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的办学特---立足品牌建设
1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为国家培养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地质资源勘探与国土资源开发人才
    成都理工大学在51年的程中,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力搞好本科教育,积极进行教学科研创新,建立了以地质勘探为优势与特的学科专业体系与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作风,“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为我国地质勘探事业和国土资源开发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

    1.1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作风
    成都理工大学前身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于1956年6月2日在成都东郊的荒野之地破土动工。来自重庆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和东北地质勘探学院的教师和建设者一起,不畏艰难困苦,连续奋战,短短的四个月就完成了初期的建设,并于当年10月15日开学上课,实现了当年批准、当年建设、当年招生。
    建校之初,学校物质条件较差,工作、生活环境异常艰苦,干部教师不得不挤在一起备课办公。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经过创业者的艰苦努力,首批1580名学生学习成绩的优良率达到了
77.62%。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作风,经过十年的建设,至“”前,学校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地质高等教育基地,并为国家培养了6届3072名本科生和14名研究生,初步形成了“注重政治思想工作,在艰苦条件下不断进取,尊师爱教,教书育人,勤奋学习,不怕艰苦,坚决服从国家分配,为地质事业勇于献身”的优良校风。
    “”期间,学校正常教学工作被迫中断,但许多教师并未放弃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学校依靠教师来自多所重点大学的学缘优势和专业特长,通过校队(学校与地质队)合作开办了12期培训班(七?二一大学)。1972年至1976年招收三年制大学普通班学生3055名,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如我国藏族第一位工程院院士多吉等。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完成各类项目160多项(至1975年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如携带式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荧光仪,四川省相邻地区构造体系及其矿产分布规律的研究,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系的划分和对比,蓝石棉矿物及其性能的研究,四川碳酸盐岩油气储集条件与增产措施等。结合生产劳动,教职员工自己动手美化校园,开挖了一个人工湖——今日校园之砚湖。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校获得的资金投入长期不足,条件建设方面的欠账较多。据统计,从1956年建校起至2000年,国家的投入累计仅约4.68亿元。学校依靠这些投入,建设了一所拥有1608名教职工、1.3万在校生、28 个本科专业、2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9个博士学位
授权学科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和一个联合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700亩校园面积、6000多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万平方米校舍的现代大学,为国家培养了4.5万名本专科生、1000多名硕士和近200博士,取得了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较高的产出效益。2001年成都理工大学组建以来,并未获得特别的建设经费投入,5年间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累计约5.468亿元。5年来学校共培养本专科生2.5万名,培养硕士1500多名、博士近300名,新申办了34个本科专业、2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1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新购仪器设备1.2亿元,校园占地面积净增近2000亩,新建校舍22万平方米,并在多年努力的基础上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建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仍然以较小的投入获得了较高的产出。
    办学初期,学校以地质资源勘探专业为主;1992年以前,人才培养以服务地矿行业为目标,毕业生几乎全部分配到艰苦的地矿行业工作。1992年以后,学校人才培养在逐渐向地方和其他行业拓展的同时,仍有较大部分毕业生在地矿、石油等艰苦行业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现今仍在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矿、水利水电、冶金、石油、核工业、交通、铁路等艰苦行业工作的达到3.1万人,占同期毕业生的60%以上。我国西部地质勘探队伍
中近半数的技术骨干,全国核工业地质勘探队伍中约30%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毕业于我校。地质资源勘探从业者长年在野外工作,相当一部分在高山深谷、荒漠戈壁甚至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工作,没有吃苦耐劳甚至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也出不了成果。青藏高原1∶25万空白区地质填图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规模最大、工作条件最艰苦的地质大调查工程。国家在青藏高原腹地共部署1∶25万地质填图113幅,我校师生承担完成4幅,我校毕业生作为项目负责或技术负责承担完成32幅。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此项工作的我校毕业生共约320人,占总人数的30%。我校自1994年开始在藏北高原“生命禁区”持续进行了长达13年的大规模石油地质调查,先后有280多位师生参加。他们在高寒缺氧、生活和交通条件极度艰苦的环境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提交了大量高水平的石油地质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为青藏高原石油地质调查做出了重要贡献。
(0)
回复
1楼
2008-06-11 22:20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吧友222.210.21.*
    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前仆后继,在艰苦环境中奉献心血,努力奋斗,用言传身教激励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奔赴祖国各地,战严寒斗酷暑,跋山涉水,踏遍崇山峻岭、荒漠戈壁,勇登地球“三极”(南极、北极、珠峰),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为国家的地质勘探事业做出了贡献。综合素质高,基本功扎实,吃苦耐劳,“肯干、能干”,是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普遍评价,也是社会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肯定。

    1.2 “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我校的精神源流可追溯到始建于1929年的重庆大学地质系,李四光、黄汲清、俞建章、丁道衡、乐森璕、李承三等我国许多杰出的地质学家都曾先后在该系任教,并做出了许多令后人敬仰的壮举。1936年,我校先辈常隆庆教授等骑着毛驴在人迹罕至的攀西山中发现“盐边系”铁矿,后又于1940年冒着生命危险对其进行了勘测,历时87天,行程1885公里,终于
揭开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面纱,奠定了世界“钒钛之都”——今日攀枝花市的基础,被誉为“攀钢之父”。1979年,国务院副总理方毅视察渡口市(今攀枝花市前身)时讲“攀枝花现在建成了,不要忘了发现攀枝花的有功前人常隆庆教授”。
成都it培训学校    20世纪70年代,罗蛰潭教授在戈壁荒漠中的克拉玛依进行稠油强采,首开我国稠油强化开采之先河。50年来,我校石油系师生足迹遍布我国各大油田,奠定了我校石油地质研究与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60届校友、中国登山队副政委邬宗岳为我国登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5年在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为国捐躯,被誉为“珠穆朗玛一青松”(《光明日报》,1975年7月19日)。邬宗岳烈士的塑像今天还安放在我校绿荫丛中,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学子奉献事业奋发向上。
    1988年第一次全国重点学科申报答辩,张倬元教授在做完胆囊手术后仅三天,且在发着高烧的情况下,用担架抬到机场赴京答辩,为我校“争”得了“煤田、油气地质与探勘”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989年,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关键时刻,罗蛰潭教授等星夜驱车赴南充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他们强忍着巨大的伤痛坚持工作直到申报书完成,为我校和西南石油大学争得了“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使我校成为当
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极少数一般本科院校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原地质矿产部组织高级职称破格提拔公开答辩,我校先后破格提拔教授21人,副教授50人,是破格提拔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破格提拔的黄润秋教授曾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新华社曾为此发过通稿。
    我校是我国第三所地质高等学府,起步较晚,在师资力量、建设投入、生源素质等方面总体上稍逊于早先建立的另两所学校。学校历届班子和师生正视差距、努力追赶,并在追赶中开拓进取,在竞争和创新发展中使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特。1992年,时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的张文岳同志来校视察,在听取了学校领导的工作汇报后,用“不甘人后、敢为人先”八个字对学校的奋斗历史和进取精神进行了概括。从此,这八个字成为我校师生精神风貌的写照与不断开拓进取的动力。
    1992年,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做出了更改校名、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服务面向的历史性决定,为学校实现历史性大转变大跨越拉开了序幕。1993年,学校成功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实现了学校发展的战略转变。组建成都理工大学以来,“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师生敢于竞争、勇于创新,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本科专业从2001年的33个发展到了目前的62个,其中8个专业被列入四川省重点建
设的品牌、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由25个增加到了5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由9个增加到了20个。2001年以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科技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6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8项,名列四川省前茅。2005年,我校独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学校的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2007年初,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立项建设。
回复 收起回复
2楼
2008-06-11 22:20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吧友222.210.21.*

    1.3 “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
    成都理工大学51年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懈追求、努力奋斗、不断前进的历史。2002年,在深入总结我校治学传统的基础上,学校师生凝练出“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穷究于理”指追求科学真理、人文道理,“成就于工”指注重实践、追求卓越。这一治学理念贯穿于我校历史中,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每一个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史都可作为其诠释。
在地质工程领域,51年来以张倬元、黄润秋等为代表的师生足迹遍及长江、黄河上游各大水电工程建设工地,三峡、丹巴、宣汉等滑坡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现场,以及九黄机场等重大交通建设工地,在探索中创造知识,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取得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三丰收,建立了以“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定量评价”为核心的工程地质学术思想体系和分析方法、以“系统工程地质分析”为主体的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体系, 建设了《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培养了5000多名地质工程人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学科和第一个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石油地质领域,以罗蛰潭、彭大钧教授等为代表的石油系师生50年来足迹遍及我国大庆
、胜利、塔河等各大油气田,在解决油气田地质勘探开发问题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培养了近4000名本科生和近500名博硕士研究生,使我校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油气地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上世纪60年代,为解决大庆油田的稳产高产问题,我校石油系师生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注水开发的思路,在提高油田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采收率;70年代初,针对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开发难度大、采收率低的问题,研究提出了火烧油层以提高地层温度降低稠油粘度强化开采的思路,开创了我国稠油火驱强化开采之路;70年代末开始探索从微观研究油层的物理性质,开创了油层物理研究方向;70年代末开始油藏异常高压研究,提出了用异常高压预测油气分布的研究思路。1989年,我校以石油系为主,联合物探系和沉积地质研究所申请建立了“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随后又与西南石油学院联合申请建立了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沉积地质领域,沉积地质教学科研团队在刘宝珺院士和曾允孚教授等带领下,经过几代人持续不懈的努力,使我校成为我国重要的沉积地质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我校从建校之初即开始沉积岩岩石学的教学与研究,1960年编辑出版第一部《沉积岩石学》教材。51年来,我校沉积地质教学科研团队在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岩相古地理等方面获得了丰硕的
研究成果,先后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学科带头人刘宝珺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在第三十届地质大会获斯潘迪亚罗夫奖。何信禄教授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地球物理领域,地球物理系师生在贺振华、朱介寿等教授的带领下,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建立了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使我校成为我国重要的勘探地球物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我校地球物理系在国内较早开展叠前地震偏移成像研究、油储地球物理研究和缝洞储层地震预测方法技术研究,较早开办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专业;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近50年来,我校地球物理学科各专业培养本科生50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如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前副主席、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系客座教授王之敬,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王小牧等一批杰出人才。我校IT类学科专业的第一代教师绝大部分也毕业自该学科专业。
    我校放射性地质与勘探学科的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创建于原北京地质学院的“三系”。该系是我国为发展核武器而专门组建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核原料勘查技术人员。同志曾为“三系”第一任系主任任湘教授亲笔题写“开发矿业”。1965年“三系”整建制由北京地质学院迁
来我校。40多年来,“三系”(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前身之主体)师生在金景福、贾文懿等教授的带领下,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二次创业,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建立了地学核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使我校成为国家重要的地学核技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我国核工业地质勘查系统约30%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毕业自该系的相关学科专业。2006年,我校被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授予“为中国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有突出贡献的高等学校”。 
回复 收起回复
3楼
2008-06-11 22:20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吧友222.210.21.*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作风,“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形成于我校半个多世纪的程中,为广大师生代代承传,已经成为我校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本准则和校园文化的精髓。


    2 立足西部、依托行业,发挥科学研究和重点学科优势,促进特专业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

    2.1 以科学研究的发展带动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1)五十余载程,半个世纪科研追求
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在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同时,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早在建校初期的1959年,就有71%的教师、95%的高年级学生参加科研。1960年2月21日,学院党委第一书记赵铎同志在全院首次科学讨论会上高瞻远瞩地指出:科学研究不只是高等学校
培养师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而且是一项重要任务。
    十年动乱期间,学校排除干扰,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科研工作。仅1972~1975年间就开展科研项目199项,携带式X射线荧光仪的研制、四川碳酸盐岩油气储集条件与增产措施的研究、云南砂岩型铜矿的成矿条件和矿方向的研究、四川省相邻地区构造体系及其矿产分布规律的研究、四川红层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系的划分和对比、矿物分离方法的研究、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在岩矿鉴定中的应用及蓝石棉矿物及其性能的研究等,是此期间学校科研成果的典型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学校抓住发展机遇,成立了科研处,试行科研项目合同制和优秀成果奖励制度,制定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日常管理,组建了多个单一或跨学科的研究机构。1976~1986年的10年间,学校完成科研项目221项,其中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140余项,有94项成果获部省级奖励。在石油地质、工程地质、沉积岩与沉积矿产、放射性矿产地质、石油物探、核物探、地壳深部探测等学科领域,开始形成我校的特和优势。
    “七五”期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积极争取国家和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承担各层次项目302项,
其中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6项、部攻关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获得科研经费1100万元,提交科研成果217项,其中获部省级以上奖励166项次。我校科研成果为西部地区的铜、铅、锌、金、银、锡、钨、铀等金属矿产和萤石、磷灰石等非金属矿产的矿靶区预测,为玉门、南阳、胜利、长庆、四川和大庆等油气田的普查勘探和开发,为黄河龙羊峡水电站、大渡河铜街子水电站、雅砻江二滩水电站和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我校相关专业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的地位开始确立。
    “八五”期间,学校提出了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科研及科技服务策略,采取了集中优势、面向西部、搞好四个结合(同建立相对稳定的科研基地相结合,同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同当前国家重大的科技攻关任务相结合,同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共计承担科研项目372项,完成235项,包括国家科技攻关和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部攻关、重大基础研究等。累计获得科研经费5182万元,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奖层次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学校主持的“四川大山铺中侏罗世恐龙动物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3,当年一等奖空缺),学校参加的“高坝坝基岩体稳定性评价及可利用岩体质量评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1,排名第三)。
    “九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再创新高。其间,新上项目625项,到校科技经费近1亿元。在“863计划”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杰出人才基金项目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学校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0项。为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和学生参加科学研究以及非地学学科的科研,学校还专门设立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回复 收起回复
4楼
2008-06-11 22:20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吧友222.210.21.*
    “十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又有新的成就。科技活动总经费达4亿元,新上科技项目1347
项,高层次项目大量增多。我校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黄润秋教授等完成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实现了我校独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历史性突破。科技论文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我校E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进入前50名,CSTPCD收录论文数排名进入前88名。科技成果转化显著加强,科技成果申请专利,受理38项,授权20项。以科技成果为依托,在全国地质勘查注册登记中,学校在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及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等7个领域取得甲级资质。科技工作推动了人才队伍建设,“十五”期间,学校有3人进入教育部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计划资助,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通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科学研究在固体矿产资源勘查、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工程地质、沉积地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技术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特,确立了在国内高校相应学科专业中的优势地位。
    (2)科研催生重点学科,优势育成重点实验室
    正因为长期重视科研工作,长期致力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校才能在不太长的史中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专
业。因此,我国学位制度一恢复,我校就在1981年作为全国第一批高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被批准8个硕士点,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被批准4个博士点,1988年以普通院校身份获得“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991年获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9年建立起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西南石油大学共建)和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九五”以来,学校更加重视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本科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优化科学研究的方向,保障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完成建设并面向国内外开放,一大批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相继建立: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分布式网络异构机并行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学地质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等。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成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使我校的科研实力大大增强,并为提高教学质量搭建起新的平台。
    与此同时,建设成地质工程 、矿产普查与勘探 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环境工程,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岩土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构造地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11个部省级重点学科。

    2.2 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促进特专业的形成
    (1)推动传统专业改造,打造特专业品牌
    学校依托科研优势,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基础,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和相互渗透,拓宽了传统专业领域,形成了一批特和优势明显的本科专业。如我校以山区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岩土工程为特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在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工程测量技术等多学科的支撑下建设起来的;又如省级特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则是在数学地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体现了数学、地质与计算机的有机结合。
    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学科,支撑了专业建设,建设了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地质学、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8个四川省品牌、特专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