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实验方案(大全五篇)
第一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实验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实验方案
一、研究背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
在20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试图在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极端之间寻自己的立足点,以期待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功效。我国加入WTO,教育也必须与国际接轨,迎接世界的挑战,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也必须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来。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可能、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南充市五星小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师资优势,以及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人文教育环境。建立起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内容的课程结构,形成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体现学校的课程特,必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理论思考
1、概念界定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
网页开发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于满足学生需要所缺少的内容。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1)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2)学校的教育哲学或办学宗旨。
(3)学生的需要评估。由于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是课程的开设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因此,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考察学生的需要,使课程成为对学生是“真正有意义”的课程。
(4)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如学校现有高素质教师队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原有的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艺体教育资源,学校外围的教育环境优良等等。
3、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对原有的学校课程应予分析、总结,根据现行办学的新要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修改或研制具有时代特点,又符合我校办学特的课程方案和教材。
(3)整体构建,分步实施的原则。
学校课程是国家的课程计划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方面,必须遵循课程计划的总体要求,在研究整体课程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学校课程改写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成熟的经验面上推广,将必须解决但又尚未论证的内容局部试验。
(4)普遍性和特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课程的研究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研究本校教育的个性彩和学生体的特点,努力创建学校的名牌特课程。
(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学校课程的实验,把握世界课程理论发展方向,大胆实践,重视实践的理论升华,使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不断丰富。
4、研究目标
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能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深化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具体地说:
(1)、通过课程开发,能让教师、学生和社会与课程决策,体现教育民主,从而提高课程的质量和社会的满意度。(2)、通过课程开发,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3)、通过课程开发,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才华和特长,也有利于教师间的团结与协作。
(4)、社会的参与能使课程更适应当地环境,并形成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同时也能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
三、研究内容
(一)校本课程的设置。
为了使校本课程的设置科学、规范,具有学校鲜明特,避免经验性和随意性,在保证开发过程中,就学校层面而言应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校本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基于本地、本校的实际而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目标和意图应更明确一些。根据开设校本课程,由所涉及到的内容由学科主任和专任教师制定。
2、建构本校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本省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对本校课程作出具体安排。由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环境类课程三大块构成。
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必修、任意选修3种方式。必修学科是每个小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限定选修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必修学科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志向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修习。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
某方面能力而设置的,旨在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多样性、灵活性、使必修课程与选课程、核心课程与乡土课程,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并增强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使之能满足学生因才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
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班会、社会实践、经常性体育锻炼、简单科技体系活动。校会、班会、社会实践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共同活动课程,科技艺体等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兴趣活动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健康个性,以创造性为主要宗旨,逐步形成丰富多彩而又科学化、规范化体系。
环境课程: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层面、制度风气层面、心理层面。旨在开发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为重点,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的社区教育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发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