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网络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笔者亲身教学经验,阐述了笔者对网络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几方面的看法及认识,并着重给出了对实验室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实验室;课程实践
我院计算机系成立于2000,目前面向高职高专的计算机教育主要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两个专业。依据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课程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位,从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的分析入手,着力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几方面狠下功夫。
1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分析
1.1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需求。同样,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了赋予学科发展更强的生命力,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社会需求来展开。
2007年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显示,在十大热门行业排名中,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设备列于前三。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政府部门、大中小型企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
政府网上办公。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0个政府部门建立了网站并逐步发展成网上办公的形式。未来政府网站对网络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少于30万人,这需要大量的网站建设、开发和管理人员。
企业业务运作。企业为了信息化生存,必须以网络为平台,开展丰富的网上业务。而全国中小企业约3000万以上,网站普及率却不足
2%。为与国际接轨,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未来几年,企业对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的需求每年增长将超过70%
1.2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主体是三校生及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上较为欠缺,他们中的大部分学习基础较差,自制力也较弱,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调查显示,很多学
生对所学专业并没有太多了解,当初选择高职各专业并不是因为自身渴望学习,而是盲从于家长的要求,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相当多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和社会需求脱节,不能学以致用,学习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很多学生把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归结为教材内容陈旧,较少分析自身原因,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而不良的学习氛围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恶性循环。
我系学生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学生由于没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大学就读,心理上存在一定失落感,对自己毕业后能从事什么工作也并不明确,导致学生没有奋斗方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IEEE每年一次的教育会议上,Lethbridge提出在教育中改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未来的趋势。但就学习动力而言,即使加强了实践环节,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为了克服学生的这种消极思想,从新生一入校开始,就应该进行就业导向的宣传,从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两方面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信息导向,使
学生从思想上首先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学起来才有更好的针对性。如果等到毕业才进行就业指导,就只是学生工作的选择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认识就业,尽早导向就业。
2优化教学内容
2.1突出技能型内容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一定要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不必过分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更应强调围绕实践环节的内容讲授[1]。对学生的调查显示,过多的理论讲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导致学生对实践内容掌握的缺失。同时,如果学生没有听懂大篇理论章节,就会增加其学习后续内容的困难,思想上也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比如,网络技术的教学应减少与实际应用技术关联不大的知识传授,增加一些常用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使用等[2]
2.2及时更新知识点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书本上的知识点相对陈旧。在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随时引入学科前沿的最新技术。比如在网络原理的教学中,一般是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讲述网络层次结构、
协议等,而目前实际广泛应用的却是TCP/IP网络协议。这样在网络理论的学习中就存在着知识陈旧的情况,即理论学习的OSI/RM七层协议和实际广泛应用的TCP/IP协议,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而采纳Andrew S· Tanenbaum建议的层次参考模型来讲授,就克服了以上问题。当前,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各自的迅速发展中进一步融合,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扩展,这都要求教师及时更新和补充原有的教学内容,以体现最新网络技术和最新应用领域,这样才能真正强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精选教材和参考书
网络课程的教材建设应始终坚持原版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原则。
目前我院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我系胡秀琴教授主编的《计算机网络》(1),该书被列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课程规划教材”,获我校院级优秀教材二等奖。本书内容涵盖了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常用网络设备、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基础、因特网的应用、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内容。本书的特点在于内容取材新颖,反映了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同时与本书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将由科学出版社近期出版。
我系教师用的参考书是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4),由谢希仁等编著。该书内容分十个章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因特网的演进等内容,与课程教材互为补充。此外,附录还给出了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随书配套的光盘中,收录了作者教学中经常遇到的150多个问题,并予以解答;还收录了在20031月前发表的全部RLC文档,供读者参考。本书的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同时力图反映出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最新进展。第4版更加突出了以TCP/IPP协议族为核心的一些实用网络协议以及一些网络新技术,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学习参考价值。
此外,我们还根据使用经验,向学有专长或在某些方面有特别兴趣爱好的学生推荐了以下参考书:
1 熊贵喜,王小虎. 计算机网络[M]. 3.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Forouzan B A. 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M].
2.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任泰明. TCP/IP 协议与网络编程[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 袁连海,董文.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 黎连业. 十兆百兆千兆万兆以太网技术及组网方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 钟小平osi参考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张金石.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应用[M].2.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以上及其他一些精选教材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相关内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随着实验教学经验的日益成熟,我们也为自编实验讲义积累了丰富经验,与课程实验相配套的实验教材也已纳入教材建设的计划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