宫,在城东中部。这5座宫殿的总面积很大,超过整个长安城的三分之二,尤以长乐宫、未央宫为甚。汉惠帝以未央宫作为皇宫,把汉
汉长安城市布局与人口分布
摘 要:汉长安城的人口阶层结构为皇族宗亲、权贵势要之家、一般的城市劳动者。城市布局分为宫殿区、官署区、军事设施区、居民生活区,人口分布与城市布局紧密结合,宫殿区的居住者除了皇室成员以外,其他的居住者主要为宦官与奴婢。官署区的居民主要为从官、属官、文吏,还有驻卫在官署、府邸的卫士。军事设施区的主要居民是卫士,在京师卫士居住在名为“庐”的宿卫设施中。居民生活区分为权贵势要之家与城市劳动者家庭,他们都住在“里”,权贵的家称“第”,围绕在宫殿区周围;普通居民则生活在长安城北部区域。
关键词:长安;城市布局;人口分布
【作者简介】王朝铭,女,郑州大学中国史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史、秦汉史。①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43.②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60.③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34.④王育民.中国人口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
⑤王社教.汉长安城的闾里[C]//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00:428.⑥班固.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2:3076.
王朝铭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062Vol.198
高祖居住和施政的长乐宫则改为后宫。宫殿区的人口包括皇帝、妃嫔和其他皇室成员。除了皇室成员以外,宫殿区的居住者主要为宦官与奴婢,因皇宫面积较大,估计宫内的宦官与宫人数量应不少。另外还有诸多的宫廷禁卫,主要是郎卫,包括期门军、羽林军等。
2.2 官邸区
长安作为一国之都,是全国各级官署的汇聚之地。按照官秩不同,各级官署的规制也不相同;职能上与皇权的亲疏不同,其地理位置也不同。决策机构和内侍机构多位于未央、长乐两宫之内,皇帝可以随时召见,方便皇帝起居生活与治国理政。非决策机构和保卫京师治安的机构则根据其具体事务分布在相应的地理空间上。
除官署区外,汉长安城还修建有许多府邸,有国邸、郡邸和各种官邸,他们是地方政府设在国都的办事处,每逢进京办事即可入住。《汉书》记载文帝入京继承大统之时即入住代邸,在到达代邸之前,“太尉勃乃跪上天子玺”②,代王却坚持等代邸议事之后再接受。这说明国邸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可以商议国事,也可以保障诸侯王的安全。汉朝有很多国邸,为区分在各邸前加诸侯国的国名,如中山邸、齐邸等。
中央政府为防止诸侯交通作乱,要求诸侯王非必要时不能随意进入京城,所以诸侯王一般在封地守藩,只是派遣家臣入京朝请,这类官员即入住国邸。
考古中未发现国邸地望,有待于日后进一步发现,据推测应在未央宫旁。国邸与郡邸有相同的功能,国邸附近应该有郡邸,西汉的官吏考核制度规定每年全国各郡都要派人进京朝见述职,上报年度政绩,包括人口、钱粮等,一般都在八月,史称“八月案比”。这些地方官来京师之后,就入住本郡在京的郡邸。各郡的高级官员和一些低级官吏都可在郡邸居住,如亭长、从者等。“一矢五十逐命长安舍郡邸抵使吏”③“占用马二匹当舍郡邸从者”④,这两句都与郡邸有关,“逐命长安,舍郡邸”说明在西北地区的亭长经常需要追捕罪犯,有时追捕的地界很广,甚至超出了该地区的管辖范围,当亭长有在长安追捕逃犯的任务时,他是被允许在郡邸暂时居住的。这也从侧面说明地方在长安的办事机构比较多,每个郡都有,并且非常繁忙。
其他官邸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在京城设置的,《汉书·元帝纪》记载:“(汉元帝建昭三年)秋,使护西域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挢发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郅支单于。冬,斩其首,传旨京师,县蛮夷邸门。”这说明当时归附汉朝的周边少数民族,如匈奴、乌孙等都在长安城有专门的官邸,以便联络。另外《汉书·陈汤传》提到“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⑤即要把郅支单于的头颅悬在蛮夷邸,宣示国威,震慑诸邦。由上述可以得知,蛮夷邸就在西汉长安城名叫“藁街”的街道上。
archaic官署区与邸区的居住人口数量多、种类杂,除诸侯、官吏及其家属之外,有大量的从官、属官、文吏、门客,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驻卫在官署、府邸的卫士。“汉代卫士,还要守卫京师的各个官署,所谓‘给中都官’。”⑥《后汉书·班彪列传》载汉高祖:“使使拜丞相为相国……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⑦既然是“为XX 卫”,必定无法回宿南军大营中,只好在官署府邸中轮番值守了。
2.3 军事设施区
长安城内的军事设施区主要是城墙与武库两处,另外还有卫士居住的“庐舍”。整个长安城被城墙包裹环绕,城墙共长25.7千米,几个宫殿加起来有36平方千米,面积很大,所需要的卫士也必然很多。黄今言先生认为西汉初期长安城卫士的人数为两万人左右,到武帝建元元年(前
①史念海.西安历史地图集[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55.②班固.汉书:卷四:文帝纪第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2.
③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等.肩水金关汉简:壹[M].上海:中西书局,2016:38.④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等.肩水金关汉简:壹[M].上海:中西书局,2016:101.⑤班固.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M].北京:中华书局,1962:3421.⑥黄今言.秦汉军制史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138.
⑦班固.汉书:卷三十九:萧何曹参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2010.
图1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长安城图
①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063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2(上)
【稽古】The Archaic to Now
140)裁减后余万人。①然而钱剑夫先生却指出“凡戍守京师的卫士共计约达二三十万人。”②二者差距悬殊的原因可能是钱剑夫把长安城及其属县的所有卫士全部加在一起了。
卫士的居所称为“庐”,《后汉书》云:“周庐千列,徼道绮错。”③《史记》可以为这句话做出解释:‘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徼道,徼巡之道。绮错,交错也。”④另《史记集解》引班固《西京赋》曰:“徼
道外周,千庐内傅。”④千庐或许有些夸张,但可以肯定庐舍的数量极多,且环绕在宫墙、城墙的周围,方便卫士执勤,起到巡卫京师的作用。
2.4 居民生活区
居民生活区的居住者有两类:一是前面提到的权贵势要之家;二是一般城市劳动者,他们居住的地方都称为闾里。除上述郡邸、国邸之外,权贵势要之家名为“第”或“舍”,分为大第、小第。大第、小第同样位于里中,是长安城的主要居民之一⑤,例如图1所示戚里,戚里和尚冠里面积较大地分布在未央宫和其他宫殿的周围,应是极其繁华的。居住人口除显贵的主人外,还包括他们的大量门客及奴婢。
从图1可以看出,长安城内东部、中部、南部地区基本上全部是宫殿,大大压缩了普通居民的生存空间,他们居住的空间只有城市北部地区。图中显示在西北部有东、西二市,可班固在《两都赋》中曰长安有九市:“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⑥不知这九市是否是东、西二市的进一步细分,抑或是长安城中确实只有九市中的东、西二市,其余七市则分布在长安城周围的县城之地。“人不得顾,车不得旋”,班固所记载自然有夸大的成分,但不管从图中所占面积,还是从长安市场要维持都城内外商品交易的职能来看,市场的规格必定不会太小,市场上的商人恐怕也很多。因此两市周围应有居民居住,他们可能是在市场中行商的商人,为行商之便,就近居住,比如此地的孝里。
东北部也就是明光宫北部,是城内居民的集中居住区。此地与东市、西市相去不远,为居民生活和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也体现了长安城规划的合理性。在长安城内居住的居民或许是身份地位比较高的平民,因出于政治目的将州郡地区的居民迁移到长安常见于史籍,“与乎州郡之豪桀,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⑦是说这些移民都是州郡的豪杰,让他们集中居住符合统治阶级的意愿,可以强化对他们的监督,以防发生危害统治的行为。长安城内居住地面积狭小,普通贫民可能就没有资格在城内居住了。所以,还有相当数量的居民居住在长安城外,如图1宣平门外的广明成乡。
3 结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汉长安城市职能分区与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一是由统治集团规划管理,职能分区规范严整,功能区分与人的活动紧密结合,人们在哪一地理空间活动就居于哪一地理范围。这是当时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结果,也可以减少人们的通勤时间。从居住面积来看,统治集团居住面积广大,被统治者居住面积备受挤压,但是他们各居其地,各司其职。二是长安城虽受政府严格管理,却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如卫士居住区就较为分散灵活,依照卫戍的区域就近设置居住地。■
①黄今言.秦汉军制史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139.
②钱剑夫.秦汉赋役制度考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194.
③范晔.后汉书:卷四十:班彪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1341.
④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274.
⑤王社教.汉长安城的闾里[C]//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会会议论文集. 2001:433.
⑥范晔.后汉书:卷四十:班彪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1338.
⑦范晔.后汉书:卷四十:班彪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1336.
064Vol.19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