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隐喻中所凸显的词语搭配特点
张珊珊
[摘要]隐喻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其无处不在。隐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超常搭配,是一种特
殊的修辞方式。通过对英汉隐喻中所蕴含的词语搭配特点进行了对比探讨,并总结了其共性和个性,对英汉翻
译、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和词典编撰都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隐喻;词语搭配;超常搭配
中图分类号:H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0)S2)0250)03
作者简介:张珊珊(1986-),女,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云南昆明650091
隐喻学是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思潮,代表了人们对认知的一种特殊的解构方式。是人们通过特殊的思维转换
过程,在两个相类似的事物之间建构起联系的桥梁,实现始源域与目标语的转换和替代,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西方学者对隐喻的实质持以下看法:替代论,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种替代过程,即/以属代种,以种代属,或以种代种0;[1](P.19)隐喻是始源域与目标语之间的交互作用,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查兹;映射论,Lakoff&Johnson提出/隐喻映射是指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一种转换0。[2](P.30)三种观点表达虽然不同,但都说明了始源域和目标域不是直接而是间接的关系。学者将隐喻词分为动词性隐喻、名词性隐喻、代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以及代词性隐喻等,可见隐喻表达是非常多样化的。
一、隐喻是一种超常搭配
词类的界定给词语搭配提供了很好的诠释作用。搭配反映了词语之间的横组合和聚组合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存在1的联系是构成搭配的基础。研究词语搭配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词语的语义、句子的语法关系以及修辞等。搭配可分为正常搭配和非正常搭配,符合词语的语义和语法关系的是正常搭配,反之则为非正常搭配,非正常搭配又可分为超常搭配和搭配不当,达到某种修饰作用的即为超常搭配。也就是说,符合真实性原则的称为语言修辞,违反真实性原则的为言语修辞。词语之间的搭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词语的延伸性、句法的特点、文章的语体等。
隐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言语修辞,它违背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的真实性原则,实现了本义和喻义之间的
转化。人们只有通过认知的建构才能正确领悟词语之间的搭配所要表达的隐含之义。隐喻无处不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已经将隐喻视为一种正常的词语搭配,而很少能感觉到它对语言事实的违反了。
二、英汉隐喻中的词语搭配特点
隐喻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是通过词语之间的超常搭配以实现的。隐喻中蕴含了丰富的词语搭配特点:
(一)本义和转义
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从本义到众多的转义,词语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两种语言均存在大量一词多义的现象。隐喻为了实现始源域到目标域的跨越,则需要本义到转义的转换过程。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中,读者如能清晰的感受到词语的转义与目标域的对应,即实现亚里士多德的/类推0作用,则能成功的对隐喻作出诠释,否则将无法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交际的中断。因人们对隐喻的解读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人们的认知能力、先前的知识结构以及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因此,必须对词语的转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或是对词语意义的演变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深刻了解隐喻中所蕴含的真正含义。例如,英语中的y一词,本义是
,ff f(y x)的意思,在此后演化为f f
weigh的名词/
heav0/havi ng weig ht d i icu lt to li t or move0heav bo
/a lli ng or stri k i ng w it h orce0
(heavy sno w),/stern0等义,在/H e can be heav y w it h h is so n0句子中,/be heavy w it h0和/stern0实现了某种相似性的联系,从而实现了本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在汉语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摆0本来是/排列0的意思,此后产生/显示、炫耀0之义。/你在我面前摆什么老资格。0/摆老资格0蕴含着/夸耀自己、贬低他人0之义。此类英汉隐喻中的隐喻词均通过本义转化为转义,成功实现了始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跨越。
(二)合作原则的违反
美国语言学家Grice(格赖斯)于1976年在5逻辑与会话6中提出/合作原则0的概念,即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为了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总是遵循一种潜在的规则,谈话双方会相互配合、互相合作。合作原则可分为四大准则:量的原则、质的原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在日常的交际中,有时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含义,人们总是使用晦涩的字眼,表现为对格赖斯合作原则的违反。隐喻在某种程度上也呈现了同样的特点,例如,
A:Jack is a brave sol d ier,isn.t he?
B:Yes,he is a li on i n battle.
A说Jack是一个勇敢的士兵,B对A的话表示赞同,但他违反了方式原则,不直接表示赞同,而是用喻体li on来形容本体Jack,两者存在/勇敢0的相似点。表面上/he is a lio n0是一个矛盾的修饰法,/he0为人类,/li on0为动物,两者的类比似乎是不等同的,但通过相似点/勇敢0的类比,能达到一种超常规的词语搭配效果。
又如,A:玛丽的生活怎么样?
B:她生活在蜜罐子里。
/蜜罐子0暗含/生活美好0之义,指玛丽的生活极其美好愉快。B的回答违反了关联原则,/她生活在蜜罐子里0以修辞隐喻的方式实现了超常搭配。
可见英汉语中均存在通过隐喻表达而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以表达委婉曲折之义。
(三)语境的作用
为了正确领悟英语和汉语中隐含的转义和交际中蕴含的会话含义,我们需要借助语境的作用。胡壮麟在5认知隐喻学6中将隐喻分为常规隐喻和非常规隐喻,常规隐喻指日常隐喻,非常规隐喻指文学隐喻或诗
性隐喻。在日常生活或文学作品中,这样的隐喻比比皆是。因此,语体的不同可以实现词语搭配的不同,从而造成隐喻表达的不同。例如,社会语境下口语语体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当为使人感到凉爽的之义时,多修饰衣服之类,W e wear co ol clothes when the autu mn co mes,此类用法多用于正式语体。而在句子/Keep y our cool a lthoug h he anno ys yo u.0中, /co ol0暗含/冷静0之义。从/使人感到凉爽的0之义通过隐喻映射为/冷静0之义,本义成功转换为转义,/co ol0的词性也从形容词变为名词,可见词语的引申为词语的灵活搭配提供了可能,也为隐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而/co ol0的转义如不依赖语境是无法做出判断的。在汉语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伤0的本义为/伤害0,如:伤感情、伤风化、伤体面,多用于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或文体中;而在一些农村地区或一些乡村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这样的句子:/吃白薯吃伤了,再也不想吃了。0在此类句子中,/伤0隐含/因过度而不能忍受0的含义,因此,/吃伤了0也从方言中逐渐进入一些正式的文学作品中,反映了一些地区的文化和风俗。研究方言材料,便可发现此类句子暗含了一种隐喻的修辞手法。因此,为了正确理解隐喻的含义,需借助语境的作用。
11民族思维不同引起英汉隐喻中搭配的不同
英汉两种民族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在思维和认知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著名的语言学家洪堡特在其著作5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6中曾经提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0[3](P.50)语言和精神存在于同一活动中,两
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再者,两者互相影响,语言是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精神是第一性的,同时,语言也对精神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可以造成不同的语言特点。英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以下特点:重形合、通过词形变化来反映句子差异、多连接词,这与西方国家的思维不无关系,西方国家重个体和个性价值,因此,描述事物多从小处着眼、从个体到整体。而汉语则逐渐发展为重形合,词形固定化、重词序、注重合作原则的特点,这与中国人重整体、和谐统一的思想有关。
在隐喻性的句子中,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词语之间的搭配也表现很大的相异性。如在表达某人去世之时,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敬意,英汉两种民族均会采用委婉或隐喻的句子,/H e is
。的原义为他没有和我们在一起,从而间接地唤起人们的意象,即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英语中表达死亡时有时也使用
251
外国语言研究
/cool0/0no l onger with us.0/no lo nger with us0
/0
/
0/He has
g one to the heav en.0的用法,/go to the heaven0意为/上天堂0,汉语中很少采用此类表达,因为西方人多崇拜上帝,认为人死后应该到天堂超度。而汉语中相类似的表达则为/他要去见马克思了。0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多采用此表达法表示对死者一生事业的敬重。另外,由于在中国人们大多数没有一个固定的宗教信仰,因此对于死亡的表达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强烈的宗教彩。汉民族一般信仰道教和佛教,道教来源于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认为人应该回归自然,回到人生最初的本我状态,其淡泊名利的死亡态度可以在隐喻中瞥见,如:/归道山0等。上述表达迂回且充满寓意,通过词语之间搭配的隐喻作用,表现了对死者的敬畏之情。在隐喻性句子/杀出个程咬金0中,更是突出了浓厚的中国文化,/程咬金0已经成为/拦路虎0的代名词,极具中国特,在英语中不能到相匹配的表达法,在汉译英时需仔细揣摩,选用恰当的词语搭配,才能将这个句子丰富的隐喻性传达到英语中。
同时,英语和汉语的词汇量存在不同,研究表明:/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的总量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但英语词汇远远高于汉语是无疑义的。5中华大字典6收词48000条,5汉语大字典6 54678,5现代汉语词典656000。但英语词汇以最保守的估计,也有50万。如Webster.s Third I nter-natio nalD icti onary收词大约450000,Oxf or d English D ictio nary收词约6000000。[4](P.230)因此,同一事物在两种语言中存
在不同的表达。如/战胜困难0的英语中相对应的表达非常之多,/overco me the d i-f ficulties0,/deal w ith the pro b le m0,/tackle the ob-stac les0等等,可见,英语丰富的词汇量为词语的不同搭配提供了可能。
21英汉隐喻中名词的不同决定词语搭配选择的不同
英语是形合语言,存在丰富的词形变化,在数范畴中表现为名词的单数和复数。而汉语为意合语言,无形态变化,可通过语句的衔接来界定名词的单复数。在/Spri ng is a ne w start0中,/ne w0为单数形式,形容词,而在/They exchanged f a m il y ne ws.0中,/ne ws0为复数,名词,/f a m il y ne ws0为/家庭近况0的意思。可见,单数和复数可引起词性的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的搭配形式和隐喻形式。而汉语不存在类似情况。
英汉语隐喻中名词的不同可引起搭配中词语选择的不同。例如,在形容物体的数量之多时,英汉和汉语会根据名词的不同选用各种量词,swar m of peo ple0、/a flo od of abuse0、/a ri pp le of applause0,/s war m0、/fl oo d0、/r i pp l e0通过/数量之多,蜂窝之状0、/如潮水一般汹涌0、/如涟漪一般蔓延0,同/bees0、/abuse0、/app lause0建立一种联系,从而将这种相似点映射到目标域之中,使表达变得具体形象。而由于名词的不同,量词的选择也呈现数量繁多之势,显示了横组合的对词语的限制作用。汉语中的量词性隐喻也很多,/一条好汉0、/一团乌云0、/一眼泉水0分别通过不同的生动的量词/一条0、/一团0、/一眼0将喻体/好汉0、/乌云0、/泉水0的特点凸显了出来。可见,词语之间的横组合需通过联想来
实现,此事物到彼事物的联系是建立起联想的桥梁。而名词的不同会对搭配中词语选择的不同产生影响。
三、结语
隐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词语搭配结构方式,隐喻中蕴含了丰富的词语搭配特点。英汉隐喻均通过隐喻词本义到转义的转化,建构起始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桥梁。有时,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含义,英汉隐喻会违反Grice的合作原则,以实现表达的含蓄婉转,同时,语境对于隐喻的理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隐喻的结构过程中,英汉民族思维习惯的不同也对隐喻的表达产生了影响,而英汉语隐喻中名词的不同决定了词语搭配选择的不同。基于以上特点,为了实现始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人们需要建立某种认知、依赖语境对英汉隐喻词语搭配中的隐含之义或会话含义进行解读。在进行英汉翻译时,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搭配中的喻义,才能成功的实现两种语言的正确转换。在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词典编撰时,需明确诠释隐喻词中的转义,学生和读者才能正确掌握词语搭配的用法,更好的对隐喻进行解构。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文斌.隐喻的认知建构和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德#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就够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蔡基刚.英语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5]亚里士多德.修辞学[M].罗念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陆国强现代汉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525西南民族大学学报6(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
/a
..: 199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