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作者简介:公瑜(1989— ),女,汉族,山东泰安人。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校级思政一般课题“非物质文化传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以杭科院艺术设计学院
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KYSZYB-2019-6)。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非遗文化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来,凝聚了华夏民族的智慧、气质、价值观、审美、文化等,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党的十七大提出过“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场地,对大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着十分必要的作用。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又有着特殊的体优势,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能力强,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体,如果当代大学生都能认同和重视非遗文化,必将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坚定文化自信,唤醒民族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把文化自信、文化繁荣兴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十分必要的意义。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可以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无形中培养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认同民族文化的过程当中,又能承担起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重任,使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可谓双赢。
(二)繁荣社团文化,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
以“非遗文化”为载体,成立“非遗”文化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而且有利于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对高校社团文化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艺术设计学院近年成立了“非遗文化教学基地”,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开展了多项传统手工技能类的非遗文化教育。杭州市剪纸协会多位非遗传承人被我院
聘为客座教授,专职教师拜师学艺,形成了一支师资稳定的非遗传承教学团队。学院成立了“行致剪纸
研习社”作为非遗传承教学载体,按计划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另外,艺术设计学院还有“非遗.木匠人工作室”、“纸伞制作工作室”“蛋雕社”等,都是由专职教师授课,并请校外非遗传承人做参与指导。学生们传承非遗技艺,在创新作品及实践项目中都获得了较好成绩。
(三)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实践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如何积极探索更多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每一个思政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将非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除了非遗文化社团的开展之外,艺术设计学院以学生的“社会实践”为抓手,将非遗文化为载体,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搭建校外实践平台,我们成立了“非遗之光”暑期实践团队。实践团队围绕“传承非遗文化,点亮艺术之光”为主题,通过非遗润童心、对话非遗传承人、非遗快闪、民宿改造等主题活动,开展了有意义的暑期实践,不仅仅停留在宣传非遗文化的层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感受先辈们的精神世界、生活方式、工匠精神,还能汲取到非遗文化里的宝贵精髓。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提高了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做到了知行合一。
(四)培养学生专注执着、爱岗敬业的态度
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好像很难使人静下心来、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尤其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追求速度与新鲜感,对某一件事情的热爱很难持久,缺乏一钟专注执着的做事态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手工艺技能类的非遗文化,都是手工艺人专注执着、精工细酌、精益求精的结果。比如一把传统油纸伞的制作,要经过百十道繁琐工序,全部依赖手工完成,而且一个月的产量也非常低,民间有句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但是慢工出细活,每一件被制作出来的油纸伞都是那样经久耐用。传统手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专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台湾美学大师蒋勋曾说过所谓美感就是在喧嚣中慢下来,只有慢下来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美感,才能把自己心理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文化自信、文化繁荣兴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永不褪的价值,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应把非遗文化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阐述了非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并试图分析将非遗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关键词: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政治教育
非物质文化传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
——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
公 瑜  李腾飞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2)
81
的急躁感、焦虑感,都能转换成比较缓慢的节奏,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生活、工作都如此,将来走到工作岗位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颗静下来的心,具备非遗文化人的这种专注执着、爱岗敬业的态度。
(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非遗文化充满了民间智慧和创造力,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尤其是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等,均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和传统元素,是现代设计、创意的基础和灵感泉源。对高校艺术类学生来说,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艺术教育资源,学习丰富的非遗文化,对其专业学习大有益处,可以拓宽他们的艺术创作思路,研究利用这些非遗元素,可以设计出具有民族特的作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例如艺术设计学院的剪纸社团,学生学习传统剪纸不仅要了解不同的传统图案与纹样,还要了解美术史上不同时期的传统艺术特点。通过学习,学生便可以将剪纸中所接触到的传统民族元素融
html网页设计文化传承
入到自己的现代设计中,还有年画中的传统元素,也可以引入自身的创作中,带有中国元素、传统味道的设计作品,不仅可以令自己的设计耳目一新有创意,还能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因此艺术类学生,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主动肩负起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使命与责任,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非遗文化氛围
当今高校都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因为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内涵与档次。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相反,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消极堕落、不思进取。非遗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可以作为加强高校文化内涵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
高校应该重视非遗文化资源,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承担起非遗文化的教学工作,鼓励开设非遗社团、选修课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非遗文化,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充分挖掘出非遗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爱岗敬业、专注执着、诚信友善等思想,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塑造完美的人格。
(二)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提升非遗的认知度
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真正的实践中,才能切实体验到其中的魅力,做到“知行合一”。将校内外的实践活动融入非遗文化的元素,可以提高学的活动的参与度与积极主动性。通过挖掘当地的非遗项目,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实行校内校外联和机制,聘请校外非遗专家进校园给学生“非遗社团”做专业性指导。一件非遗作品的完成都需要精雕细琢、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在非遗文化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等。艺术设计学院近年成立的“非遗教学基地”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成绩。除了校园的内部的实践活动外,学生还可以走出校园,开展校外非遗实践活动。艺术设计学院今年的暑期实践以“传承非遗文化,点亮艺术之光”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访问非遗传承人、非遗文化宣传进小学等,真正为学生深入考察与实践提供了平台。学生们都表示收获很大,不仅在实践中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增进了民族自豪
感,建立了民族文化自信。
“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非遗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各种思想精华,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应该积极探索实践途径,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依托学生社团,增强文化育人的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组建成立各种“非遗”社团,通过社团活动的参与和亲身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艺术设计学院有多个“非遗”社团,都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分别是“行致剪纸研习社”、“非遗.木匠人工作室”、“纸伞制作工作室”“蛋雕社”等,这些社团都是由校内专职教师授课,并请校外非遗专家做指导,学生在创新作品及实践项目中都获得了较好成绩。“非遗”社团的存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喜欢非遗文化,深刻理解各种非遗技艺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学习发扬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传统的手工技艺。学校应该充分依托学生社团,增强文化育人的作用。
(四)纳入教学体系,实现“课程思政”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老师与思政工作者的职责,所有的课程都要遵循“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校“以德树人”的培养目标。高校应该挖掘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积极探索实践路径。
艺术设计学院不仅针对本学院成立“非遗文化教学基地”,建立各项“非遗”课堂,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内
容,还开设了全校的非遗选修课,如“美哉图案”剪纸公选课,“油纸伞制作”公选课,“装饰木工”公选课,非遗文化的辐射面更广,从而让更多的人建立起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与责任感,同时也将非遗文化中的文化资源、道德资源、优良传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推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应该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资源,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童燕.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经贸实践,2017(10):282.
[2]王春红.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非遗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2):25-28+5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