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文化
第二章中世纪文化
第一节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化
【教学目的】了解基督教文化圈的重大文化成就,掌握十二世纪拉丁世界的文化复兴和拜占
庭文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十二世纪文化复兴,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In the Middle Ages, Christianity was at the center of the medieval civilization,
integrating Christian, Greco-Roman, and Germanic traditions. In the circle of
Christianity civilization , there came being to two culture areas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geographical, social and culture
circumstances.
Terms referring to this subject: Catholicism papacy pope the Roman Catholic
the Eastern Orthodox scholasticism chivalry ( other words you may consult will present in following text)
在中世纪时代,基督教会继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各地传播基督教,于是一个巨大的基
督教文化圈形成了,其范围囊括了现在的整个欧洲。同时,由于东西教会的彻底分裂,加之
拉丁基督教世界和拜占庭帝国所处的地理、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所以在基督教文化圈内
又逐渐形成了各具特的两个文化区——拉丁基督教文化区和东正教文化区。
1、拉丁基督教文化
拉丁基督教文化的形成中世纪西方文化是罗马天主教(Catholicism Civilization)、希腊
与罗马文化(Greco-Roman Civilization)和日耳曼文化(Germanic Civilization)相互冲突和
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范型。
西方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在所谓的“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即公元5—10世纪),
拉丁西方虽然出现了令人称道的“加洛林文化复兴(Carlovingian civilization revival)”,但其在文化上的落后状况并未有根本的改观。
在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拉丁西方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翻译运动。翻译运动有力地
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复兴。伴随着希腊和阿拉伯人的科学和哲学著作被大量译介到西方,在中
世纪盛期(the High Middle Ages),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也走向繁荣。
中世纪盛期西方文化的复兴还促进了西方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即大学教育机构的兴
起。
基督教与西方的日常文化生活在西方中世纪早期动荡不宁的社会环境中,天主教继
续在各地传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中世纪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它不仅
主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控制着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而且还左右着世俗的社会和政治生活。
中世纪西方是一个充满信仰的时代,大多数人都信奉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为了真正获
得上帝的拯救,人们虔诚地信奉上帝的教诲,遵从天主教所规定的“摩西十戒”。同时,人
们还应积极参加各种圣礼。
在中世纪西方,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也大多围绕着宗教节日而展开。在一年当中,天主教有众多的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有圣诞节、主显节、圣枝主日、复活节、圣灵降临节、耶稣升天节、圣母升天节、圣母诞生日。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礼拜圣徒的节日。
贵族骑士文化不同的社会阶层各有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由此也就产生了风格各异的文化。骑士制度所特有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塑造了一种所谓的“骑士精神(chivalry)”。其核心就是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护卫基督教、尊崇女性。所以论者认为,骑士精神——这种封建贵族的生活方式是封建的、宗教的和宫廷的三种骑士精神的总和。
市民文化中世纪西欧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其城市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自由或自治。这种自由或自治城市的出现及其繁荣则导致了西欧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市民文化的出现,尽管它并不超脱于统一的西欧基督教文化之外。
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政治单位,西欧城市发展了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
作为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经济中心,西欧城市还促进了西欧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西欧文化向世俗化方面的发展。
正如贵族骑士阶层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骑士文学一样,独特的城市生活也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市民文学。
基督教艺术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以诉诸人们感官的方式传达着基督教的理念。不论是庄严耸立的教堂,还是纷繁各异的雕塑和壁画,肃穆凝重的音乐都传达着有关上帝的信息。概括起来说,中世纪的艺术和建筑风格分为罗马式和哥特式(Gothic)两种。(具体情况,自学)
2、拜占庭—东正教文化
当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的浪潮中土崩瓦解并陷入所谓的“黑暗时代”的时候,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Byzantine Empire)则因成功地抵御住了蛮族的进攻而保持了社会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而拜占庭文化也伴随着东正教在东欧的传播而得以广布,从而形成了东正教(the Eastern Orthodox)文化区。
拜占庭文化的渊源与特征自从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道扬镳之后,两者便开始走向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由于拜占庭(Byzantium)地处原罗马帝国东部的希腊语区,加上长期以来该地区东西方各民族及
其文化的相互融合,因而其文化渊源除了希腊和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之外,东方文化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因此,与拉丁西方文化传统相比,拜占庭文化有其独特的方面。概括起来说,它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拜占庭帝国承袭了原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律系统。
monarchy其次,拜占庭帝国有着浓厚的希腊文化传统。
再次,拜占庭文化的东方化亦十分明显。
第四,拜占庭文化深深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
拜占庭文化发展的两次高峰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发展经历了两次高峰。其一是在查士丁尼时代,其二是在公元9世纪至11世纪。查士丁尼皇帝(Emperor Justinian)统治时期(527—565年),拜占庭帝国不仅经济繁荣、内政显赫,而且在学术和文化上也趋于高涨。也正是在该时期,拜占庭帝国内的各种文化因素才最终熔为一炉,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传统。在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帝国的文化成就集中体现在法典的编纂和圣索非亚大教堂(Hagia Sophia)的建立上。
公元7、8世纪是拜占庭历史上的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也是学术文化上的暗淡期。然而自公元9世纪开始,拜占庭文化又重新走向复苏,并迅速达至繁荣,从而形成了拜占庭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正是在
这个时期,拜占庭文化走向了成熟。
东正教传播及其东正教文化区的形成野蛮、落后的斯拉夫人走向文明开化显然有基督教的一份功劳。在公元9—10世纪,斯拉夫人陆续接受了基督教文明。具体说来,西斯拉夫人(即今日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人)与南斯拉夫人中的保加利亚和斯洛文尼亚人接受了罗马天主教,而东斯拉夫人与南斯拉夫人中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人则接受了东正教。【课后思考】
1、十二世纪文化复兴的特点。
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
【教学目的】了解阿拉伯文化的重大成就,掌握阿拉伯文化的世界影响。
【教学重点】阿拉伯文化的世界影响。
【教学时数】2
【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