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xcel创建数据表格”案例分析
怎么创建excel表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合理设计学习任务,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前期准备
本案例是北京市海淀区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初中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电子表格的起始课。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应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从确定主题—采集数据—建立表格—数据分析—到得出结论。本课主要任务是了解电子表格的特点,掌握创建表格的方法。
1.学生情况分析
本案例是初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学生经过中小学合计4年半的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已经熟练掌握了办公软件中的Word和PPT的基本操作,对Microsoft Office软件环境较为熟悉,并
且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乐于探索,乐于实践,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顺利高效进行的有利因素;但是学生此时也同样具有缺乏耐心、急于求成的特点,这对学生通过探究进行自主学习是个不利因素。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从图像处理单元过渡到电子表格单元时有一定的心理落差,往往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情况和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从搜集的素材中,分析、整理、提取有效数据;掌握使用Excel创建表格的方法,合理设置表格标题、表头项目。
过程与方法:在整理从实际生活得到的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分析数据关系、提取有效数据的方法;在尝试交流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创设“节水视频”的情境,引发关注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建立“世界有我,节水由我”的节约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从搜集的素材中,分析、整理、提取有效数据;根据实际需要创建表格,合理设置表格标题和表头项目。
教学难点:分析整理数据,设置表格标题和表头项目。
二、教学过程设计
本案例从世界水资源危机导入,让学生面对一个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方法。本案例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播放有关“水资源危机”的视频文件,并提出问题:在此短片中,引用了大量的什么资料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使用这种资料来说明水资源危机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观看视频文件,思考何种信息起到了加深印象的作用,并尝试归纳数据的作用。
教师引出课题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第三单元——数据处理与分析初步,使用的软件是专门处理数据的,这个软件的名字是Excel,并提出问题Excel作为Office家族中的一员,它
的界面和Word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堂练习”文件,提示学生使用“工作表导航按钮”(学生可以参考演示文稿上的图示)浏览工作簿中的各张工作表,并给出小组思考题:此文件(工作簿)当中有多少张工作表?这些工作表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图表会有变化吗?
学生打开课堂练习文件,尝试探索“工作表导航按钮”的用法,打开工作簿中包含的各张工作表,初步认识工作簿和工作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修改数据,观察结果,体会Excel“牵一发动全身”的含义。
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总结:Excel和Word与PPT软件都是Office办公软件,它们界面相似,都用来展示、呈现信息,但是Excel更重要的用途就是能够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用途)。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观察课堂练习中两张工作表,出共性,如图2所示。思考是否可以在Word中完成?
学生经过组内梳理、交流,逐步清楚出工作表的共性:都有标题、表头、数据。在Word中尝试后发现,在Word中制表最大的问题是修改数据,图表不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3.教师引领,创建表格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既然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那么数据从哪里来?学生根据以往经验提出各种数据来源,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数据来源:直接或者间接途径:直接途径,第一手资料,例如做些社会调查,直接从社会中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和数据。或者从其他途径获得第二手资料。(例如上网查资料,从新闻、报纸、杂志、文献等渠道获取数据)。这两种方法,大部分情况下是要综合使用的。
具体案例:前面观看的视频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分别从不同方面描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方便在一张表中呈现吗?有些我们需要的数据还不完整,怎么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