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对于高职高专计算机人才培养来说,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训基地建设是重点也是目前的难点问题。本文以师范类高职高专院校为例,阐述了如何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基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师范院校
1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计算机类专业共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共10个(下文统称为计算机专业),涵盖了硬件、软件和网络等应用领域。国内知名IT人才网站报道,我国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百万,其中高、中、低层次比例约为1:4:7。但是,目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学生数量已占到全国理工科大学生总数的1/3,而近年来国家重点扶持的中职教育也把计算机相关专业定为重点发展专业,致使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有着美好前景的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用人单位的抽样调查发现,仅有46%的用人单位对专科层次计算机专业新员工提供1个月以内的培训,多数用人单位只愿意招聘有经验、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员工。从就业导向的
层面看,高职高专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实训教育,对于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便首当其冲。
2计算机专业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训练设备设施,学习环境和专兼职教师。其中专兼职教师包括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实习的本校教师、校外实训实习单位具备相当业务素质的技术人员或培训人员,目前高职高专大面积推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已初显成效。尽管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起步门槛高、合作难度大,但假以时日也基本能满足实训基地的教师需求。设备设施和实训环境的建设却出现了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利用率低、淘汰过快、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等误区。充分理解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较高成本、多次投入、更新换代快、维护维修费用高等特点,合理地规划、建设和管理成了本专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3全面分析,合理规划
掌握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根据地域性特征和现有办学特,综合考虑
学院的发展规划与发展前景,结合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编制完备可行且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制订详细的课程设置目录。从全校和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全面调查师生的实训需求,计算投入与产出比例,权衡升级、更新、扩建和新建多个层次,把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做,这是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4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4.1充分整合原则
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都有一定的方向:如师范类,冶金类,工程类,信息类等等,但多数院校均开设计算机专业。建设计算机实训基地时,要考虑三个层面的整合:与全校需要使用计算机实训室的其它专业进行整合,如所有专业都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室,可以把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导论实训室与之整合;本专业内同类整合,如程序设计与网页开发整合,图像处理与动画制作整合;本实训室的功能整合,由于开课时间的不同或课程学期的断层,一些实训室可以进行多种项目的实训,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故障诊断与维修一般不在同一学期开设,这时可以使用同一实训基地,又如C语言,数据结构,VB,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可以使用同一个实训基地。
4.2控制成本,提高利用率原则
经费一直是困扰高职高专教育的一大难题,国家教育投入不足、投入分布不均衡,收费政策不一致,银行信贷融资难等问题致使我们在建设计算机实训基地时必须控制成本。尽管电脑设备的价格已经不断下降,但组建一个60座的基础实训室首次投入仍然高达40多万,如果按每天使用8小时,每学年200天计算(除去周末),该机房不计运行维护与管理费用前提下,4年的使用成本超过1元/时/机,其它实训设备(如网络设备)的利用率更低,成本则更高。在规划建设计算机实训基地时,尽可能地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是必要原则。
4.3内外结合原则
重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实训,必须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用实训来验证理论并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此外还有三个层面的内外结合: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的结合:计算机专业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很多只需要电脑即可进行的实训项目(如图像处理),完全可以在课内进行演示,学生课后在自己的电脑进行实训;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校企合作,与用人单位合作,与实习单位合作等实训机制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广,我们甚至可以把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外;教考结合:国内国际的各类计算机相关认证考试、水平考试有数十种,
很多认证机构均在大学设立了培训中心,提供较完备的实训场所,及时把握机会,开展合作即能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又能让学生接受更多、更权威的培训。
4.4适时更新原则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更新迅速,但教材的滞后、设备的陈旧在多数院校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以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为主的本科院校影响并不明显,在以技能训练和操作实践为主要高职高专,设备的先进性、更新的及时性将直接导致学生能否直接接触最新的技术、快速与社会接轨,适应工作岗位。硬件设备应紧跟摩尔定律所描述的速度,更新周期有得长于18个月,当然,一般只需要更新少数关键实训设备,如当新一代架构推出后计算机组装实训室应及时添置几套,网络技术实训室应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增加)设备。
5建设方案
综合考虑上述原则,结合实际建设经验,以师范类高职高专为例,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应如下考虑。
5.1需求分析
三年制大专,在校生人数约4000,其中文科类2500,理科类1500人,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300人,分三个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应用)、计算机管理维护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各100人。三年内,计划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扩招致400人,专业方向不变。规划时充分考虑开课顺序和排课的时间交错,与非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制作和现代教育技术,理科专业的一些计算机相关课程(如会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进行充分整合。
5.2实训基地规划
主要实训基地和开设课程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部分实训室需要供非计算机专业使用,所以数量要求较多,利用率高,多数实训室只需一个就能满足需要。而合作或校外实训基地有其独特的优势,越多效果越好,此方案新建总投资约260万。
5.3建设与管理维护
每个实训室的建设都是一个项目工程,按总体规格,结合现有设备情况确定建设目标,详细列出设备性能参数、规格和数量,进行项目建设式招标采购而不是采购设备,不同功能的实训室,电脑配置不尽相同,所以成本也会有较大差距。如果条件允许,基础实训室可以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建设,建成后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增加课外实训机会的同时,利于收回成本。成立“实训管理中心”,配备一定数量管理员(尽可能是实训指导老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提出更新方案,配合任课教师完成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组织实训室课外开放,推行“三位一体”、课外实训等新兴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
6效果分析与总结
上述建设方案中,基础其实训室的利用率最高,占90%(按每周40节课计),加上课外时间每天开放8小时,其成本已降低到0.4元/时/机左右,而利用率最低的是电路实训室,平均每学期只有两个班级使用,但它基本不需要后续投入。维护维修实训室因为可以使用其它实训室淘汰下来的设备(如主板,显示器等)供学生进行维修练习,只需购置少数几套新设备供学生认识和分组练习使用,所有成本最低,共260万的首次投入对一个拥有4000学生的院校来
说,投入与产出比是非常高的。当然,首次投入建成后,还需要不断投入以更新换代、维护维修,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或招生计划的变更,方案也可能需要作出调整。
总之,计算机专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的有效的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组织实践教学的前提,对于经费相对紧张、技术相对薄弱的高职高专院校,不但要加大融资力度以改善办学条件,更要从规划、发展和管理的角度,切实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多渠道着手,全方位着力,探索实践教学体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强化学生操作技能,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个人发展潜力,打造学院特品牌,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 考 文 献
[1] 张金刚. 专科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选课教学初探[J]. 电脑知识与技术[J],2007,(12).
[2] 王海燕.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J]. 赤峰学院学报,2008,(6).
[3] 余英. 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及其转型[J]. 高教探索,2006,(4).
[4] 丁宇辰,屠立忠等.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12).
[5] 张金刚. 专科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选课教学初探[J]. 电脑知识与技术[J],2007,(12).
[6] 王海燕.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J]. 赤峰学院学报,2008,(6).
[7] 余英. 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及其转型[J]. 高教探索,2006,(4).
[8] 丁宇辰,屠立忠等.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12).理科不好的女生学计算机行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