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核酸检测制度
相关推荐
员⼯核酸检测制度(通⽤5篇)
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参考值阴性 现如今,制度的使⽤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想必许多⼈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烦恼吧,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员⼯核酸检测制度(通⽤5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员⼯核酸检测制度1
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中⾼风险区持续增加,疫情防控⼯作⾯临新的压⼒与挑战。为切实做好我院疫情防控⼯作,根据国家、省、市新冠疫情防控最新⼯作要求,决定对我院部分⼯作⼈员核酸检测频次进⾏调整,具体要求如下:
⼀、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核酸采集点、PCR实验室、急诊科所有⼯作⼈员(含保洁、保安),每隔1天进⾏1次核酸检测。
⼆、各临床、医技科室、窗⼝科室所有⼯作⼈员(含保洁)每周核酸检测2次,每次间隔2天以上。
三、⾏政职能科室及其他所有⼯作⼈员(含保洁、保安、餐厅服务员、运送⼈员等)按照医院《关于对全院⼯作⼈员开展核酸检测的补充通知》(铜医防办发〔20xx〕6号)⽂件要求,每⼈每周必须完成1次核酸检测。
四、医院防控办每周对全院核酸检测情况进⾏汇总,对落实不到位的科室及未按时进⾏核酸检测的个⼈进⾏全院通报及处罚。
五、本通知从发⽂之⽇起执⾏。
医院要求全院全员⾼度重视核酸检测⼯作,严格落实医院对疫情防控⼯作的统⼀安排部署,提⾼政治站位,增强⼤局意识,做到思想不⿇痹、不松懈,从严从实从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作,确保全院各
项⼯作平稳、安全、有序运⾏。
员⼯核酸检测制度2
⼀、布点要求
原则上每1000-1500⼈设置1个采样点,每500-1000⼈设置1个采样台,每个采样点开设1-2条绿⾊通道,⾯向⽼年⼈、⼉童和孕妇等特殊体提供服务,减少等待时间。
⼆、设置要求
乡镇(街道)负责选择确定采样地点,应当遵循安全、科学、便民的原则;⼀⼊⼝、⼀出⼝,室内、室外采样点均应当为独⽴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相应的'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卫⽣设施、取暖设施,设⽴清晰的指引标识,并明确采样流程。
三、分区要求
确定采样点后,要组织⼈员勘察设计场地布局,根据原有场地条件,科学划分为分流等候区、现场待查区、⼊场测温区、临时隔离区、扫码登记区、核酸采集区、物资保障区、临时隔离区、医疗垃圾存放区,设置检测通道,保证⼈员单向流动,落
实“1⽶线”间隔要求,严控⼈员密度,采样点的医护⼈员采样位置宜处于上风向,所有⼈员都应佩戴⼝罩,避免交叉感染。
(⼀)分流等候区:
设置相对宽敞、通风区域,受检众接受核酸采样前等候休息,并根据天⽓条件配备防暑、遮⾬等设施。
(⼆)⼊场测温区:
合理设置⼈⾏通道,采取绕场排队⽅式单线进⼊采集区。
(三)临时隔离区:
⽤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危⼈。
(四)扫码登记区:
设置帐篷、遮阳伞、警戒线、办公桌椅、测温、⽔银温度计、消杀⽤品、充电宝、发电机、供暖设施、⽆线⽹络等现场所需物资。
(五)核酸采样区:
使⽤隔离线或标识设置⼈⾏通道,设置1⽶线距离提醒。并搭建临时帐篷,配备充⾜的桌椅、采样设备、个⼈防护⽤品、医疗垃圾桶、⼿消毒液、消毒药械和宣教材料等,并应当为受检⼈员准备纸⼱、呕吐袋和⼝罩备⽤。
(六)物资保障区:
选择空间相对密闭,供采集⼈员更换个⼈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物资、拭⼦和采集管、消毒药品、户外消杀设备。
(七)医疗垃圾存放区:
卫⽣院放置医疗垃圾转运箱,⽤于暂存医疗垃圾。
四、标识要求
统⼀设计全员核酸检测使⽤的指引标识、分区标识,要求在采样现场悬挂醒⽬的指引标识,并设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的公告板。
五、基本设施标准
1.简易(棉)帐篷(室外采样点)2个,办公桌椅4套,体温1个,⽔银体温计,隔离锥,护⽬镜;
2.警戒隔离带数⽶;
3.⽂具若⼲套;
4.充⾜的电源及照明、遮阳伞、警戒线、扩⾳器、消杀⽤品、充电宝、发电机、供暖设施、⽆线⽹络取暖设备、⽆线⽹络、充电设备。
员⼯核酸检测制度3
⼀、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故不参加核酸检测的,将对其“安康码”赋“黄码”。造成后果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严肃处理。
⼆、⽆故不参加核酸检测的,将计⼊个⼈诚信档案并在其及家庭成员参军、⼊学、参加⼯作等审查中如实反映。
三、每轮核酸检测将发放证明,解除静态管理后,凭核酸检测证明⽅可出⼊⼩区和各公共场所,正常上班上学、经⼯经商。
四、伪造核酸检测证明的`,依照相关法律进⾏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作⼈员和离退休⼈员⽆故不参加核酸检测的,市纪委监委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六、欢迎⼴⼤居民互相监督、踊跃举报。每轮核酸检测结束后,提供未检⼈员有效线索的,每例奖励2000元。
积极配合疫情防控⼯作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请⼴⼤居民相互转告,⾃觉履⾏法定义务,主动检测,切实凝聚起联防联控、防治的强⼤合⼒,奋⼒夺取我市疫情防控歼灭战的全⾯胜利。
员⼯核酸检测制度4
1、发热门诊患者,必须开展核酸检测,⾄少检测1次,检测结果出来前⼀律留观;
2、门诊⼿术患者,⼿术前24⼩时内检测1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可⼿术;
3、急诊⼿术患者,在不影响抢救的前提下开展核酸检测,⾄少检测1次核酸;
4、开展内镜检查等风险操作的患者,操作前24⼩时内检测1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可进⾏相关操作;
5、普通门诊患者中出现⼲咳、乏⼒、嗅觉味觉减退、⿐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腹泻、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应⾄少检测1次核酸;
6、住院患者中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员,应⽴即开展⾄少1次核酸检测;
7、新住院患者及其陪护⼈员,⼊院前24⼩时内检测1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可收住⼊院(急诊除外);
8、起始时间以核酸采样时间为准,我院认可具备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资质的本市医疗卫⽣机构出具的核酸检测结果。
员⼯核酸检测制度5
⼀、教职⼯定期核酸检测
根据⽂件要求,学院教职⼯需开展定期抽检,每周按不同部门抽取5%的教职⼯开展1次核酸检测,循环进⾏。
1.定期核酸检测安排
具体核酸检测⼈员安排详见附件1。如有教职⼯因出差、病假等其他原因当周⽆法参与核酸检测,可适当在本部门范围内进⾏⼈员调换,并提前1周向组织⼈事处报备。
2.核酸检测地点
恒星⼤酒店(如有变动,将提前通知)
3.核酸检测时间
第1周核酸检测时间为本周五(10⽉29⽇),其他时间安排接通知后将提前通知教职⼯。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本⼟确诊病例和⽆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现将学院教职⼯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进⼀步明确如下:
1.⾮必要不前往国内中⾼风险地区
教职⼯外出应严格落实疫情外出审批制度,外出前通过“-国务院客户端-疫情风险查询”实时查询国内中⾼风险地区,建议⾮必要不前往国内中⾼风险地区。
2.严格落实“应检尽检”要求
根据最新版⾼等学校疫情防控⽅案及⼭东省卫健委和青岛市教育局相关要求:
(1)凡出现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7.3℃)的教职⼯,需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去医院进⾏1次核酸检测,填写核酸检测台账(附件2),并将核酸检测结果向组织⼈事处备案。
(2)国庆假期以来,凡省外⼊鲁返鲁⼈员,如乘坐公共交通⼯具或在景点游玩的,均需持48⼩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鲁,填写核酸检测台账(附件2),并将核酸检测结果以部门为单位向组织⼈事处备案。
(3)凡从国内中⾼风险所在地级市或其他发⽣本⼟疫情但尚未公布风险等级地区⼊青返青的,返青时需持有48⼩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然后间隔24⼩时再进⾏1次核酸检测,填写核酸检测台账(附件2),并将核酸检测结果向组织⼈事处备案。
3.严格落实每⽇健康上报、零报告制度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
全体教职⼯每⽇须通过企业严格落实每⽇健康上报,如出现发烧、咳嗽、头痛及咽痛等感冒症状,应及时向组织⼈事处报备。各部门如有教职⼯因病缺勤,应及时落实具体原因,并做好相关记录。
4.积极做好个⼈防护
严格落实“戴⼝罩、勤洗⼿、常测温、少聚集”等个⼈防护措施,养成良好个⼈卫⽣习惯。⼀旦出现发热、咳嗽、乏⼒等症状,⽴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具。
三、其他要求
疫情防控,责任重⼤,全体教职⼯应主动落实各⾃疫情防控责任,严格执⾏学院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若因落实疫情防控责任不当⽽产⽣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