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会计信息化课程多维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探析
作者:王洪涛
来源:《大观》2016年第11期
作者:王洪涛
来源:《大观》2016年第11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从原来的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到现在的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目标定位的提升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职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也要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本文对高职教育中会计信息化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探讨和革新,力求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会计信息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会计信息化的改革与发展是会计行业盛然的发展趋势,这给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做为高职教育中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必须积极跟随时代的步伐革新培养目标,以培养出多维复合式会计信息化人才为目标开展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在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中,一般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为:
(一)能力目标。以会计信息化实践操作的各个模块为内容,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如记账凭证录入、总账期末的会计处理、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的核算及供应链管理等。能熟练、正确地进行操作,提高会计电算化实务处理的专业技能。
(二)知识目标。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基本定义、基本原理;明确企业会计信息化组织制度、组织过程以及相关内容;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编程及开发过程;掌握财务会计软件各个模块的结构联系及操作过程;掌握财务软件的综合业务处理。
(三)技能目标。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够达到会计专业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即能够拿到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从业资格、中级会计从业资格。
二、多维复合式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多维复合式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既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也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包括:
(一)熟知MIS的能力。MIS整合了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通过优化配置来实现资源的最佳使用,通过事件驱动即时获得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信息高效准确传递来增强企业环境适应能力。而会计信息系统是MI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信息子系统,而需要与业务系统高度集成与融合,这些变化改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思维,对于其中的变化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和熟知,就无法完成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
(二)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应该以会计专业人员为系统开发的主力,这就需要会计信息化人才具备一定的系统构建能力。由于财务业务一体化,很多会计处理功能已有机地融入到了其他各业务模块之中,需要会计人员重新确定会计业务处理边界,传统会计中的很多内部控制职能在信息化环境下也需要通过程序固化来实现。所以会计信息化人才必须拥有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知识与能力,才能使会计信息系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三)专业会计信息的提供能力。企业的每一项经营、管理和决策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要会计信息化人才具有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能力。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完善,传统意义的手工会计业务大部分可由计算机软件代为完成,此时需要会计人员对计算
机形成的结果进行分析、利用,依托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来形成更专业的会计信息,没有较高的会计信息服务能力将无法实现未来会计职能的转变。
(四)学习、创新和沟通能力。会计信息化人才必须知道如何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如何创造性地开展会计工作,使自身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始终胜任会计岗位,拥有竞争优势。同时还必须能够胜任各种需要彼此协调合作的工作,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会计的职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三、多维复合式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方案
(一)准确定位突出特。职业院校作为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当确立企业会计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的会计教学目标,正确指引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更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培养目标。就目前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来看,大致分为会计信息化管理人才、会计信息化技术人才和会计信息化操作人才。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这三种层次来考量,量力而行、准确定位,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夯实基础,同时还要突出特,使培养出来的各类型的人才上岗就能灵活进行相关软件的操作,并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计算机编程工资多少 (二)灵活设置课程体系。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可以打破课程之间的传统界限,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和课程设计,建立严谨、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课程为基础,以计算机管理、电算化、审计、企业资源规划课程为主干,以各项模拟实验为着眼点,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学校还可以采取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够对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优化了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
(三)加强建设师资队伍。首先,高校教师应有不断学习、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只有自身知识的充实与新颖才能教出不落伍的学生;其次,学校需要对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带着课题到企业第一线实践,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好氛围;最后,可以组建一支由社会同行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到学校举办案例讲座和进行实践指导,或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这样既可拓宽师生视野,又可促进师资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
总之,信息化环境下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既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又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维复合式人才,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随之配套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建华.大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3(09).
[2]马廷奇.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4(04).
[3]张帆,罗延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2015(0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