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制作公司茂名基于双融双创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以《陶说好心茂名》为例
朱容仪
(茂名市崇文学校广东省茂名市525000)
摘要: “陶”生于土,源于水,融以情,“艺”承载希望,彰显个性,成就美好人生。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与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陶说好心茂名》校本课程是我校陶艺特教育开展的校本课程,课程紧紧围绕着茂名好心文化开展的陶艺系列课程,如《陶笛》、《中国历史与陶艺发展》、《陶说茂名好心湖》、《陶说茂名荔枝乡》等,课程创新的融合了音乐、历史、语文等多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展充分运用广东省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专业社团的网络共享平台的优势,进行线上、线下的双向融合开展,为传统的陶艺教育模式开启了一片新的领域,更好的促进陶艺校本课程研发与推广。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6-0294-02
1.校本课程编著深挖茂名好心精神
2013 年 10 月,国家督学韩清林副厅长为学校题词“陶艺铸校魂,陶技育人才”。2017年学校提出“以陶培德,以陶育人”的特教育思路,“好心”是茂名人精神的坐标,是茂名城市文化的“根”,通过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城市文化根脉创新发展。根植茂名好心文化内涵,提炼茂名“好心”精神,在2018年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采用调查、文献查阅、实践研究等方法来积累校本课程资源,编著校本课程教材,开发并实施《陶说好心茂名》校本课程,通过以陶艺特教育促进各学科融合教学,注重陶艺教育过程的德育渗透、人文精神培养。
为了从落实新课程改革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开发《陶说好心茂名》校本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课程开发小组制定了翔实科学的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明确了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及评价方法。《陶说好心茂名》校本课程形成“陶艺与生活”、“陶艺与文化”、“陶艺与科学”三大系列,具体包括陶艺制作基础、中国历史与陶瓷发展、陶笛、陶釉、陶说茂名十大名人和“荔枝之乡”、“浪漫海岸”、“乙烯厂”等茂名十大名片系列,深度挖掘茂名元素符号,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把陶艺作品做的更有温度,根植茂名好心文化,实现多学科融合陶艺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开发凝练学校文化内涵
陶的生成过程,就是学生的成长历程,是文化的传递。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以陶为载体,承载学校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以陶育心,以陶育人”的办学思路和“一训三风”的学校文化内涵。校本课程开发融入了学校校园文化内涵,挖掘陶艺教育在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使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具内涵,体现以陶育人的功能。例如在《校园吉祥物》课程中,以吉祥物“文文”与“越越”为主线,其取名源于学校办学理念“崇文尚德,追求卓越”,深刻诠释了崇文学子博学、文雅与刚毅、自信的培养方向。2017年学校确定陶艺为特项目,四年的发展历程让我们对中华陶艺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促进了学校整体的提升。2020年1月,以陶艺项目申报,成功被评为广东省第三批艺术教育特学校。
3.校本课程实施跨学科融合提升育人成效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任务,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要把它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学科融合是在学科差异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的边界,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活动。陶艺校本课程《陶说好心茂名》的实施是基于现有陶艺课程的内容和国家颁发的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开发形成“陶艺与生活”、“陶艺与文化”、“陶艺与科学”交叉融合的跨学科陶艺课程体系。在“陶艺与生活”模块中,学生在广泛的情境中感受到陶艺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在跨学科的知识认识陶艺,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陶艺与文化”模块中,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歌赋、平面绘画、立体造型、技法学习与作品陈列、作品摆放与空间布局手工捏制的实践体验,使学生进行跨学科思
维与跨学科探究的能力提升。在“陶艺与科学”模块中,学生不仅认识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科学,更是通过“碳灰可以做陶瓷釉料吗?”为自己的作品配釉,把灯、光、声和感应装置融入主题创作中,做一个陶瓷科学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让艺术与科学实现真正的结合,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体验过程,是让学生在传统与未来之间穿梭游历,为他们无限的未来创造条件。
在开展研究活动的实践中,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开拓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中国历史与陶艺发展》课程中融合了历史学科,将中国的历史发展与陶艺的发展相融合,突出陶艺发展在中国历史中的特点,增强学生热爱国家的情感。《陶釉》是从化学的学科角度更专业的分析了陶瓷釉料的化学反应,深化了陶艺学习。《陶笛》是融合了音乐学科的系列课程,从陶笛的设计与绘制到陶笛的吹奏与表演,跨越了陶艺、音乐完美的融合,多学科的融合让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有意义了。《小恐龙的茂名生活》则是陶艺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基于小恐龙来到滨海茂名读书生活发生的故事,开发思维创作各种陶艺作品,并开展故事的延伸,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整个教学体系的构建线条是利用美术、音乐、书法、历史、语文、信息技术、化学等学科特点,在各学科之间寻契合点,融入陶艺创作,与陶艺创作进行自然、有机的相互结合、渗透,形成教学“合力”,完善了“三步教学法”课程体系。
《陶说好心茂名》陶艺校本课程中各个学科的融合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一件件稚拙、质朴、生动的陶艺作品,是学生们智慧和才能的显示,更是情感的流露和个性的表达,他
们在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心灵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跨学科融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更丰富、有效,互助互促教师之间专业业务,提升以陶育人功效。
4.依托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促师生相长
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是基于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综合性业务平台,(下接296页)
(上接294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双向融合,是教师、学生的创新与创造,旨在通过“双融双创”社区平台的汇聚不发现功能,培养优秀骨干导师队伍、培育名优创新项目、转化师生创新成果。2018年11月,我校陶艺社团在广东省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专业社团立项并上线了,依托在双融双创社区创建的新陶艺社团,积极开展活动、项目学习、发布课程、开展培训、话题讨论、发布学生作品和优秀案例等,每个师生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不个人主页,也是实施网络空间人人通的一个实验田,创建新型的陶艺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陶艺校本课程教学的“双融”,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口述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言,“双融”丰富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能以生动、形象、直观、互动的方式呈现出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学习而言,这种创新模式更科学、生动,更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教师依托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陶艺社团平台,形成创新的教学生态圈。
2018年10月至今,在智慧共享陶艺专业社团网络空间发布了10个活动,8个项目,38个课程,56个作品,
27个案例等数字资源,科学、系统的创建了系统的陶艺校本课程数字资源库,是培养教师专业生长的网络共享空间。在课程实施探究过程中,可以在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平台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然后结合教学目标制作成课件,尽量把一些生动、直观化的内容融入到课件之中(比如,视频、图片、背景音乐等),以增添教学彩,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教学活动的推动创造良好条件。例如,在教学“陶器与瓷器区别”这部分内容时,我共享了两位老师的数字资源“陶器”、“瓷器”,高效地节省了备课时间,运用平台共享的资源库中介绍陶器与瓷器在烧制温度、作胚原料、胎等方面的视频,让学生细心观察,然后再让学会生结合视频内容探讨陶器与瓷器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课堂更加富有生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陶说好心茂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形成学校办学特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改善育人环境,依托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陶艺社团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培养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塑造学校品牌形象,促进特学校文化建设。陶艺作品是无声的语言,诉说着陶艺发展的历程,诉说着茂名好心精神,诉说着学校的文化内涵。它是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彰显学校特和城市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M].福州:福建教
育出版社,2013.
[2]胡晓清. 学校特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9):41-43.
[3]贺苗. 新媒体背景下初中美术交互式教学研究[D].华中
师范大学,2020.
[4]曹小帆. 微课在初中水墨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
师范大学,2020.
[5]蓝郁文.试论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以《Sai软件在初
中美术漫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为例[J].明日风尚,2019(18):69-70.
同一个人脸上露出惊惧的样子。这三个镜头如果以不同的次序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与意义。如果用A—B—C次序连接,会使观众感到那个人是个懦夫、胆小鬼。而把上述的镜头的顺序改变一下,用C—B—A的次序连接,那么这个人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蒙太奇“指的就是这种镜头
与镜头的组接关系及这种组接的意义与作用等。学生通过游戏型问题的思考和经典蒙太奇案例的讲析,自然就会明白,在影像作品制作当中,导演只是把文学剧本的文字变成镜头语言,摄影师把导演的语言意图拍摄出许多影像素材,而剪辑师就是根据导演的创作主题把影像素材修剪、打磨,最终合成为一部影像作品。
3.3在教学总结阶段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及经验教训,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从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提升实践能力。
我国有许多优秀古典诗词,读者在吟诵中往往可以体会什么是“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这一说法。在影像鉴赏课程教学检查中,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前期学习的景别、蒙太奇等知识点,让学生将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绝句《清明》改写成台本,把文字转化为镜头语言,思考分析《清明》的镜头组接和蒙太奇手法应用:首句是大全景,“清明时节;雨纷纷下”,交待故事的时间地点(可以虚拟任何年代及地点)和天气(中国清明节、雨)。次句由全景拉成了中景,“路上上坟祭祖的行人,神清悲哀,来来往往”,交待故事的众人物(对应首句年代)。第三、四句是典型的特写镜头,有行人(思考行人的形象、动作)“借问酒家何处有”,一个牧童(思考牧童的形象、动作)“遥指杏花村”。《清明》整首诗28个字,因为不同学生的不同思考,可以构成各具特的“世界上最短的剧”。
3.4在应用迁移阶段
抓住知识与方法之间的渗透与迁移,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思维型教学活动中,知识的应用迁移是教学最终目标。思维型教学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知识、方法和态度应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和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以及迁移到其他学科和领域中解决综合性的问题。在应用迁移阶段,学生不再被看成是仅仅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课程积极主动的建构者。教师要让学生突破消极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迁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影像鉴赏类课程的期末考核阶段,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班级“星光电影节“,鼓励学生个体或组队完成一部微电影的创作,自编自导自演包括后期剪辑特效,用对白和镜头表达观点,用音乐和画面传递镜头情感,用眼睛和心灵感受世界,让自己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得到一定提升,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确实,高职学生因为学习习惯和思维惰性,对学习不上心或没自信,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有意识地将思维型教学理论与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相融合,进行教育实验,积极探索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体系,形成特思维型课堂,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会质疑、学会思索,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那么高职学生也会在学习中乃至未来职场发展中抢占先机,领先一步。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基础教育改革心理学研究30年[J].教育研究,
2009,(4).61-66,11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