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情节生动,连贯性强,适合于口头讲述,在对低龄孩童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处在人发展的初期,认知和理解能力还未完全发育,对抽象性知识的接受度很低[1]。而故事生动有趣,并能够具体化,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讲故事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低龄儿童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未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幼儿教师来说,能够挑选出合适的故事,并声情并茂地讲述给孩子们听,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最终效果,讲故事技能作为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影响[2]。本文通过将结合具体的实践教学经验,浅析现在幼儿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常见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讲述故事的一些训练技巧,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最终达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效果。
1给幼儿讲故事存在的问题
1.1故事内容的选择不合适
很多没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在选择故事内容时,时常会忽略到听故事的主体——幼儿的需要,从自身喜好来挑选故事内容,这一方面会造成选择的故事类型狭窄,多局限在幼儿使用的文学教材和选读作品中;另一方面,故事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相偏离,无法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除了在故事内容的挑选外,许多幼儿教师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读故事”,总是原封不动地把文学作品选段读给学生听[3]。因为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在遣词造句上文学性很强,也多会有比较多不常用的词汇,就会造成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
1.2表情僵硬,无肢体语和体态语
很多幼儿教师在讲故事的时候,不能投入自己的热情,讲故事时没能注意到体态语和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脸部的表情、肢体的动作毫无变化,在故事的高潮,也没能传递出激动的情绪。这样就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并且会使课堂氛围沉闷无趣,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1.3语气、语调单一沉闷,不能以声传情
故事既然需要“讲”出来,那么声音就显得异常重要。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有些幼儿教师可能会出现语调过于单一,没有变化,“背书式”的讲故事方式。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字词的读音,出现平翘舌不分、语速没有缓急之分、无法把握好句子节奏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讲故事的效果,无法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故事氛围之中。
2幼师讲故事的训练技巧
上文提出了幼儿教师在讲故事时常见的几种问题,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好,以提高讲故事的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呢?本文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入手:
2.1改编故事,使声音口语化
很多有名的文学故事文学性都比较强,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常用的词汇以及一些和时代不想符合的情节内容,可以适当对故事加以改编。考虑到讲故事的对象多是幼儿,应该使故事内容更加口语化,使用短句子和简单词汇,这样就更加符合幼儿的理解水平。例如,在讲到暴风雨的时候,可以适当加一些拟声词,“风正呼呼地吹着,不一会儿,雨就哗哗地下了”。这样就能使语言从抽象变得具体生动,更易在幼儿的脑海里产生画面感。
2.2辨识方言区口音,使声音标准规范
为了使故事的讲述能够更加清晰,帮助幼儿提升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幼师的基本要求是确保能够用规范的普通话流畅地表述故事。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几个易混淆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
例如,在声母中,要注意区分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区别,如“l”和“n”,“zh”“ch”“sh”和“z”“c”“s”之间的辨析。从发音方法上来看,要准确地读准“l”和“n”,主要在于要控制好软腭的升与降,由于它们都是舌头抵住上齿龈所发出的音,主要区别在于,“n”有比较重的鼻音,而“l”没有。在进行分辨联系的时候,可以先捏住鼻孔进行发音,如果觉得耳膜处有轻微的鸣声,就是“n”音;若没有,则是“l”音。
图1n和l发音示意图
而在韵母中,比较容易混淆的是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主要表现有“en”和“eng”,“in”和“ing”,“an”和“ang”,“ian”和“iang”,“uan”和“uang”这五类有鼻音的韵母。要正确地读准这些音,就需要可以练习区分“n”和“ng”。当韵尾是“n”时,舌尖要抵住齿龈;韵尾是“ng”时,应该要用舌面抵住软腭。经过训练,对易
幼师生讲故事技能的训练技巧
——以声音训练为例
张展瑞
摘要:故事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讲故事技能作为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从幼儿教师讲故事的现状来看,在故事内容的选择、讲故事的方式以及声音表现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方面,本文探究了提升故事技能的训练技巧,旨在帮助幼师提升故事表达效果,改进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讲故事技能训练声音表现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7.24.067
错读音加以纠正和强化,就能保证发音的规范。
2.3注意语音变化的规律,使声音自然生动
要想讲好故事,单纯地把每个字读标准是不够的,也要注意一些音变现象,把握好音变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故事的讲述更加自然、生动,听起来更流畅。
常见的音变现象包括变调、轻声和儿化音。在变调中,由于汉语中两个音节的词语占很大比例,当先后两个音调相冲突时,就需要相互调和,才能使音发得自然,这典型体现在“一、不”的变调中;轻声就是在一些特殊用法下,把音读得又短、又轻的调,一些助词“着、了”等都是需要读轻声的;儿化音是一种使韵母带上卷舌音的现象,如“鸟儿”“花儿”“尖儿”等,这样读出来,会使得声音显得既亲切,有轻松,传递出说话者的喜爱。
2.4把握语调,使声音更富节奏韵律
在讲故事的时候,声音有轻重快慢、高低长短的变化,这些就是声音的语调,要把握好语调,就要懂得如何停顿,如何读重音以及如何进行句调的变化。
语调富于变化,能够声情并茂地传递故事内容,会对故事效果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这点尤其适合故事中的角扮演。例如,在讲述到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时,可以用低沉的音和平稳厚重的语调来表达长者这一类故事人物说话的内容;可以用清脆活泼的音调传递出愉快、欢乐的情绪等。通过富于变化的语调可以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很好的故事传递效果。
3结语
故事在幼儿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讲故事的技能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培养幼儿教师讲述出活泼生动、富有表现力的故事,成为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幼儿教师讲述故事的现状,论述了三大常见的问题,即故事内容的选择不合适;表情僵硬,无肢体语和体态语;语气、语调单一沉闷、不能以声传情。针对这三大问题,讲故事技能的培训给出了三大解决策略。首先,改编故事,使之简单化、生动化、口语化;其次,增加体态语和道具,活跃课堂氛围,创造一个更加形象具体的故事情境;最后,利用声音表现提升故事效果,包括读音的准确规范、轻重音的变化、适当地停顿以及用语调塑造故事人物形象等。通过讲故事技能的训练,来更好地传递故事信息,讲出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并最终提升课堂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桑文兵.浅谈中职幼师学生讲故事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月刊,2014,12(4):170-171.
[2]李静.幼师高专英语教育中的讲故事技能训练方法初探[J].公关世界,2015,23(11):53-54.
[3]吴海波.谈如何提高幼师生的讲故事技能[J].文学教育:中,2014, 45(8):78-79.
作者简介:张展瑞,男,山东莱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江苏常
州213000
儿童编程课一般多少钱第二阶段:小组成员通过查阅书籍、互联网搜索收集相关资料,组内进行讨论,根据阶梯轴加工所具有的工艺特点,确定具体的加工路线和加工工艺方案,明确加工操作工序;
第三阶段:通过选择合适参数,选择阶梯轴加工的最佳工艺方案,并且选择合理的编程指令,编程程序,并使得程序尽量简洁、有效,并且在数控仿真系统中进行仿真加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第四阶段:在数控实训车间,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在道具操作步骤和数控系统的引领下,在数控机床上完成刀具的安装、对刀、切割、加工等实际操作环节,最后加工出产品。
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对于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而实训课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的编程仿真和产品加工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数控编程》实训课中单一的讲解、操作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实训操作中来,极大程度提高了学习主动性,而且他们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分享心得,交流想法,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操作技能。在项目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自主反思,进一步巩固知识点,了解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5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数控编程》实训课的教学改革,将理论知识内容很好的转化成信息化资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促使他们主动的参与学习,对于培养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珏.对职业院校数控车编程与实训教学的探索[J].新校园旬刊,2015,(9):94.
[2]宣莉.论数控仿真模拟实训对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意义[J].中国机械,2015,(20):62-63.
[3]周严,肖书浩,张和平.《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7):120-121.
作者简介:陈翠华(1986-),女,汉族,江苏江阴人,本科,助讲,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0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