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关键问题刍议
摘要:为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文就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设计与构建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及论述。
关键词:理实一体  课程目标  教学设计
1 课程设计思路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融合,甚至理论成为了学生实践的背景体系,淡化以往的理论、实训、实验章节割裂的状态,引进任务式的教学法,即围绕个工作任务或项目来组织教学,打乱原有的按知识学习组织授课的章节序列,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将所学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起来。高职理实体一体化课程设计的设计遵循以下二个原则。
1.1 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原则
对企业的生产任务对应的岗位进行筛选和归纳,确定本专业本课程所面对的典型岗位,再对典型
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对技术和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梳理,确定课程的体系结构。
1.2 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
突出职业性,体现先进性,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教学特点,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对理论知识不偏面苛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以够用为原则。
2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2.1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本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是网页设计师、网站美编、企业网站策划、网站管理、多媒体界面设计、平面设计师、美工设计、后台开发工程师、广告设计等。主要工作内容有制作一些Flash动画、网页设计、网站的搭建和设计、后台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等。
对岗位所涉及的知识点、技能点、素质点进行梳理,确定本课程的教学模块有:网页基础知识
DreamWeaver的使用、HTML语言、JavaScript脚本语言、FlashFireWorks网页设计与制作代码案例等。教学时各模块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独立性是指各模块设计案例、组织教学、突出重点时应该相互独立,学生应该逐个模块地掌握其知识点;关联性是指各模块间存在相互补充关系,在重难点设计上应该加以配合,HTML语言模块着重基本代码的熟记和编写,对于较难编写代码的框架数据链接等内容则放到DreamWeaver的使用模块中重点介绍。按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设计,强调动手做,强调解决问题。
2.2 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以任务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在真实的工作氛围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零距离就业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
2.3 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课堂上可以采用四阶段教学法
第一阶段——案例引入,提出问题,观摩制作。通过案例演示,提出问题,给出知识点,讲解案例应用背景,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在老师的指导完成一些典型案例的制作。
第二阶段——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通过第一阶段的学生,学生有了一定的入门知识与技能,教师布置练习性项目,呈现项目效果图,让学生自行分析,设计制作过程,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网络教学资源,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对一些学生自行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第三阶段——归纳总结,引申提高。在每个项目结束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师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把完成情况比较好的作品拿出来展示,供学生讨论论学生,同时教师对本单元的实际意义、重点、难点、容易出错处等及时进行总结。并针对学生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引申和提高。注意在这个阶段,强调的是引导学生,而不是老师讲解。
第四阶段——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经过了前三阶段的制作练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制作技能技能巧,并初步掌握了完成作品的整个流程。在每个模块的内容结尾处,把学生分成四~五人一组,进入企业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确定项目主题。教师根据学生所作的需求分析确定项目的
能力模块,并将每个能力模块细分为一系列小项目,学生根据课程的时间安排,结合项目内容编写项目开发计划书。学生按照项目计划书进行开发并完成设计。教师随时了解各项目组的开发进程,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技术引导和指导,收集各组遇到的难题,组织各组进行总结和经验交流,从中探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把各组学生制作的结果进行一些评价,并把成绩记入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之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