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园林
英国是大西洋中一个岛国,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东北部等岛屿组成。大不列颠岛又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英格兰北部为山地和高原,南部为平原和丘陵,属海洋性气候,充沛的充沛的降雨量、温和潮湿的气候,使这个高纬度地区有着适合植物生长的自然浅见。森林面积占国土1/10,农业上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牧场至今占国土2/5。因此,缓坡牧场和孤立树构成了英国优美的自然景观。
另外,加上英国人对园艺事业的与生俱来的热爱,为英国造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早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建的别墅庄园。中世纪流行的是”十字”形园路的修道院庭园和小型绿丛植坛城堡园,非常简单,使用性质。中世纪后期,中世纪后期,相对稳定的政治和经济使新兴贵族有机会营造舒适的大型花园。
虽然最美丽的花园是皇家花园,但英国贵族手中握有广阔的土地,使他们有可能营造堪舆皇家园林媲美的大型花园,华丽而奢侈的花园也渐渐成为贵族和大地主的财富的象征。
15世纪末受都意大利影响,晚于欧洲其他国家,先按意大利造园,后由于斯图亚特王朝与法国
关系密切,法国园林受到关注,特别是17世纪法国取代意大利后影响更加深远,但真正造园时代开始是在18世纪肯特和风景园出现后。英国园林才在园林艺术史上确定其重要地位。并对以后一个多世纪的西方园林产生影响。
古典园林独特之处在于花园面积的巨大减弱了园林的人工性。广袤的花园与树林、牧场和草地很好的衔接在一起,视线开阔,一望无际。
第一座大型花园式红衣主教沃尔西的汉普顿园,意大利造园师建第一位热衷于造园的国王亨利八世,与佛朗索瓦同一时代,主教死后,他的宫殿。说这一时期,与欧洲其他国家区别不大,精美的花坛、斜坡式草地、迷园和月季园。
1660年查理复辟为园林艺术发展带来新时代。曾著荷兰,对花卉喜爱,欣赏法国造园,派约翰·罗斯去凡尔赛学习,情勒诺特尔来英建园。
英国规则园林另一个显著特点造型植物的广泛运用,雕刻精细、造型更加丰富多彩。空间分割更趋向小巧,园林显得更加整洁、亲切。代表人物还有罗斯的弟子乔治·卢顿和亨利·怀斯。主要作品汉普顿宫苑和农萨奇公苑等。
17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世纪70年代到18世纪20年代,形式上二元化。一方面英国在各地仍有自己美丽的府邸和花园植物雕刻艺术仍十分盛行,另一方面自然式造园倡导者在尝试新的造园,代表人物布里奇曼,规则式构图与曲线形园路的结合,放弃植物雕塑,斯陀园中放弃园林的围墙,代之以隐垣的形式。是园林景观与周围的风景结合在一起。意义非凡,对风景园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随后的自然风景园林的开创者肯特,第一个使风景园林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通过他的巧妙的处理,使园林拥有了真正的情感。抛弃所有的规则式造园要素,仅以自然,尤其是自然界的精华部分作为园林的装饰。而且,它是以画家的观点,向绘画那样来安排园林中的各要素。不仅如此,肯特越过围墙,发现整个自然界就是一座大园林。
肯特之后,布朗,学生和合作者,沿着布朗的路走的更远,不像肯特那样追求自然情趣,而是尽力使风景园林走向纯净和简练,把整个庄园变成一个巨大的牧场,一生设计了大量的作品,而且所到之处,必将园林的原理彻底搞糟,以致人们认为布朗的杰作就是将英格兰中部和南部变成一个无边无际的风景园。人们说布朗改东了英国国土面貌。游人跟他聊天是说,愿意死在布朗之前,以便赶去看看还没有被布朗改造过的天堂是什么样子。
布朗之后,英国风景园性变化,绘画式风景园林时期
布朗反对者,同时期的钱伯斯,特点:以各种主题型建筑形成园林中浪漫主义情调。
后来又出现中世纪田园风光情趣,以哥特式建筑来代替过去园中常用的中国式建筑和古典建筑。
• 英国规则式造园(15-17世纪)
• 背景:中世纪一结束,英国即进入都铎王朝时代(1485-1603),修道院的瓦解,森严的中世纪城堡被取代。英国造园家从意大利、法国带来了古典规则的造园模式。
• 造园实例:汉普顿宫的庭园:位于伦敦北12英里的泰晤士河畔,面积两千英亩,园内有庭园和果园。1533年扩建“秘园”。
• 造园特征:
• 1、结网花坛和花结 2、造型植物 3、日晷、喷泉、园门、水盘
• 4、植物收集热:英国海洋性天气使人们热衷于艳丽彩的彩土、雕刻品、花瓶、植物,用于花坛和造园营造欢快的气氛。这一时期出现大量关于植物学的园艺书籍著作。
18世纪自然风景园
• 背 景
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改变了欧洲由规则园林统治的长达千年的历史,这是西方园林艺术领域内的一场极为深刻的革命。
除了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影响,还有英国自然地理和气候的因素。当欧洲兴起诺特尔造园时,对英国影响较小。原因:一是保守;而是自然起伏地形对诺特尔效果的限制。潮湿天气,植物自然生长有利,修剪效果维护难。
1、文学艺术领域;2、自然地理和气候;3、产业经济的;4、对中国园林文化的赞美与憧憬的
2、代表人物
1)威廉·肯特(1686-1748),是真正摆脱了规则式园林的第一位造园家,也是卓越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和画家。对肯特来说,新的造园准则即完全模仿自然、再现自然。“自然是厌恶直线的”这是肯特造园思想的核心。
初期作品为完全摆脱布里奇曼,不久完全抛弃一切规则式的规划,创造出一条新路,成为真正的自然风景园的创始人,摈弃了绿篱、笔直的园路、行道树、喷泉等,而欣赏树冠洒脱的孤植树和树丛,还善于以十分细腻的手法处理地形,经他设计的坡地和山谷,高低错落有致,令人难以觉出有人工刀斧的痕迹,认为风景园的协调、优美是规则园林所无法体会的。对肯特来说,新的造园是对自然的完全模仿。据说,为了追求自然。他还在肯辛顿园中栽了一棵枯树。
对当时风景园的兴起,以及后来风景园的创作方法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留下不少建筑小品,海德公园的纪念塔,丘园的邱宫。
2)朗斯洛特·布朗(1715-1783),是肯特的学生,也是继他之后英国园林界的权威。由他设计、建造或参与改造的风景式园林约有200多处,被称为“万能的布朗”。
先是蔬菜园艺家、后在伦敦学习建筑、在转为风景园林师。由于他对任何条件下的风景园都表现的十分有把握,并且有一句口头语“it had great capabilitis”,即大有可为之意,因此人们称他为万能布朗。
擅长处理风景园中的水景,成名作:格拉芙顿公爵设计的自然式水池,马尔勒波鲁公爵布伦海姆宫改造中大显身手,原是亨利·怀斯设计的诺特尔式园林。成为他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改造风景园的标准手法,他去掉围墙,拆去台地,恢复自然的缓坡草坪,将规则式的水池、水渠恢复成自然式湖岸,水渠上的堤坝则改造成自然式的瀑布,岸边曲线流畅、平缓的蛇形园路,植物方面则自然式种植树木,草地、孤植树和树丛,采用隐垣的手法比布里奇曼和肯特更加得心应手。
大量改造作品,“大地的改造师”,这种大刀阔斧的破旧立新的做法,也引来了一些反对者,主要有威廉·吉尔平和普赖斯,普赖斯特别反对他破坏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的林荫道。吉尔平认为林荫道和花坛是与传统建筑协调的传统布局方式,而布朗对伯利园的改造,与古建筑风格不符,抨击他以一种狭隘的、偏激的情节改造旧园林。真正赞赏布朗的是另一位觉杰出造园家胡弗莱·雷普顿。
布朗设计的园林尽量避免人工雕琢的痕迹,以自由流畅的湖岸线、平静的水面、缓坡草坪,起伏的地形上散置的树木取胜,他排除直线条、几何形、中轴对称及等距离植物种植形式,他的追随者将其设计誉为另一种类型的“诗、画或乐曲”。
3)威廉·钱伯斯(1723-1796),年轻时曾在中国的瑞典东印度公司任职,1772年,他的名著《东方庭园论》问世,将中国的庭园介绍到英国。1758-1759年,他担任了邱园的建筑官员,建了许多中国式建筑。
布朗反对者,同时期的钱伯斯,绘画派风景园的代表人,万能布朗的有力批判者。特点:以各种主题型建筑形成园林中浪漫主义情调。自丘园中工作6年,留下了许多中国风格的建筑,中国塔和孔子之家,是当时英国风靡一时的追求中国庭园趣味的真实写照,还有清真寺、岩洞、希腊庙宇和罗马的废墟等,可惜孔子之家和清真寺已经不存在。而中国塔和罗马废墟至今仍是丘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景点。
布朗之后,英国风景园性变化,绘画式风景园林时期
后来又出现中世纪田园风光情趣,以哥特式建筑来代替过去园中常用的中国式建筑和古典建筑。
以后英国造园家或继承布朗的风格,或捍卫钱伯斯的观点,彼此争论不休。焦点集中在绘画与园林、画意与实用之间的关系上,结果是大大促进英国造园事业的发展。
布朗派代表人雷普顿,英国第一个职业造园家,设计过上百个作品,号称“自然风景园之新王”,但他身上既有布朗的影子,也有勒诺特尔的影响。折中主义倾向。
布朗派代表人雷普顿,英国第一个职业造园家,设计过上百个作品,号称“自然风景园之新王”,但他身上既有布朗的影子,也有勒诺特尔的影响。折中主义倾向。
• 1、约翰·罗斯(John Rose)
• 2、乔治·卢顿和亨利 怀斯1699年《完全的造园家》Gardener),1706年《退休的造园》与《孤独的造园》
• 3、威廉·坦普尔(1628-1699),英国政治家与外交家,其思想和写作风格对18世纪的血多作家都产生过影响。于1685年出版《论伊壁鸠鲁的花园》,书中有关于中国园林的介绍。但他本人从未到过中国。根据传教士或海员的文字及口头描写略知一二。书中回顾英国历史,对整齐、规则的园林的认识,殊不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于规则式造园的园林,却是更美的、更引人入胜的。认为中国园林最大的成就在于形成了一种悦目的风景,创造一种难以把握的无秩序的美。
• 4、沙夫茨伯里伯爵三世(1671-1713),政治家、哲学家,受柏拉图影响较深。最早影响风景园的产生,观点:人们对于未经人工玷污的自然由一种崇高的爱,与规则园林相比,自然景观要美得多,即使是皇家宫苑里创造的美景也难以与自然界粗糙的岩石、布满青苔的洞穴、瀑布等所具有的魅力相比拟,对英、法、意影响。对自然的歌颂是与水园林的赞美与评价相结合的。他的思想史英国造园界新思潮的一个重要支柱。
• 5、约瑟夫·艾迪生(1672—1719),1712年《论庭园的快乐》:散文家、诗人、剧作家、政治家:认为大自然的雄伟壮观是造园所难以达到的,并由此引申为园林愈接近自然愈美。欣赏埃斯特庄园中丝杉不加修剪的景观,认为造园应以自然为目标,这正是风景园兴起的理论基础。
• 6、亚历山大 ·蒲柏(1688-1744),《论绿雕塑》
• 7、斯蒂芬· 斯威特则(Stephen Switzer)
• 8、凡布高和查理·布里奇曼,完全摆脱规则式园林,首创haha隐垣。
• 9、胡佛来·雷普顿(1752-1818 ),杰出造园家,理论造诣深,著作颇丰。18世纪后期最
著名的风景园林师,真正赞赏布朗的是另一位杰出造园家,从小接触音乐、绘画、文学。对布朗留下的设计图及说明文字进行深入研究,取其所长、避其所短。认为自然风景园应尽量避免直线,但也反对无目的的、任意的弯曲的线条,也不像布朗那样排斥一切的直线,主张在建筑附近保留平台、台阶、规则式种植以及通向建筑的直线式林荫道,种植方面,采用三点式,更接近于自然生长状态,并强调,树丛应由不同的年龄的树木组成,不同树种组成的树丛,应符合生态习性的要求,还强调园林应与绘画一样注重光影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