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读书》译文与原文的对比浅析英汉差异
作者:刘娟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10
        摘要:译界前辈王佐良先生翻译的英国文坛巨匠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论读书》堪称经典之作,本文尝试从汉英对比的角度对原文和译文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旨在出英语与汉语各自在形合与意合、被动与主动和动态与静态等方面的差异,并展示英汉语国家人们的思维差异。
        关键词:《论读书》形合 意合 被动 主动 静态 动态 翻译 差异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13-02
        1 分析原作,评估原文总体风貌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其文字高雅,立意深刻且语言凝练。他的散文作品论述性强,思路清晰,讲究修辞和排比,多警句。其中很多作品早已成为人类文学史和思想史的重要著作。《论读书》堪称经典范例。
        培根的《论读书》语言属于早期现代英语,许多词汇和句法特征都赋予原文一种古雅的彩。例如marshallingslothnaystond等古英语单词的使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加thhad与情态动词need连用、teach not表示否定等,这些措辞和句法使古英语和当代英语相映成章。
        原文属于学习,教育一类的论说文。这类题材的语篇宜使用庄重,正式的语言。为此,培根在选词和造句上都下了一番功夫。在词汇方面,作者使用了许多庄严,高雅的长词、大词。其中包括正式程度极高的拉丁词,如:cyminisectores。而且,原文中抽象名词的数量是具体名词的一倍。此外,作者还使用了文雅的对称结构,即:由两个意义相似或相关的词用and连接成的搭配,如: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contradict and confute weight and consider等。在句法方面,原文运用了许多整齐匀称的排比句,有8处用了虚拟语气,11处用了被动语态。以上这些词汇和句法特征都体现了原文正式,庄重,典雅的文体特点。
        培根著此文的主要目的是为劝说吸引读者多读书,作者在词汇,句法,修辞,章法等方面都做了精心选择,具有极正式的书面语特征。在修辞方面,原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排比修辞能突出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和韵律美。从文章的布局谋篇上看,
原文主题鲜明、层次清楚、文气连贯、逻辑严密。此外,作者合理地将排比句与非排比句相间使用,这不仅避免了连续使用排比句而造成的单调感,而且使原文既有均衡美又有参差美。
        2 分析译者目的,评估译文
        培根是一个善写警句的散文家,他的文章文字紧凑,现代人看来有一点古奥。但句子结构并不复杂,大多数句子为简单句或并列复合句,文章洗炼畅达。而王佐良先生翻译培根的散文时,为了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和风格,为了唤起与原作者不同时代的中国读者产生相似的读者感受——论述读书之益处从而起到劝人多读书的目的。王先生采用的是半白话半文言文的语言,并且逻辑层次分明,说服力强。译出了既古朴优雅又简洁明确文风,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格。译文不仅在内容、情态彩上忠实于原文,而且还在文白程度、语体风格上忠实于原文。王先生运用各种双语转换的技巧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与原文的总体风貌相吻合。既把握了其总体风貌,包括题材,文体特征,交际功能,还传达了原文内在风格神韵等。他的译本无论在遣词造句和文体风格上都在极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文的风貌,文章里警句迭出。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一气呵成,让人回味无穷。
        3 通过原文与译文对比分析,重点分析对比英语汉语的特点及文化思维习惯的差异
        3.1英语是形合语汉语是意合语
        英语句子主要采取形合法,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句、分句、从句,注重显性连贯,比较严谨。汉语注重以神统形,注重功能、意义,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常隐含在字里行间里。
        如:原文:
        And therefore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 and if he read little he had have much cun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
        译文: 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weight的几种形式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译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在上述原文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表示假设的关系副词if 、表示原因的连接词for和并列连词and把句子各种成分连接起来,构筑成长句,表达一定得语法关系和逻辑联系。但是王先生在翻译这些时都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即尽量省去了不必要的形式装置,有的并未直接译出,但是语法的逻辑的意思已经包含在上下文中,这就是典型的汉语意合.正如王力先生所说: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像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由痕迹。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中国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的。惟其是硬的,所以西洋语法有许多呆板的要求,如每个clause里必须有一个主句;惟其时软的,所以中国语法只以达意为主,如初系的目的位可兼次系的主语,又如相关的两件事可以硬凑在一起,不用任何的connective word[1]
        3.2 英语常用被动结构,汉语常用主动结构
        为了表示某种客观、间接和非人称的口气,以迎合某些表达需要,英语常用被动结构;汉语要表达同样的口气往往不用被动结构,常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比如说用无主句、主语省略句、主语泛称句祈使句、无形式标志的意义被动句以及其它句式。
        例如,原文: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experience.
        译文: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原文: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译文:书有可浅尝者,有客吞食者,少数则可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原文:Some books also may be read by deputy and extracts made of them by others but that would be only in the less important arguments and the meaner sort of books else distilled books are like common distilled waters flashy things.
        译文: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原文:So if a man’s wit be wandering let him study the mathematics for in demonstrations if his wit be called never so little he must begin again
        译文: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
        培根的原文中有十一处用到了被动结构。但王先生的译文几乎没有一处明显的被动结构,基本上用主动形式表达了原文的被动意义。这与汉人的主体思维有关系:汉人的思维习惯重事在人为,人的动作和行为必然是有人做的,事或物不可能自己完成这些动作,因此表达是往往要说出施动者;若无法说出确定人称,则采用泛称,如有人人们人家大家别人等;若无法采用泛称,则采用无人称(如无主句);当人称或泛称不言自喻时,又常常采用隐称省略人称。[2]
        3.3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
连淑能,1993104)在西方,只有含义概括的抽象名词才能表达复杂的思想或理性概念。所以,英语的静态表达具体表现为多用名词,尤其是多用抽象名词。而汉语则动态性强,表达则比较具体,多用动词。
        例如(1)原文: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本文所参照译文均选自冯庆华编著《实用翻译教程》)
        译文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 原文: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e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