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一学期课程发展处工作计划
2020第一学期课程发展处工作计划
2020第一学期课程发展处工作计划1
本学期课程发展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市教科院、区教研室学期工作计划,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课程建设,重点规范完善教科研常规管理制度,提升课程实施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通整课题研究,聚焦课堂教学转型,提升科研品质;多管齐下,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实现以研促教,科研兴校。
一、 加强课程统整开发与建设
1、 大胆进行课程,集中时间开设综合课程本学期在上学期基础上根据学校文化、生源、
师资、教学基础设施的配备,把国家、地方、校本、社团、竞赛项目整合起来,七八年级统一排课,分成大选修与小选修。七八年级统一上与分开上相结合,专门设置周三下午的综合课程,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开展活动,展示学生特长,给予学生锻炼舞台。
2、 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及个性化发展。
(1) 加强综合课程开发的集体备课制度,避免只有上课教师个人去思考,其他
教师包括教研组长置身事外的现状。
(2) 积极观摩区里的综合实践活动展示活动,外出培训、对口学习等提升辅导
员的水平,保证校本活动有序开展,提升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 加强反思,对上一轮的课程实施进行总结。
(4) 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积累,提升课程的品质与吸引力。
(5) 规范管理。从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程序、编制、实施、评估等方面完善制
度,有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加强课题全程管理,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
3、完善并执行评价标准,通过评价来促进课程的实施。学校每年度将按分值高低,以1:2:1的比例评出优秀、良好、合格等次,纳入绩效考核和业务档案。 同时积极参评区级精品课程。
评价维度
参考依据
分值
过程性评价
巡课管理(包括考勤、课堂管理、认真程度)
30分
部门布置任务完成情况
30
结果性评价
教材编写情况网页开发课程
20分
课程成果
10分
评价主体多元
自我评价、同行审议、同时参照学生的课程满意度调查和学生家长的课程意见
10分
二、将课题研究嫁接课堂转型,实现教育科研的落地生根
1、围绕市十三五规划备案课题《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学校各备课组的微型课题,从任务的设计、实施方式、任务实施的评价等方面加强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研究品质,让研究扎根课堂,从而实现教学科研双丰收。
2、重视研究成果的推进总结推广工作
通过精品课题的评选,新中讲堂,课题组会议等方式扩大成果的辐射面,提升全校教师课题研究能力与专业水平。
3、加强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培训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学科教学的领头羊,提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核心素质与影响力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保证。
4、及时建设好课题研究网页,上传研究过程资料。
三、多管齐下,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
1、将校本研修制度,结合区的课堂转型、各级各类课题相结合,以“研究课”引导日常教学,以“常态课”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在良好的研究氛围中逐步提升教师观课、议课的教学研究水平。
2、通过新中讲堂开展优课展示与学术交流,给学科骨干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提炼学科核心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经验,扩大其作用的发挥和影响力。并尝试拓展网络论坛。
3、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与应用研究,大力推进数字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第一,本学期推进电子白板的使用,加强考核,发挥现代教育设备的功能。第二,提升微课制作水平,第三,积极参区级信息技术培训
4、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与课题核心组成员的作用,加强榜样的师范引领。真正发挥科研骨干的带头作用。
5、以骏马杯、教研组长转型展示、学科课程的开发等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的能力。
2020第一学期课程发展处工作计划2
本学年,我校面临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总结性评估,又适逢到常州大学过渡,学校教学面临着新的考验。课程处将在校长室的领导下,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聚焦课堂转型,促进教、学方式改变,争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总体目标
1.课程优化有突破。深入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深化数学体验课程基地建设,形成我校特课程。
2.教学成效新提升。聚焦课堂的学与教,深入推广“书香卡”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学生课堂学习常规》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新提升。
3.校本研修重效果。中考学科的教研组对外继续加强与兄弟学校教研组的联系与切磋,对内继续加强集备,提高备课组的整体水平。
4.科技教育保特。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为目的,开展少而精的具有特的科技教育活动,为参加市、省级科技活动打下基础。
二、主要举措
(一)课程优化有突破
具体目标
1.学习借鉴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成功经验,各学科积极探索符合校情、学情的校本化实施
途径。
2.重视数学课程基地建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丰富校本课程内涵,完善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形成内容丰富,过程规范,评价多元的常态运作。
主要举措
1.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途径。
(1)数、理、化学科的学案、校本作业在去年使用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汇编成册。
(2)加强作业管理。进一步优化中考学科的作业批改方式,切实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批改的针对性,定期进行优秀笔记、优秀作业的展示。让有效的作业管理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作业质量监控。继续探索形成校本化的家庭作业,进行作业的分层要求、课外延伸拓展、研究性学习和自我反思等设计,提倡学生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改正和整理,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2.重视数学课程基地建设。通过数学课程基地的建设,探索手持技术、平板电脑等现代技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丰富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改变师生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与态度;加强对先进教学经验和教育技术的学习,并促进其他学科的课程建设,深化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
3.进一步完善七彩校本课程体系。深入实施校本课程,围绕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选课环节的设计;精减校本课程内容,加强过程管理;关注对课程本身、学生学习的评价,学期末开展校本课程展示活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