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现状
【摘 要】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其中精品课程是质量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精品课程网站建设通用性强,技术先进,通过分析精品课程网站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使得网站建设最大限度体现出精品课程的示范性作用。
【关键词】质量工程 精品课程 网站
一、背景与目的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标志着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这无疑会推动高校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逐步完善支持
服务规范,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2]。截止到2010年底,国家精品课程已达到3700多门。
精品课程的要求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五个“一流”的最终目的是课程要达到其“示范性“的作用,精品课程的示范性的传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精品课程网站来实现。精品课程网站要求课程网站应至少提供有该门课程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网上教学资源包含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40分钟)和课程教学录像(不超过15分钟),其中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以说课为主,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
二、精品课程网站现状
1、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当前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而设立,看似规范,但目的也是方便评委查。很多高校花费很大精力和大量资金去做网站系统,买web服务器独立建立课程网站参与评选。每年参与评选的课程数不胜数,只有部分课程能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或者校级精品课程,未被选上的课程,其课程网站
和服务器则会被被弃之不理,没有合理利用,浪费了人力物力。
2、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内容空乏。有些学校没有认识精品课程的本质目的,只是把精品课程看成是一种奖项,能给学校带来荣誉,能扩大学校的影响,所以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过程中,只是把网站建设的非常华丽,内容方面很多有夸大实际情况,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管理方面并没有达到一流,并加入不相关内容,甚至放入一些虚假材料在网站中,看似把精品课程网站填充的满满的,但实际上内容空乏,已经失了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初衷,而此“精品课程”也失了精品的意义。
3、精品课程网站交互性不够。既然是精品课程,那就是要拿出来分享的,可当前很多高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在课程评审后就不在更新网站内容,也不在关注课程网站的使用情况,而在本校内本该受益的年轻教师、学生却鲜有人了解此课程内容。课程网站本应该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式精品课程的教师团队与学生交流互动很好的渠道,但学生很少关注甚至不知道精品课程网站的网址,那网站也就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三、精品课程网站的几点建议
网站制作论文1、统一管理,系统规划。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校在管理精品课程及其网站建设需要系统规划。建议高校购买专门的精品课程服务器供校内各学院使用,课程录像有专业人员来采集,保证录像的质量。对于网站本身的搭建,因需要很强的专业性,高校可开发或者购买一款合适的精品课程网站平台,精品课程团队中某一位教师作为操作员,学校统一对其进行培训。这样精品课程团队就可以跳过网站建设的专业不符,直接在这个平台上“友好”地添加课程内容,并可以对精品课程网站进行版面设计。
2、统一监管,及时更新。对于已经确立问国家级、省级或者校级的精品课程,学校需跟踪课程网站的后续建设情况,特别是很多精品课程的内容更新换代的很快,首先要保证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的与时俱进,学校可以通过中期检查,阶段资助,最后由校内的专家组织验收,并采取奖惩制度,对于验收优秀的课程,学校给予课程团队一定的资助,对于连续2年不合格的课程给予取消校级资助。通过这样的制度增加了课程建设的效果和课程管理的透明度。
3、提高精品课程网站的使用率。我们有了教师队伍,有了教学材料,有了精品课程网站,网站里包含静态和动态两部分,动态包括课件、案例、习题等课程的实际内容,这里的动态
部分是指精品课程网站的交互性[4],首先要加大精品课程网站在校内的宣传力度,让在校学生知道这个网站,学生可通过浏览网站,获取知识,在网站论坛上给课程教师留言提问,而课程教师需要及时回复,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站给学生布置课后习题等作业,经过学生和教师在网站上的互动,一方面学生接触到了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一方面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学校通过跟踪调查,对于交互性非常好的课程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使其在校内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其它课程团队。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目前精品课程网站的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涌现,我们更应该利用网络技术把教学,资源,管理,实践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展现出来,使得更多人受益,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作出示范性和榜样性,为高校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
[2] 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s].
[3] 赵红刚,甘亚平,刘世杰.关于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
[4] 梁好翠.高校精品课程网站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