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The Archaic to Now
杨小语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401331)
摘 要:元代景德镇创烧了一种形似竹节的瓷壶,名为“多穆”。其造型来源大概有蒙藏中亚说和欧洲起源说。明代汉族地区罕见多穆壶的使用,但在满族所在地有使用多穆的证据留下。清康熙开始,多穆瓷壶的制作又重新兴起,造型也进行了微调,外观更加精美,朝廷曾用其赏赉藏地,清代其他材质的器物中多穆造型亦很常见。现今蒙藏地区多穆容器仍然常见,尤其在藏地也发展出了独具当地特的“多穆文化”。通过多穆瓷壶可以看到由元及满清、蒙、汉、藏乃至海外各种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
关键词:多穆壶;瓷器;造型源流;民族风俗元代景德镇开始制作瓷质多穆壶,并出现了青白瓷、青花等品种,实物在国内外皆有发现。至明代多穆瓷壶生产骤减,迄今为止,尚未有明确纪年的明代多穆瓷壶出现,因此可将明代看作是多穆瓷壶的“空白期”。清康熙时期多穆瓷壶恢复了生产,主要作为藏地上层人士的赏赉品使用。除瓷器外,清代开始金属多穆壶的制作逐渐增多。现今蒙藏地区诸多多穆壶为木质,或许在元明清时期这种木质多穆壶亦很常见,清时期生产的瓷仿木多穆壶亦从侧面说明了此点,但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木质多穆壶较少。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多穆瓷壶原型来自蒙藏或中亚地区,而国外学者则提出了欧洲起源说。多穆壶在蒙藏地区使用普遍,造型不一,功能各异,在长期的使用中,蒙藏人民与多穆壶结下了不解之缘,发展出了独具地方特的“多穆文化”。前人研究中对于中外起源争论和多穆文化的分析都略显薄弱,故此文运用图像学方法在梳理多穆瓷壶造型的基础上,将对其起源争论及其所含的文化习俗进行探讨。
1 多穆瓷壶造型流变
多穆瓷壶的基本造型主体似圆锥或圆柱,上有圈状装饰,形成分节;口沿装饰为僧帽状凸起;通常有流或有盖,一些有柄,一些则以绳索代替。
元代是多穆瓷壶的创烧时期,在北京、菲律宾等地的墓葬中均有出土,说明其不仅用于内销,在海外市场中亦
占有一席之地。元代多穆瓷壶主体一般为分节圆锥状,流短而直,流高度与口相齐,一般有曲柄,柄上口沿处装饰有僧帽状凸起。元代多穆瓷壶体型较小,从10~25厘米不等。元代最为精美的一件瓷质多穆壶出土于北京斡脱赤墓中(图1),为上层人士用品。器身上除节状装饰外,还有类似皮带子的竖条状装饰,并饰有铆钉,展现出浓厚的草原风格。柄上下均装饰旋涡造型。元代外销瓷壶体量娇小,约10厘米高,这样的高度可能是有便于运输的考虑,但最大原因还是满足了东南亚人民的需求和品味。东南亚人似对小体量的瓷器有偏爱,外销东南亚的瓷器均比中国本地使用的体量小。元代外销的多穆瓷壶品种有青白釉①与青花②,装饰简单,不及北京斡脱赤墓的多穆壶精美。
【作者简介】杨小语(1989—),女,重庆人,重庆大学讲师,复旦大学博士,东京艺术大学特别研究学生,研究方向:古器物装饰。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项目)“政治视域下明清官窑瓷器藏式装饰艺术研究”(项目编号:2018BS107)阶段性成果。①菲律宾圣塔纳(SantaAna)教堂修道院墓葬区出土有青白釉多穆瓷壶,高12.5厘米,见Leandro,Cecilia Locsin.Oriental Ceramics Discovered in The Philippines。
②菲律宾出土有青花多穆瓷壶,高10厘米,见陈连勇《多穆壶源流略考》,《收藏家》2007年第3期。
蒙风藏俗
   ——多穆瓷壶考
图1 元景德镇窑青白釉多穆壶
(图片来源:首都博物馆)
至今尚未发现有明确纪年的明代多穆瓷壶,说明这种具有蒙藏风情的器物在明代汉族地区并不太流行。但明末绘画显示在东北满人的聚集地这种壶仍被使用,这也解释了为何清时期多穆瓷壶的生产会得以恢复。明末绘画《太祖实录战图》绘有多穆壶,其中记录了明末满人聚居地的生活①。将多穆壶入画,说明当时在东北地区该壶较为常见。画中多穆壶体量较大,壶高大致为侍从身长的三分之一②。明末动荡的局势不利于瓷器生产,画中多穆壶更可能是木质或金属制品。壶柄上方口沿处有僧帽装饰,有长流与盖相齐,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流已经从短直向S形变化。多穆壶上S形流或来源于辽五代时期“凤首瓶”的流造型,其中有萨珊艺术的影响③。画中展示的多穆壶常使用在君王召见或宴请臣下等礼仪场合,摆放于几案上并有专人负责壶的使用。推测此时多穆除了盛装饮品的实用价值外,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有极强的礼仪作用。
清代多穆瓷壶又开始制作,康乾时期留下了诸多作品,素三彩、粉彩、仿生瓷等均为此时的创新品种,装饰复杂精美。除了瓷器,此时金属多穆壶、紫砂多穆壶亦有制作。康熙时期多穆瓷壶再次蓬勃发展,此时瓷壶体量较大,高多在40厘米之上,应该是继承了满人入关前所使用的多穆外形。主体亦延续了明末的圆柱状。此时亦有造型上的创新,多为无柄、有盖的设计,上有两孔便于系绳索,以替代柄;再有
S形短流开始出现,这明显是糅合了元代短直流与明代S形长流的特征而形成的;最明显的改变是将元代柄上方的僧帽装饰移至流上方。西藏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康熙时代的虎皮三彩多穆壶,是清廷赏赐给西藏上层的物品,近半人高,无柄,S形短流,僧帽装饰位于流上方④。乾隆多穆壶仍延续了大体量、S形短流的特征,新增了流和器身间的横档设计,多有盖、有柄,僧帽装饰仍位于流上但变大可围住整个口沿(图2)。乾隆之后的多穆瓷壶基本延续了乾隆瓷壶的外形特征。关于为何多穆瓷壶上的僧帽装饰位置由元到清发生了改变,有研究者指出从实用角度出发,将僧帽装饰于柄上的口沿处,可以更好地防止在倾倒时液体洒出烫伤手的情况发生⑤。但倾倒时前方淌出水烫伤手的几率并不大,相较于实用角度或从装饰角度出发更好理解。清代多穆瓷壶的主要功能为陈设装饰,僧帽位置的移动只是为了更加符合清人的审美,实用上的顾
虑极少⑥。笔者以为似五佛帽的僧帽装饰被置于壶前侧,更加符合五佛冠佩戴在人前额的做法。另外,这种转变的发生还可能同清时期出现的大量以绳索代柄的设计有关,以绳索拎起多穆壶,整个壶在倾倒液体时容易形成前倾的趋势,僧帽装饰置于流上,除了防烫考虑,更可能是为了防止壶盖向前滑落。
清代生产有其他材质的多穆壶,一件藏于台北的紫砂多穆壶是其中较为特别的⑦。该壶为红泥紫砂,是当时根据欧洲人需求所设计的一类用于外销的紫砂器。壶高34厘米,在以小巧著称的紫砂茗壶中十分稀少,制作水准极高。器身为柱状,流上的僧帽装饰包住整个口沿。壶上纹饰为颇具中国特的松、竹、梅,这为器物平添了一份源自东方的神秘气息,颇受西方人的喜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订单显示在康熙
时期欧洲曾向中国订购了大量带花纹的红泥茶壶,1680年销往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地的红泥紫砂便有1635件之多⑧。这件紫砂多穆壶或正是其中的一件。
2 多穆瓷壶原型再考
关于瓷质多穆壶造型究竟来源于何处,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国内研究者们倾向于认为其来源于蒙藏或中
①出自杨勇军《〈满洲实录〉成书考》第99-111页,《清史研究》2012年第2期。
②《太祖实录战图》中“额以都招九路长见太祖”图的局部放大图,出自满泽阳《多穆壶考略》第51页,南京大学2015年出版。③出自满泽阳《多穆壶考略》第30页,南京大学2015年出版。
④出自西藏博物馆著《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出版。⑤出自陈连勇《多穆壶源流略考》第42-46页,《收藏家》2007年第3期。⑥出自满泽阳《多穆壶考略》第49页,南京大学2015年出版。
⑦出自宋伯胤,吴光荣,黄健亮著《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第378-379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出版。
⑧出自宋伯胤,吴光荣,黄健亮著《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第378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出版。
图2 乾隆多穆壶(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出版。)
图3 金斯顿陶壶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archaicTO CULTURAL RELICS 文物鉴定与鉴赏
【稽古】The Archaic to Now
亚地区,当地木器或金属器为其原型。而西方研究者则认为欧洲的陶质啤酒容器与多穆壶的造型来源有关①。
关于国内学者的观点,证据除了现代蒙藏地区仍有使用多穆壶的风俗习惯以外,语言学上的考证亦有。“多穆”这一称呼为音译,关于其来源现有藏语起源说、蒙语起源说、满语起源说三种观点较为流行。从掌握的证据来看,蒙语起源说更加有力。蒙语中“多穆”(domo)一般是指桶状的、上有三圈带状装饰、有把、无流、多为金属或木质的用于装奶茶的容器,“多穆”在蒙语中还可以被称为“东(dom)”和“东布(domb)”②。亦由此引出多穆壶应该是蒙古地区从中亚引入的器形,后传入藏地与满族聚居地,且在蒙藏地区至今仍非常流行。要指出的是蒙语定义中的“无流”并不是指整个多穆壶完全没有出水口,只是没有从器身上单独塑造流而已,蒙古地区的一些多穆壶会在沿口上有尖嘴状物,用于引流。元清多穆瓷壶均有从器身上单独塑造出的流,与今天藏地所见具有盛装作用的多穆造型一致,推测这是由蒙古地区传入藏地后器形发生的改变,该造型再由景德镇习得,制造出了藏式多穆瓷器。
而西方学者所持的欧洲啤酒容器说亦有一些根据。大英博物馆中收藏了多件英国出土的陶壶(博物馆研究者判断或可盛装啤酒)(图3),其所处的中世纪与中国的元代基本相当,皆属于金斯顿器物(Kingstonware)或属于金斯顿类型的器物(Kingston-typeWare),高度在10~30厘米。金斯顿陶壶身为圆锥状,有与多穆壶相似的圈状纹饰,呈分节状;金斯顿陶壶器身上无流,这与蒙语中对于多穆壶的理解颇为契合。但金斯顿陶壶口沿上没有藏传佛教僧帽状物,故这是蒙藏地区的创新。金斯顿陶壶是如
何传至远东地区的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元帝国疆域辽阔,其建立的通路极大方便了欧亚之间的往来,加之汉以来丝绸之路的继续发力,东西方之间交往的建立是可能的。金斯顿陶壶先传至中亚,辗转进入蒙藏地区成为多穆壶,最后内地景德镇也开始制造该造型的瓷器。在欧美金斯顿器形一直盛行,从18世纪的咖啡壶、巧克力壶等都可看作是金斯顿器形的延续。在巧克力壶中,具有盛装作用的壶上有单独塑造的长流,而制作用途的壶则无流,配一搅拌棍,类似藏区酥油桶一般。日本在19世纪亦有巧克力壶的制作,其巧克力壶的概念当然来自欧美,但仔细观察便可发现日本巧克力壶呈现为圆柱身、短直流等,却与中国多穆器形更加类似。
3 多穆文化探析
上文从词源入手探讨了蒙古地区对于多穆的理解和使用。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多穆”一词起源于蒙语,但“多穆”该词在藏地发展出了更多的细分称呼。在藏语中“多穆”(dongmo,其发音与蒙语稍有区别,为“董穆”)一般是指装盛或制作酥油茶的桶形容器。藏语中多穆壶还可称作“良木(liangmu)”“索拉(sola)”“勒木(lemu)”等。另外,还有“雪董(xue-dong)”(制作酸奶)、“甲董(jia-dong)”(制作酥油茶)等不同功能作用多穆的各自命名,“雪董”与“甲董”均属于具有制作用途的多穆容器③。由上可知,为人熟知的酥油桶“甲董”也属于藏地多穆器形的一种。
现今藏地具有盛装作用的多穆器,其多为金属材质。据当地居民介绍,盛装型多穆壶主要是在藏人婚礼
等重要场合用于斟酒。盛装型多穆高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器身为圆锥状,C形柄,S形流,流、柄上均装饰僧帽装饰,手持起来颇为方便。
就现在藏地使用的具有制作用途的多穆器而言,其一般为木器,材质多为红松木、茅竹。其中制作酸奶的“雪董”,高约130厘米,口径约30厘米;而制作酥油茶的“甲董”,高约70厘米,口径约10厘米。“雪董”与“甲董”都是无流的生产型多穆用器,二者圆柱状桶身均以木板环绕构成,再用钢圈等物箍住加以固定。另外,二者都配有搅拌器,与用于制作的巧克力壶一样。搅拌器的造型是一根长于桶身的木棍,木棍上安装一个直径小于桶口径的有孔圆板,圆板上的孔可以便于搅拌时气液体的流动,木棍把手上或有铜饰品,使之美观耐用④。
酥油桶“甲董”本是藏民传统生活中的必备之物,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的搅拌机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酥油桶。部分藏民仍在坚持使用传统的酥油桶,用酥油桶制作酥油会花费极长的时间、极大的气力,在枯燥的制作过程中,能歌善舞的藏民们会吟唱歌曲来舒缓劳动造成的疲惫,愉悦心情,久而久之形成了颇具藏地特的“打酥油歌”,一曲歌罢,酥油也差不多制作完毕⑤。
藏地“多穆文化”颇为发达,甚至有超过源起之地蒙古的趋势。藏地居民在日常劳作、嫁娶之时均会使用到多
①出自Leandro,Cecilia Locsin.Oriental Ceramics Discovered in The Philippines,Rutland,Vermont&
Tokyo,Japan:Charles E.Tuttle
Company Inc,1967.
②③出自满泽阳《多穆壶定义考略》第38-42页,《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第2期。
④出自马学良著《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⑤出自李何春著《碧罗雪山两麓人民的生计模式》,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穆容器,多穆壶成了藏民传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4 结语
多穆瓷壶是文化的集合体,不仅藏、蒙、满、汉等民族文化元素在此汇聚,欧洲的器物造型或也对此产生过影响,其从诞生之初便远销南洋,是一种具有跨文化影响力的器形。从元至清,多穆瓷壶器形发生了一些改变,最为明显的是口沿的僧帽装饰由柄上变至流上,其中有实用的考虑,也有审美的需要。明代是多穆瓷壶生产的“空白期”,这或与汉族生活中甚少用到此种器形有关。“多穆”来源于蒙语,但其在藏语中衍射出了更多不同的称呼,用以代指不同使用功能的多穆容器。在藏地甚至发展出了较蒙古地区更为绚烂的“多穆文化”,只要走进藏地,便会发现形形的多穆容器,其本身已成了藏民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杨勇军.《满洲实录》成书考[J].清史研究,2012(2):99-111.[2]满泽阳.多穆壶考略[D].南京:南京大学,2015.
[3]陈连勇.多穆壶源流略考[J].收藏家,2007(3):42-46.
[4]Leandro,Cecilia Locsin.Oriental Ceramics Discovered in The Philippines[M].Rutland,Vermont&Tokyo,Japan:Charles E. Tuttle Company Inc,1967.
[5]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在线藏品数据库[EB/OL].http:// ,2017-1-11.
[6]西藏博物馆.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M].北京: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7]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宋伯胤,吴光荣,黄健亮.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M].北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9]满泽阳.多穆壶定义考略[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2):38-42.
[10]英国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在线藏品数据库[EB/OL]. http:///research/collection_ online,2017-1-11
[11]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线藏品数据库[DB/OL].http:///art/ collection,2017-1-11.
[12]马学良.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
[13]李何春.碧罗雪山两麓人民的生计模式[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文物鉴定与鉴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