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 NO.1,2013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16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龚苏娟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沟通越来越频繁。国际文化交流中,英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地位。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在大学英语的听说教学中,要结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国际间的交流沟通。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跨文化交际 作者简介:龚苏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3)01-0216-2  由于非英语母语国家,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与英语母语国家存在着很大差异,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交际过程中人们习惯从自己本土语言表达考虑,在英文表达时套用本土语言的表达方式,直接进行英文翻译表述,这样就会造成交际障碍。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英语母语国家和非英语母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对比入手,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一些语用失误现象及中国学生在听英文时的理解失误现象,探究了如何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英语母语国家和非英语母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由于历史的原因,世界上如英国、美国等很多国
家都是以英语为母语,也有些国家并非以英语为母语,如法国的母语是法语,中国人的母语为汉语。不同的语言孕育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因而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会导致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差异。本文主要以中国和美国作为对比参考,分析其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背景差异 历史会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现在的发展方向,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国家现在的文化趋势。中国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国的历史沉淀了许多极具中国特的文化特征。相比之下,美国的历史并没有中国这么长,美国自成立之日起,包容开放就成为了美国的名片。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基座上有这样一句话:“让那些因为渴望呼吸到自由空气,而历经长途跋涉已疲惫不堪,身无分文的人们,相互依偎着投入我的怀抱吧!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美国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国家,在美国文化里,自由无处不在。相比较来说,美国人更加开放,中国人则多了几分内敛。 (二)社会体制差异 历史背景的差异,导致了社会体制的差异。不同的国家,都有其适应本国国情的社会体制。美国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联邦制,总统是国家的领导人,政府机构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在美国社会体制下,出现了很多美国特有的名词,如州长,白宫,五角大楼等,这些都是美国的标志,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大事的决策权。在中国,我们的领导人是主席而不是总统,人大代表、人大常委等词汇都是中国社会体制下所特有的。由于社会体制的差异,造成了中美文化中在政治语言上的差异,这些都是大学听说教学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三)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在美国,人们拥有宗教自由。历史的原因造就了美国今日的大兼容,美国的宗教类别很多,主要有新教,
天主教,犹太教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所信奉的宗教,有关宗教的很多词汇,在英语语言里的表达时是很忌讳的,例如,基督教徒非常避讳13这个数字,因为耶稣的死与13这个数字有关。在中国,中国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以佛教为主,而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无神论者,这就是中美宗教方面一个较大的差异。由于宗教信仰不同,也会产生一些某宗教所特有的词汇,如,如来佛、道士就是中国宗教文化所特有。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涉及到宗教文化,就需要考虑宗教文化的差异性,避免宗教禁忌。 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国际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尤其是听说教学的质量尤为重要。现在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英语听说基础薄弱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主要练兵场。众所周知,中学阶段的英语听力语速非常慢,纵观每年高考英语听力,题型都是四选一的选择题,语速基本上是100-120单词/分钟,且学生对听力材料并没有整体消化理解,只关注听力材料的关键词汇与短语,对听力材料的全文并没有真正听懂。对于整天忙于课务的中学生来说,说英语的机会就更少了。这种英语听说教学,就造成了现在大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先天性基础薄弱。 (二)大学生英语背景知识缺乏 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每天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做着海量的习题,应付成千上万次考试。当前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很少有时间去关注英语背景知识。进入大学后,面对眼前的英语课堂,很多知识背后都蕴藏着大量的背景知识。然而,背景知识的缺乏,即社会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有关的知识图示等经验的欠缺制约着大学英语听
说的教学效果。
(三)大学生听说教学忽略词汇教学
词汇是听和说的基础保障,只有拥有大量的词汇量,才能听懂更多的内容,说出更多的英文。但目前大学的听说教学,教师往往指注重学生的语音教学和听力能力教学,花大量的时间教学生音标,发音规则,听力技巧等,却忽略了学生词汇量的扩充教学。如果学生词汇量缺乏,在表达时,会受到词汇量的限制,无法精准地通过词汇来
传达自己的感情,在听到这些自己不熟悉的词汇时,也无
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0 14:16
网络出版地址:wwwki/kcms/detail/53.1133.D.20130410.1416.155.html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 NO.1,2013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17小学寓言教学的困境和突围
吕小君  王琴丹
(温州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  要:研究着眼寓言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用途和功能。结果发现,语文教材的寓言选编少而无序,教学存在重寓意轻寓示及教学方法单一、僵化的误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新认识寓言和学生,重视寓示艺术手法,采用多样教学形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关键词:寓言教学;寓示手法;困境;解决策略
基金项目: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第六批社科规划课题(wyk11153),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SCG333),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ZC125-05),温州大学教师教育专项科研项目(2010jsjy10)。 作者简介:吕小君、王琴丹,温州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3)01-0217-2
寓言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先于小说、戏剧产生,有着深刻的寓意、睿智的叙述,千百年来曾使无数古哲先贤、当代才俊及平凡百姓受到启迪。许多寓言由于故事生动、寓意贴近儿童的生命,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阅读资源组成部分,并进入小学语文课程,成为重要语文教材内容。值得关注的是,带有很强训诫目的的寓言,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用途和功能是什么。 一、语文教材寓言的独特价值 王荣生认为进入语文教材的作品有两种价值,其一,是它们的原生价值,即它们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其二,一篇文章进入语文教材之后,除原生价值之外,还具有“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价值,即“教学价值”。王荣生认为,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是内隐着的价值,隐含在这种“陈述”本身之中。“陈述”自身隐
含着如何“陈述”的智慧。寓言的言语智慧,主要体现在寓言揭示寓意的艺术手法“寓示”上。
二、语文寓言教材选编和教学存在的误区
厘清寓言进入语文教材之后的独特价值,从“以生为
法理解这些单词背后包含的感情彩。 三、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加之现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会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频频出现语用失误现象。语用,即语言的应用。失误,侧重强调不得体。在英语里,我们将语用失误翻译为pragmatic failure ,对“失误”的翻译,用到的是failure 而不是error ,因为语言的使用本身并无所谓对错之分,它主要涉及说话方式是否妥当得体,是否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四、如何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以及现在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现象,亟需到一些有效的方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加强词汇学习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听说能力的基本保障。教师要加强扩大学生词汇量的训练,通过听说训练,不断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单词和短语表达,丰富学生的表达句型,掌握更多的词汇,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选择最佳词汇来表达,避免语句的枯燥和单调,避免用词不当造成的语用失误,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二)利用网络资源增加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趣味性。网络环
境有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呈现方式多样,信息反馈及时、准确等特点,良好的人机互动不仅增加课题教学的趣味性,也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可利用的重要载体。同时,它的及时反馈给予学生不断的鼓励与鞭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注重语言文化教学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英语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的同时,大学听说教学还要增加语言文化教学。
具体来说,教师在选择听说材料时,适当地融入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进行关于美国内战的材料教学时,增
加美国历史尤其是内战的历史背景的介绍。同时可选取当下流行的英美电影、电视剧等作为教学素材,即可在课堂上重点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的介绍,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
余时间来学习。这些将能让学生对英语及文化有更多更直接的了解,逐步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进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跨文化交际能力也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加强英语听说能力,更要通过听说技巧学习,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了良好的跨文化交际
能力,就能在日后
与国际友人的交流中避免造成文化差异产生的语用失误,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沟通障碍,实现沟通无国界。
参考文献: [1] 李欣,吴娟红.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第1期:83. [2] 狄更斯著,张玲,张扬译.双城记[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3] 涂敏.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科技广场. 2007年第2期:253.美国参议院相当于中国什么机构
责任编辑:雷  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