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大纲
授课对象本科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授课时间 40学时
一、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本科专业的选修课。
课程简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结合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背景,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阐述,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基本过程(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供应链管理等,以及应用“运筹学”模型(先导课程)解决物流优化问题的上机实验环节。
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总体目标
讲授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结合实际案例阐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性思维。强化课程实验环节,应用“运筹学”模型解决物流优化问题,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2)知识层面: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教学内容涉及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基本过程(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供应链管理等,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先导课程“运筹学”,融入课程实验环节,应用运筹学中的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目标规划、存储论、排队论、决策论等内容,分析并解决生产运输优化、转运路径优化、路网流量优化、物流中心选址优化、多目标配送优化等问题。在课程实验环节,学生将根据案例,建立相关运筹学模型,应用Excel对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物流相关问题。通过理论教学和课程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3)能力层面:培养创新意识和开放式思维
以实际案例解读为手段,对电子商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进行系统讲授,主要知识包括:物流信息技术、运输管理、采购与储存管理、包装与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与配送中心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引导学生结合基本理论知识,追踪现实热点问题。鼓励学生紧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领域的最新重要事件,鼓励学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展开探索,通过课堂案例讨论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三、教学进程计划
四、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1章导论
基本要求
学习完本章后,希望学生掌握:
(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2)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点
电子商务物流是伴随电子商务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是实现电子商务真正的经济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子商务具有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等特点,电子商务物流在其运作和管理方面也有别于一般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指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
方法,对电子商务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决策,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
教学内容
1.1电子商务与物流
1.1.1电子商务的发展
1.1.2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1.1.3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2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1.2.1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1.2.2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目标
1.2.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内容
1.2.4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展望
第2章物流信息技术
基本要求
学习完本章后,希望学生掌握:
(1)条码系统的构成;
(2)RFID系统的构成;
(3)EDI系统的构成;
(4)GPS和GIS的构成;
(5)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6)新型物流信息技术。
教学要点
条码也称条形码,是由一组宽窄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代码。根据维度的不同,条码主要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
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电通信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3部分组成。
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的报文数据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GPS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全球性、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与航天)、全天候性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系统。
GIS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和使用的数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新型物流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3D打印等。
教学内容
2.1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2.1.1数据和信息
2.1.2物流信息
2.1.3物流信息技术
2.2条码
2.2.1条码概述
2.2.2条码系统构成与条码分类
2.2.3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
2.3 RFID
2.3.1 RFID概述
2.3.2 RFID系统构成与RFID电子标签分类
物流管理系统2.3.3 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
2.4 EDI
2.4.1 EDI概述
2.4.2 EDI系统构成
2.4.3 EDI在物流中的应用
2.5 GPS
2.5.1 GPS概述
2.5.2 GPS构成
2.5.3 GPS在物流中的应用
2.6 GIS
2.6.1 GIS概述
2.6.2 GIS构成
2.6.3 GIS在物流中的应用
2.7物联网
2.7.1物联网概述
2.7.2物联网关键技术
2.7.3物联网在物流中的应用
2.8新型物流信息技术
2.8.1大数据
2.8.2云计算
2.8.3人工智能
2.8.4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
2.8.5 3D打印
第3章运输
基本要求
学习完本章后,希望学生掌握:
(1)运输的功能;
(2)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3)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
(4)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
(5)运输问题优化模型。
教学要点
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运输方式主要分为:(1)铁路运输;(2)公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6)多式联运。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包括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倒流运输、重复运输、过远运输、超限运输、运力选择不当及搬运方式选择不当。
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对运输问题进行优化,具体包括:运输问题和转运问题。
教学内容
3.1运输概述
3.1.1运输的含义
3.1.2运输的功能
3.1.3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