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例教学在《程序设计初步》课堂的应用
作者:彭永宁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84期
作者:彭永宁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84期
【摘要】本文从笔者教学实际出发,将生活中利用程序计算思维的实例融入到《程序设计初步》的课堂里,既让学生明白程序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尝试用程序设计的思维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夯实学生对自然科学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生活实例;程序设计;学习兴趣
一、生活实例教学应用于《程序设计初步》课堂的可行性
(一)符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
粤教版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程序设计初步》,主要内容包括程序的概念、VB的开发环境、程序的基本要素和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
新,在创新中实践。所以利用所学的程序计算思维带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符合课程标准。
(二)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程序设计初步》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小程序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目前只是局限于对程序运用,还不清楚程序是如何设计的。在《程序设计初步》的课堂中利用程序设计对生活实例进行解密,让学生感知程序的算法和应用,化抽象知识为形象,能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生活实例教学应用于《程序设计初步》课堂的举措
(一)利用生活实例,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程序的有关概念
VB程序设计基础包括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对象、对象的属性、属性值等,如果一开始对学生讲解这些概念,学生可能较难接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充值程序界面,因为经常充值学生羊城通、饭卡等等,贴近生活。界面如下:
教学的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学案创建并尝试完成程序,在学生完成操作后,对程序中的对象有了感性认识后再讲解相关的概念,图一为程序的初始界面,Label1、Text1、Command1、Label2都是从工具箱中拖入到窗体中,成为窗体的具体对象,每一个对象都有很多属性,可以通过属性面板或者代码编写改变其属性值,可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本程序的对象的属性值是如何修改的。
讲到常量、变量等概念的时候也可以将上面的例子进行拓展。常量、变量等概念需要学生理解透彻,在教学中我发现,在讲解了什么是常量和变量后,还是有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比较模糊。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呢?我将上面的例子拓展,例如,饭卡充值,饭卡的“余额”就是变量,充值让余额变多,消费让余额变少,“余额”是个变化的量,所以称为变量。
(二)利用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简单的函数
VB程序设计功能之所以强大,因为其包含了大量的函数,如Abs(x)、Sqr(x)、Int(x)、Rnd(x)函数。若纯粹讲解这些函数的功能,学生想必难以理解和接受。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将生活中常见的随机抽签的例子引入课堂。
学生体验完了这个程序,对随机函数有了一定的了解——随机函数Rnd(x)的功能就是在指定的范围里计算机随机生成一个0至1的实数,但是班级人数较多,学号必须为1至50的自然数,若要全班随机抽签,还必须乘以一个数值再与取整函数搭配使用,使结果为正整数。当然还通过生活中的其他简单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广州中小客车车牌指标摇号、教师抽查作业都可以通过儿童编程课一般多少钱Rnd(x)、int(x)函数来完成,并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运用能够通过这些函数来实现,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三)利用生活实例,能够激励学生学以致用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例子跟条件判断有关的,教师可以激励学生,让学生思考并尝试编写一些简单的小程序,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中就有学生编写了“滴滴打车”收费的的小程序、羊城通收费(15次之后打六折)的程序。这些程序的设计,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成功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巨大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借助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学习理论——实践理论应用的认知过程中,化难为易,既
消化了理论,又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过程中,教师以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身份,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讨论、研究的方式,积极投身到学习当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生活实例教学的示范和学生的尝试,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探求知识,克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对所学知识易于消化,并在实践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将生活實例引入《程序设计初步》的课堂,使得教学内容更加有生活气息,让教学重难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既可以提升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发学生将程序的计算思维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挑战自己的编程能力的欲望,既解决了生活的实际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利用程序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何丽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生活元素.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库,2018年(A0)期.
[2]李永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J].青海教育.2004(Z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