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名家名作》·翻译
[摘 要]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的频繁交流为外宣翻译带来了更多机遇与挑战。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外宣特点,探讨外宣文本翻译策略,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充分发挥原文信息传播“把关人”的作用,灵活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需对原文文本进行适当的删减、补充、过滤和加工,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关 键 词] 传播学;外宣翻译;传播效果
传播学视角下外宣文本翻译策略分析
刘庆雪 李月婷
对外宣传是一个国家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外宣文本的翻译质量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提高国家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关键。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上对于中国信息的了解需求不断提高,文化“走出去”战略也使外宣翻译实践增多,如何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交流,消除某些西方读者的偏见和误解,建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尤其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外宣领域的翻译研究相对滞后,仍然属于比较新的翻译研究领域。由于外宣翻译涉及宣传和翻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外宣翻译进行研究。
一、传播学的主要观点
传播学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40年代在美国成为独立学科,90年代传入中国。美国传播学创始人之一拉斯韦尔首先提出了传播的三大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以及文化传承(后来又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传播的第四个功能:娱乐功能)。拉斯韦尔还阐述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对谁说(to whom)、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邵培仁, 2015)。传播学的鼻祖施拉姆补充完善了传播过程的要素研究,他提出传播过程有八个要素:信源( Source)、讯息( Message)、编码者( Encoder)、渠道(Channel)、解码者( Decoder)、接收者( Receiver)、反馈(Feedback)、噪音(Noise)。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即传播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信息都事无巨细地传播给大众,而是存在一
些“把关人”,他们会对所要传播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确定所传播的信息在进入传播渠道前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或者价值标准。拉扎斯菲尔德提出受众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接触、理解和记忆接收到的信息。信息的传播有两个层次,首先到达意见领袖,然后再传播给大众(邵培仁, 2015)。
二、传播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定义为译者对所接收的信息源针对目标语受众进行的
信息再传播,翻译过程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传播(唐卫华,2004)。从传播学视角审视翻译的国外著名学者有美国的奈达和德国的威尔斯。奈达提出了翻译的交际观,他认为翻译的重点是信息的传递,目的是让译文的读者准确获取原文的信息。1986年,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一书中借用传播学术语探讨了翻译活动,指出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包含八大要素: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信宿(receptor)、信息背景(setting)、信码(code)、感觉信道(sense channel)、工具信道(instrument channel)和噪音(noise)。这一分类与传播学鼻祖施拉姆的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观非常相似。
德国学者威尔斯指出,由于翻译学忽视了本身的许多特点,尤其是有关信息传递性质的传播特点,导致学科发展缓慢。他强调在翻译研究中必须充分考虑其传播的性质。他认为跨语言翻译是一种涉及两种语言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2021年)基金项目课题“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政治语篇中的隐喻英译研究(21YY11)”、华东交通大学交通与工程应用翻译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工程口译翻译规范服务规范研究(JD17019)”的部分成果。
083
特殊的传播,其本质还是传播信息(谢珂、廖雪汝,2016)。
从国内来看,吕俊是最早从传播学视角进行翻译传播理论研究的学者。1997年他首先提出了“翻译学是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的观点。吕俊结合传播过程的七要素,即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传播的目的是什么—传播在什么场合下进行—传播效果,指出翻译过程即跨文化的双语传播过程,各个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和制约,构成了翻译过程的七要素。他的研究将传播学的概念和范畴引入翻译学中,借用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跨学科视角,把翻译学和传播学结合在一起。唐卫华(2004)指出翻译的本质就是传播,无论是何种类型、何种方式的翻译,都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和交换活动,根本目的在于信息的传播。
翻译过程的传播本质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影响传播效果的各个要素。
三、外宣翻译的特点
张健(2016)指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汉语为信息源,译者以英语等语言为载体,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以外国民众为传播对象的交际活动,目的在于让全世界了解中国。外宣翻译具有政治性、真实性和文化性等特点。外宣文本常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需客观真实地把信息传递给受众,同时需考虑受众不同的文化背景(李琼,2015)
外宣领域的翻译涉及宣传和翻译,其翻译传播过程包括译者主体、源语信息、传播渠道、受众等各种要素,其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担任“把门人”,因此其在外宣翻译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公开和
分享具有中国特的历史、文化等信息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展现良好的国家形象。外宣翻译需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忠实于原文,外宣是为了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但译者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要以目标语听众为特点,对信息进行一定的删减和补充,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强可读性和接受度。外宣材料的翻译需充分考量信息的接受者,即西方读者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传播的信息只有被听众所接受和认可,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
四、外宣文本的翻译对策研究
外宣文本翻译在对外宣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与国际社会交流的重要渠道,其翻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国家形象的塑造(宋平锋,孙吉娟,2018)。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对于外宣材料中的文本翻译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采用不同翻译策略,以求达到最佳的翻译传播效果。
(一)直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其独特的魅力。外宣文本的传播目的是为了对外宣传中国特的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在能够被目标语读者所理解接受的基础上采用直译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可以保留文化内涵,直接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促进文化的交流。
例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的“(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
的双语版翻译为“(2) Leading the Charge in Difficult Situations and Emergencies”。在中文中常用战争隐喻来表示任务的重要性及艰巨性,此句中的“冲锋”一词是指在战斗中不怕牺牲冲入敌阵,比喻中国青年在各种任务中的领先作用。如果只用“take the lead”,可以让受众明白此句的意思,但无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达不到最优的传播效果。所以这里直接把“冲锋”翻译为英文,西方读者也能明白这个战争隐喻,直译很好地表现出青年为了集体利益不畏困难的奉献精神,生动地传递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的勇敢形象和中国文化的价值观。
对于一些新的概念,在直译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解释,这样才更有益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尤其是一些中文缩略语的翻译,直译的同时需要补充说明。
(二)意译
各个国家的文化各有特且存在较大差距,语言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中文宣传词中往往喜欢使用四字格进行词语的堆砌,如果直译的话会显得非常累赘。中文宣传词在使用隐喻方面也会用不同的喻体。译者需要根据语境充分考虑文化背景差异,避免字词对应,采用补充、删除、替换等方法进行解释说明等,具体传递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和精神内涵。
在外宣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复杂的地理环境留下了中国人生活的印记”,翻译为:“These Complex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are home to the generations of Chinese.”这个纪录片
介绍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目的在于说明中国人的祖先克服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生存发展,一代代地传承,所以留下了很多印记。这里如果把“印记”直译为“mark”,虽然也能表示中
084《名家名作》·翻译
国人对于自然有所为,但不能表现出中国人的祖先运用自己的智慧把自然环境尤其是险恶的环境改造成自己的家园,顽强地生存下来的内涵义。所以,译者在这里直接把“留下印记”的内涵义具体化,翻译为“家园(home)”,另外在翻译“中国人”时增加上了“世世代代(generations)”这一信息,即“中国人”的概念指的是中国人最早的祖先及后人,所以经过译者这个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处理后的信息传递得更为准确、清晰,展现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更容易为目标语受众理解与接受。
(三)套译
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历史的差异,中外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相似的体验或者经历。译者可以巧妙地借助目标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引起目标语读者的共鸣和认可。套用英语中人们熟悉的谚语、习语等,能提高语言表达的亲和力。
在《新时代的中国绿发展》白皮书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广大农村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丛林掩映、果菜满园、满眼锦绣,呈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翻译为:“Lush groves,
orchards, and gardens of flowers and vegetables set each other off, and the splendid pastoral scene is a treat for the eyes. A beautiful countryside where the skies are blue, the lands are green, and the waters are clear brings people delight with its scenic view. Greater efforts have also been made to protect and utilize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carry forward their fine traditions, which have increased their cultural charm. ”
白皮书向国内外讲述新时代译者传播的对象是西方读者。读者虽然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但也会有选择地接触、理解所接收的信息,因此翻译的语言需要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应以英文读者的习惯为中心,发挥译者的“把门人”作用,重新整理语篇的结构,突出要表达的信息,而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在这段中文中,使用了一系列的四字格及隐喻式的表达,如果完全使用直译的方法,容易堆砌辞藻,会让西方读者产生阅读的疲劳感,因此译者采取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简化结构,可以让读者清晰明了地获得信息。文中“生态美和环境靓”,如果直译为“Ecological beauty and environmental beauty”,很难让读者理解美丽中国建设给农村带来的环境变化,所以译文没有把“生态”和“环境”两个词的翻译字词对应,而是译为“splendid pastoral scene/a beautiful countryside”。而“满眼锦绣”中的“锦绣”是隐喻,把美丽的风景比喻为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如果直接用这个喻体西方读者不一定能理解,套用英文中的一个习语“a treat for the eye(大饱眼福)”,更能被西方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在“村美人和”的“人和”的翻译处理上则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继承和保护的内涵义的翻译。
五、结语
总之,为了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外宣文本的译者在忠实传递信息的同时需做好“把关人”,灵活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提高国际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译者要把中国话语融入世界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外宣文本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从而吸引读者,获得读者的情感认同和共鸣。
setting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 & Jan de Waard.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M].Nashville:Thomas Nelson Publishers,1986.
[2]Schramm, W.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M]. Urbab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4.
[3] 李琼. 建立对外话语体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中的外宣翻译策略[ J]. 人民论坛,2015(5):155-157.
[4]吕俊. 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 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2):40-45.
[5] 邵培仁.传播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6] 宋平锋,孙吉娟.外宣翻译研究综述(1997-2017)[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51-56.
[7] 唐卫华. 论翻译过程的传播本质[ J]. 外语研究, 2004(2):48-50.
[8] 谢珂,廖雪汝.翻译传播学的“名”与“实”[J].上海翻译,2016(1):14-18.
[9] 张健.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6(6):110-115.
作者简介:
刘庆雪(1969—),女,汉族,山东沂水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
李月婷(1999—),女,汉族,重庆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