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文化根源于企业社会属性的伦理方面。用社会学的观点看,企业是构成现代社会的细胞,具有政治、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作用和属性。经济属性和伦理属性是企业社会属性的两个特殊方面,企业的伦理属性是通过企业的伦理关系、伦理品性和伦理义务等伦理文化表现出来的。用伦理学的观点看,企业是处于多种伦理关系之中,并具有伦理品性和伦理义务的社会组织形式。企业的伦理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是由企业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人随意附加的。正因为企业在客观上具有伦理属性,“企业伦理”概念的提出才具有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伦理文化特征:企业伦理文化与社会伦理文化既有一致性,也有独特性。
  一致性,是指企业伦理文化反映了社会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即从企业伦理文化原则、规范和要求看,企业伦理文化是社会伦理文化的具体体现。但企业伦理文化作为针对企业这种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又有自己鲜明的独特性。
  企业伦理文化特征:企业伦理文化与规章制度紧密相连,又具有独立性。
  企业伦理文化与规章制度都是企业中调节人们行为的力量。二者紧密联系是指企业伦理文化
大量渗透在企业规章制度中,通过有关的制度及其他规章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伦理文化内容与规章制度形式的统一。但二者存在职能上的区别。前者要求企业员工“应该怎样做”,后者的要求是“必须这样做”,是靠强制力量实现的。企业需要强制的只是与生产经营正常秩序相联系的行为,而对于倡导的行为,一般要通过倡导某种先进的伦理风尚来实现,这就是道德的独立性。
  企业伦理文化特征:企业伦理文化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企业伦理文化是同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活以及职业要求相结合的。由于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保持相对稳定性,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习惯和职业道德评价。这些会成为员工稳定的道德品质,进而决定了企业伦理文化的连续性。企业伦理文化与社会伦理文化的一致性也决定了企业伦理文化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对内的伦理沟通
  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从伦理的角度看自己的沟通行为,树立人际平等和自我道德制
约的观念。
对内的伦理沟通的三个方面:
1. 建立企业的完整的商业伦理准则
2. 在组织内进行商业伦理培训
3. 设立伦理检查委员会或伦理主管
企业对外伦理沟通
          主要是指企业在既定的行为规范下与外界进行沟通,以获得外界的了解与支持。
    第一,设计并推出有利的宣传,尤其通过有广泛影响的媒体(如报纸、杂志、期广播、电视)进行宣传;
      第二,通过互动式沟通,改善关键公众对企业的理解,例如:参加公益活动、捐助建立希望小学、援助贫困大学生等。还可以举办新闻发布会或各种展会,与外界沟通。
企业伦理的内容依据主题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份:
内部:劳资伦理、工作伦理、经营伦理;
外部:客户伦理、社会伦理、社会公益。
  1、企业与员工间的劳资伦理:劳资双方如何互信、劳资双方如何拥有和谐关系、伦理领导与管理、职业训练(员工素质的提升,包括职前训练与在职训练)。
  2、企业与客户间的客户伦理:
最主要是服务伦理,服务的特质包括;无形性(intangibility)、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异质性(heterogeneity)与易逝性(perishability)。
客户伦理的核心精神:满足顾客的需求才是企业生存的基础。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角,是企业存在的重要价值。
特斯拉召回是什么意思
  3、企业与同业间的竞争伦理:不削价竞争(恶性竞争)、散播不实谣言(黑函、恶意中伤)、恶性挖角、窃取商业机密…。
 
  5、企业与社会间的社会责任:
企业与社会息息相关,企业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运作。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重视社会公益,提升企业形象。
谋求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6、企业与政府间的政商伦理:政府的政策需要企业界的配合与支持,金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因而金融政策更是政府施政的重点,企业体必须不但要遵守政府相关的法规,更要响应与配合政府的金融政策。
对于广告信息本身,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关键信息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真实与虚假取决于广告所主张或陈述的具体内容。如果广告所主张或陈述的具体内容与现实世界是一致的,那么它就是真实的。(2)关键信息是完全的还是不完全的?有时,广告未提及的方面与它提到过的方面一样重要。在宣传和销售某种具有危险性的产品时,如果不向
购买者提示产品的危险性,该广告就是不道德的。
我们可以将可能存在伦理争议的广告分为四类:吹捧性广告(过渡吹捧)、虚假广告(与事实不符,但主观上无欺骗的故意)、欺骗性广告(与事实不符,且主观上有欺骗的故意)和半真实广告(略去其他重要信息不传达)。
比较广告是指在广告中把所宣传的产品和同一竞争领域内的其他产品相比较的广告。从比较广告的表现形式看,比较广告可分为直接比较广告和间接比较广告两大类。直接比较广告,是指商品的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广告中“指名道姓”地与竞争对手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比较的广告。间接比较广告,是指商品的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广告中与不特定的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比较的广告。判定比较广告的合法性尺度在于如何界定比较广告的真实性和侵权性。
真实性。比较广告必须真实、明白,不得误导消费者。比较广告要具备真实性,应做到:首先,比较的内容必须以具体事实为基础。其次,比较的内容必须具有证明力。再次,比较必须全面,其中包括对自己不利的比较。侵权性。侵权性主要表现在:(1)以自己商品或者服务的长处与竞争对手商品或者服务的短处相比。(2)不说明比较内容只表现结果。(3)
违背事实、片面夸大。(4)对比性诋毁。
推销人员与顾客关系中的伦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高压劝说。当推销人员与顾客接触时,如果顾客被剥夺依靠自身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机会时,就涉及伦理问题。(2)顾客歧视。推销人员有时给某位顾客比其他顾客更殷勤的服务。(3)误导宣传。误导行为扰乱了消费者自由的购买意愿,因而是不道德的。(4)送礼和款待。围绕送礼行为的伦理问题是:在怎样一个临界点上,送礼行为会变成行贿?如果款待被用来对顾客施加额外的影响和压力,超出了产品本身的特点和好处对顾客的吸引的话,款待行为就超出了伦理的界限。
丰田 奔驰 特斯拉大规模召回事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