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84 杨蔚虹0812238 21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和意义
一、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促进了欧洲殖民者的海外扩张,推动了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2、世界市场的出现。地理大发现之后的300年间,西欧的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大洲,把欧洲原有的区域性市场同亚洲、美洲和非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方性市场联结起来,出现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3、促进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东西方贸易联系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区。意大利的贸易中心地位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取代(威尼斯人的贸易确实在14世纪下降了,虽则在15世纪有所恢复,但在这一世纪中叶以后又开始下降。(《西方世界的兴起》))。安特卫普在16世纪中期成为世界贸易中心。17世纪,阿姆斯特丹取代了安特卫普的地位(中古时期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一直在地理上把持着中西贸易的垄断,而这种局面在16世纪初期遭到葡萄牙人的挑战。葡萄牙的海员试图在武力保护下改变传统的航线,从大西洋水域推进到印度。这一最早的尝试并没有成功(似乎有矛盾),直到17世纪,荷兰不是用暴力而是依靠船舶和经济组织这两方面的效率改进而引起的价格竞争才摧垮了威尼斯在奢侈品贸易中的优势)。18世纪伦敦成为欧洲贸易中心。
4、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合伙制的推广;特权公司(新兴的国家为了获取直接的利益,采取了出卖特权给私人企业的方式,代理行和特许公司随之发展起来)的出现;特许公司(16-17世纪,政府用特权交换利益的典型形式,也是荷兰和英国对外扩张最重要的商业组织形式,一类是契约公司,另一类是早期的股份公司)的出现;股份公司的出现(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5、促成商业革命的发生
(1)商业革命的酝酿
商业革命实际上从13-14世纪就开始酝酿,在地中海沿的意大利诸邦,各种商业关系的发展已接近发生质变的临界点。这一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A、贸易范围和贸易规模的扩大。欧洲贸易区从11世纪开始,伴随着西欧在东欧平原和波罗的海沿岸的殖民活动,以及十字军在地中海区域的进展,商业交流的地理范围和规模都有所扩大。
B、竞争制度的安排。13世纪,城市贵族制定鼓励商业的政策。在吸收罗马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封建法律的城市法、商法和海商法。与此同时,西欧各国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机构,培养出大批的司法官员和律师,为法律的贯彻执行提供组织保证。
C、商业技巧的创新。钱币业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来,成为日后金融业的先驱;“记账与划账”的结算制度
逐渐成型,它使债权和债务相互抵充;出现了汇票;有了分摊风险的方法,如委托制和合伙制的雏形;保险业也初露端倪。
不过,如果没有地理大发现所提供的契机,这场革命很难说要在何时才能真正发生。
(2)商业革命的发生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由于影响商品价格的不确定因素增对,这一时期的投机盛行;16世纪在安特卫普出现了近代的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随后在西欧各国都迅速地发展起来;
出现了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新型垄断贸易的商业公司,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6、价格革命。
(1)价格革命的表现
价格的持续上升
除了战争或灾年等原因发生价格的暂时波动外,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1375年由于瘟疫
的影响,物价在短时期内出现剧烈的波动,但这一年之后,价格水平的起伏不明显,而呈现出轻微的下降趋势,价格下跌一直持续到16世纪(诺斯、托马斯指出1375年之后的价格下降与人均货币存量增长导致价格上升之间有矛盾。14、15世纪西班牙一再发生鼠疫(1358、1362-1363、1371、1381、1396、1397、1410、1429、1439、1448、1465-1466、1476、1483、1486、1493-1494、1497),与14世纪的鼠疫相对应,欧洲人口在1300年后持续下降,一直到1450年出现回升(见表1、2),在人口下降,人均货币存量上升的同时,价格却在下降。诺斯与托马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硬币从北欧外流到南欧最后到假想的东欧。不能理解。此外,《欧洲剑桥经济史》认为1450-1500年间,价格缓慢上涨了大约50%,每年大致上涨了1%,并为时常使价格走向发生转换的明显的周期运动所打断,但在长期价格上,上涨的趋势无可否认。这与正文有矛盾)。从1261-1500年,实际工资上升了将近30%(菲尔普斯-布朗和霍普金斯:《七个世纪的消费品价格,与建筑工的工资率比较》,转载自诺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
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上涨,前后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在长时段中,价格运动包括四个阶段:15世纪价格下降(确切的说是停滞)这句话与注释1中的话有矛盾;16-17世纪价格节节攀升;随后又逐渐回落,直到1720-1750年间为止;最后是18世纪通胀卷土重来。根据以白银表示的价格,长期趋势运动方向的逆转在欧洲南部处于1590-1600年间,在欧洲北部处于1620-1630年间,或许甚至直到1650年。从16世纪到18世纪黄金、白银的名义价格一直在上升,涉及到工农业的全部商品。价格的绝对水平的提高
(西欧的总价格水平1600年比1500年高达200-300%)和工资落后于其他价格的差距扩大是如此重要,以至这个时代被称作“价格革命”。
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末比该世纪初价格高3.4倍。上涨幅度最大的是农产品,西班牙的谷物价格从16世纪末上涨了4倍,一般说来,当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要比工业产品更高一些。
法国、英国、德国的物价从16世纪中期开始,也平均上涨了1-1.5倍。在英国,商品价格平均提高155%,在法国,商品的价格提高120%,荷兰的纺织城市莱顿商品价格提高200%,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的价格近乎翻了一番。
对价格革命的质疑
价格水平在世纪里翻一番的年增长率只有0.72%,按近代标准这是一种非常温和的价格上涨,但在16世纪人们普遍明显的感受到价格在上升。(笔者的解释:商品价格的上升要快于工资的上升,英国的地租指数是所有价格中增长最迅速的,提高了500%以上(希尔斯克:《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第四卷;菲尔普斯-布朗和霍普金斯:《工资-地租和价格:十六世纪人口压力的证据》;克里奇:《1540年至1640年地租的变动》。转引自《西方世界的兴起》);农产品价格是次最高的,而工资和工业品价格上升的幅度要小得多了(菲尔普斯-布朗和霍普金斯:《七个世纪的消费品价格,与建筑工的工资率比较》,转载自《西方世界的兴起》),法国的地租在这个世纪中似乎增加了38%,而劳工工资只增长了
13%)
(2)价格革命的原因
货币数量论第一次用货币数量论对“价格革命”进行解释的是阿斯佩库埃塔.德.纳瓦罗,他在1556年提出这一观点。1568年,法国政治思想家让波丹:《对马莱斯特罗特谈奢侈物价高昂及其补救办法的答复》(1568))也指出,金银过多的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导致物价上涨。对这种观点进行了较为精致阐述的是美国经济史学家  E.J.汉密尔顿,他从货币数量说的角度研究了大量统计资料,认为16世纪金银输入量的增大和商品价格的上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洲金银是西班牙“价格革命”的主要原因。亚历山大?夏贝尔也支持货币数量论,即价格的上涨部分应归因于货币量的增加,一方面是欧洲新开发的银矿铸造的货币,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方面是从新大陆进口的白银,据官方估计的数字,1521-1600年从美洲运到西班牙的白银有1.8万吨,黄金200吨,如果加上走私等因素,流入西班牙的金银估计是此数的两倍。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全欧洲黄金储量由55万公斤上升到119.2万公斤;白银储量由700万公斤上升到2140万公斤(高德步、王珏在《世界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认为,1500-1650年,仅由美洲流入的金银就使得欧洲黄金的总存量几乎增加了5%左右,白银的存量几乎增加了50%。这两种说法相差很大),尽管由于与东方贸易的入超流失了一部分金银,尤其是白银,但毫无疑问,16世纪欧洲的贵金属存量显著增加了。
二、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地理大发现给地理科学带来了巨大变革,它的意义也超过地理科学,几乎对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都是巨大的推动力。它是人类近代飞跃性进步的先声。正是由于地理大发现给人类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现了在当时看来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资源,刺激了产业革命的迅速到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威尔士和英格兰的关系1.太空秩序的新概念——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诞生
15 世纪以来,由于地理大发现,在欧洲新资料不断涌现,哲学家、宇宙学家、地理学家、自然科学家对此争执不已。最初他们还遵循传统方法费尽心机地使地球的新发现与圣经的创世说相适应,但是这种努力一天天难以坚持,人们最后终于挣脱旧框框的压抑,寻求了新的答案。
波兰学者哥白尼(Copernicus1473—1543 年)在地理大发现不久的1497—1529 年间对行星、月球和恒星运动进行了多次观察。他发现尽管托勒密的理论(地心说)体系十分繁杂,但不能圆满地解释地理大发现以后人们所了解到的天体运动现象,如果把太阳放在中心位置计算天体运动的话,则会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于是他大胆地冲破神学的束缚,1543 年发表了名著《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中心学说。伽利略1623 年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1632 年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一书,轰动了整个欧洲知识界,紧接着牛顿1689 年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从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历经了一个半世纪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以及整个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自然科学从此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了。
2.迎来了比较研究、归纳法盛行的科学哲学时代
地理大发现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外部世界,人类在与外部世界的对比中,在大量新发现的事实的比较分析中思索问题,对看上去杂乱无章的万千世界进行分类、归纳,寻求他们的规律。瑞典林奈的植物分类(1735 年)是比
较归纳法最典型的例子。探本求源的科学哲学观最为盛行。生物是怎样发生演变的?地球的起源是什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人类的思想行为来源于什么?一系列既是科学又是哲学的重大问题都是地理大发现之后提出来的。如达尔文的进化论(1859 年),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1755 年),康德的形而上学(1781 年),马尔萨斯的人口论(1798 年)等等。近代科学、哲学的重大理论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的推动有关。
3.推动地理学—系列理论和方法的变革
地理大发现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也证实了地球上广大海洋的存在,并弄清了海陆的基本轮廓,明确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形式,搜集和积累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地质资料,引起了地理科学界新的思考,使地理学有可能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从以前的个别的零碎的现象解释发展到全球性的科学的理论思维。1650 年德国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写成了《通论地理》一书,采用太阳中心说,第一个注意到赤道和两极由于受热不同而造成下层空气从极地向赤道流动,这是走向解释世界风系的第一步。1686 年英
国地理学家埃德蒙·哈雷发表了大西洋信风图及其学说,画出了南北半球信风,标明了亚洲季风,并指出这是海陆受热不同的结果。在地形起源理论上,15 世纪—18 世纪欧洲掀起了均变说和灾变说的争论。达·芬奇第一个讥笑灾变说,主张是流水夷平高山的。1786 年法国学者比阿特提出"均衡河谷"的学说,至今在地貌学上仍有意义。1752 年法国地理学家比歇把地球陆地用绵长的山脉分成众多大的流域,并以此概念闻名于世,至今流域仍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自然区划、农业区划的重要依据。1682—1725 年俄国彼得大帝组织探险队,并于17 世纪末完成俄国欧洲部分南部的测量绘图工作,1758 年伟大博物学家罗蒙诺索夫创立了俄国科学院地理部。
由于地理大发现,刺激了航海业,从而促进了绘图业的发展。1959 年荷兰地理学家墨卡托(Mercator,1529—1594)创立了墨卡托投影,第一个设计了把地球球面绘制到平面上的方法,一直为航海者所采用。1728年法国的卡西尼和荷兰的尼古拉·克鲁奎,采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
总之,地理学是关于地球表层的科学,它的一切规律、原理、法则与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形式、海陆分布等整体性质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没有地理大发现带来的人类对地球整体的认识,就不会有后来的科学地理学。
纵观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古希腊地理学、我国春秋战国及其以前的地理学,是地理思想、地理知识的朦胧时期,即上古地理学阶段。地理大发现以前的中世纪地理学是中古阶段,尤其在西方地理学发展停滞
、缓慢,是学术上的黑暗时代。地理大发现以后,是近古时期、也是科学地理学的酝酿时期。整个古代地理学处于地理学与其他科学未分化、自身也未分化的状态,基本处于描述地理阶段。只有19 世纪以后,地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科学。
1500-1600年是西欧最初的扩张期,其中以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居于主导地位。为什么地理大发现的开拓者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其他欧洲国家呢?这与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有关,一方面伊比利亚半岛分别濒临地中海和大西洋,是海上交通的要
塞;另一方面,葡西两国在历史上一直出于与穆斯林对抗的前言阵地,对欧洲其他民族而言,伊斯兰教只是一个遥远的威胁,在伊比利亚人眼里则是一个传统的、一直存在的敌人。对伊比利亚人而言,进行反伊斯兰教的斗争是其宗教义务和爱国需要的结合。从事航海活动因此成为他们这一圣战事业的一部分。
在15世纪的海外冒险事业中出于领导地位的是葡萄牙而非西班牙。西班牙行动较迟,且往往是对葡萄牙活动的反映。葡萄牙领先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疆域不大,而且位于大西洋沿岸,三面为西班牙领土所包围,因此得以幸免于欧陆争霸的命运;其二是葡萄牙人从意大利人那里获得了较多的航海知识,或者说葡萄牙意外的出现了一个热衷于航海事业的亨利王子。
葡萄牙人最初的航海目标仅限于非洲,并没有打算扩展到东方。但是随着探险活动的层层推进,同时也
看到被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垄断的香料贸易的巨大利润,从此发现和控制香料贸易的路线也就成为葡萄牙人政策的首要目标。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件,哥伦布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的估计和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计算得出结论:穿越大西洋前往亚洲是最便捷之路。由于当时葡萄牙先进的航海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意识到了哥伦布的错误,因此没有被哥伦布忽悠,不甘心的哥伦布接着忽悠西班牙王室并最终得到了支持。根据这种错误的理念,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并至死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笑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