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主要变化
1 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与思路
朱汉国(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张汉林(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
王小琼(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学高级)
内容纲目:
一、实验的历程
二、成就与问题
三、修订的思路
一、实验的历程
张: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培计划初中历史远程培训专题节目。今天到场的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朱汉国教授和北京市第四中学王小琼老师。我是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张汉林。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主要变化”。
王:2000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下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实验,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新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成果?存在哪些不足?此次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有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该怎样用历史课程标准去指导我们的教学?作为一线教师,我非常关注这些问题,我想广大一线教师的心情和我是一样的。
张:朱老师,您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多年来一直协助教育部有关部门主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过程非常熟悉。今天您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历程?
朱:好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历史课程先后进行了七次改革。2000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制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取代了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20019月,初中历史新课程开始实验,首先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到2002年秋季,扩展到530个省级实验区;2003年时,全国已有1642个县市的3500多万学生在使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2004年时发展到2576个县区使用新教材,约占全国的90%。至2005年秋季,全国各地区基本上都加入了新课程的实验。
王:北京是2004年进入初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的。我当时是抱着好奇和忐忑进入课改实验的。单元主题式的教材和原来的教材相比有哪些优点?我如何在原来积累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去渗透新课程的理念?怎样才能以学生为本?教学三维目标怎样才能做到有机融合?采取哪些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面对新课程,我应该看哪些书来拓展、提高自己?诸如此类的问题,我都必须积极去面对。当时,我也很好奇,为什么不让所有省市同步进入,而要逐步推广呢?
朱:历史新课程的实验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概括来讲就是“先实验、后推广”。首先在国家级实验区实施新课程,一边实验一边总结经验,这样有利于新课程积极稳妥地开展。
张:这点我很有感触。相对而言,北京进入课程改革的时间是比较晚的。我记得在正式进入之前,我们到广东、福建等地去考察实验区课程改革的情况,的确从实验区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少走了很多弯路。应该讲,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验,我们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都已经比较熟悉了,为什么现在又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呢?
朱:课程标准定期进行修订,这是国际惯例。比如我们的邻国日本,文部省每隔十年左右的
时间就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修订,他们的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我们的课程标准,最近几次颁布的时间分别是1977年、1989年、1998年、2008年。我们的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从2001年到现在,已有十年的时间了。十年里,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教育研究和历史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一些成熟的研究成果也需要反映到初中历史课程中来。历史课程标准属于历史范畴,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张:朱老师,关于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坊间有许多传言,说这次改革是推倒重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朱:这次改革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继承上次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将上次改革的既定成果巩固下来,同时解决上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际上,在初中历史新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着手调查课程标准的使用情况,请广大的教师和教研员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比较大型的会议有2003年的南京会议等。通过这些调研,我们收集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料。最近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调研工作自20075月至12月,持续了大约半年多的时间。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通过行政系统,向29个省市的42个国家级实验区发放了问卷调查,
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为此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成就与问题
张:俗话说得好,回顾是为了前行。只有认真地总结过去,才可能走向更美好的将来。在新课程标准即将颁布实施的这个时刻,我们来一起总结课改十年的成就与问题吧。王老师,作为优秀的一线教师,你对课程改革肯定有着深切的体验,能否拿出来与我们分享一下?
王:刚进入课程改革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一些新鲜的名词扑面而来,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课程资源、发展性评价、文明史观、人格教育、公民教育、建构主义、校本教研、教育叙事、教学设计等。刚开始的时候,对这些名词并不太熟悉。但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突然发现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这些概念了。
朱:概念变化的背后是观念的变化。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新历史课程的实验过程中,广大历史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逐步接受并不断深入理解,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地更新教学观念,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各地都涌现出一批堪称课改先锋的优秀历史教师。
张:朱老师的观点我感受非常深刻。这些年我有幸与全国各地的一些优秀教师有过或多或少的联系,发现他们许多人都是从课程改革中脱颖而出的。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这个意义上,课程改革的确功劳卓著。华南师范大学的黄牧航教授认为:“近十年是我国提出历史教育理论最丰富的十年,是我国提供优秀历史教学案例最丰富的十年,是我国历史教育问题争鸣最激烈的十年,是我国优秀的青年历史教师涌现最多的十年。”我深有同感。
朱:在2007年的调查中,这一点也得到了印证。调查结果显示: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已经获得广泛认同,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观点得到普遍拥护。
王:我对新课改的理念也是逐步接受、不断深入理解,积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更新教学观念,尝试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比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可见,感知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环节。学生怎样去感知、体验历史呢?通过实践,我觉得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去感知历史。我的做法有:借助历史图片、实物、模型,再现历史情境,把历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开展专题探究、实地考察等活动,创设课外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而复杂的学习资源,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选择,给学生提供表现创造性的空间。等等。
朱: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十年课改的另一个重大成果。在许多学校的课堂中,老师们和王老师一样,从以往的注重教师传授历史知识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与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如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使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成果。
张:在这十年中,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老师们的课程资源意识大大增强了,大量的社区资源、乡土资源、人力资源、网络资源都被开发出来。王老师,听说你就对北京乡土史资源很有研究。
王:我编过一本北京乡土史的教材,名为《看生活变迁品京味文化》。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拓展视野,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其实,不仅我一个人这么做,我们同组的老师都在这样做,已经蔚然成风。
序号
课程名称
网页开发课程授课教师
学段
1
看生活变迁,品京味文化
王小琼
 
初中
2
影视文化中的历史真相
魏鑫
3
北京历史上的尘封岁月
李明赞
4
科学史;细节历史;中国古代史选讲
王磊
 
高中
5
二战风云
赵利剑
6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石国鹏
7
当代国际热点问题探源
李明赞
朱:你们的做法很有价值。《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中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专门的阐述,这对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改变了以往只重视教科书、只教教科书的观念和做法,而是将课程资源和教学材料的视野大为扩展,积极开发校内校外的多种历史课程资源,搜集、整理和运用各种类型的教学材料。其中,乡土历史资源、视频图像资源、网络资源,以及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使得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信息资源得到适当的运用,从而使历史课程资源在渠道上、种类上、形式上多种多样,教学材料丰富多彩。
张:在教育评价方面,这十年来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我举一个小案例。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时间线索,深圳市红岭中学历史教师吴磊老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列出五个时段,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点表述出来。整堂课,学生兴致高涨,思维活跃,不少学生几乎是一气呵成。
朱: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发展性评价的案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各地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各种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如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作业、历史活动、历史考试以及档案袋、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方法,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笔纸考试的单一方法。吴磊老师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王:我在教学中也积极进行发展性评价的探索。比如,在初二年级,在每节课开始的5分钟,我组织学生开展课前演讲,以学过的或即将要学的世界历史范围组织演讲内容,作为讲课内容的深化或补充,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不能有科学性错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两人合作;可以制作PPT或网页,采用图片投影、播放视频等手段辅助演讲。要求学生讲演熟练,生动形象;语言得体,姿态大方、声音洪亮。同时,我和学生一起商讨设计了评分表,学生演讲得分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个分数的平均分,并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期总评成绩中。从实践来看,我的做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有利于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
张:以上我们分几个方面简单谈了谈课改以来的变化。朱老师,您能简单概括一下十年来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成就吗?
朱:长期以来,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中往往被视为小学科,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教学计划上被打了折扣,教学时间也不能得到保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编制,确保了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将其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规定了课程实施的计划、学时等,使
得历史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保证。历史课程已被视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得到了认可和重视。新课程改革的十年风雨路是不平坦的,但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越来越明确的,课改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丰硕的。这些成就与经验,是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的宝贵财富,为课改进一步的、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