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
A
B
C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 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自评:
 
 
生评:
 
 
 
师评: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自评”、“生评”和“师评”,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信息与信息技术
执教者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较多,表述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讲解时需要以身边具体事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新教材,与小学教材有所不同,需要引导学生过度好,学生来自农村不同学校,各校情况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有些学生对计算机很陌生,需要由浅入深,避免产生畏难情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任务驱动教学,促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寻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锻炼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小组活动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信息的含义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重要作用。
难点
信息的处理环节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给各个小组分配任务时推荐单题组长,在每个小组内对任务中的问题作出解答,其他组员协调。任务把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引入
7分钟)
课堂教学
1.1)什么是信息
 10分钟)
信息的特征
(5分钟)
2)辨别信息的真伪
5分钟)
3)如何获取信息
10分钟)
2、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5分钟)
同学们平常都用什么方式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呢?
我们交流的内容是不是可以叫做信息呢?哪些东西又可以称作为信息呢?
1: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2:数据可视化什么意思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信息也会过时
4:信息离不开载体
生活中有哪些不真实的信息呢?
电信、虚假广告等。
我们如何来获取有效的信息呢?
我们来想想哪些信息对你来说是有用,哪些信息有是没用的呢?
学生举例说出交流的方式:如谈话、写信、打电话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生活举例说出信息实例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例如电信、虚假广告等。
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总结到任务条上。
由身边得事回答,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分组讨论,单题组长回答
小组间讨论,辩论不同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课堂小结
2分钟
总结本课知识点,点评各小组表现,强调讨论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解决易错点、难点,做小组评价加分。
布置作业
1分钟
1、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辨别真假信息,帮助家长分析垃圾信息。
2、怎样才能增强祖国的信息能力?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机房用多媒体网络授课,无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在第一次讲时对时间掌握的不是很好,对第三个问题任务讨论时超时,造成小结时时间压缩。另外学生在讨论“信息技术重要性”时小组准备不是很充分,有的小组发言重复,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改进:小组准备时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收集信息更有针对性。更好掌握小组活动的节奏,分配好时间。后来上课时有所好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