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
摘要】古诗词语言含蓄精炼,意境悠远深邃,是中国传统文化星河中的一颗璀璨星辰。古诗词学习是对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熏陶,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当下古诗词教学中存在重诗词理解而轻文化体验倾向,针对目标设计中架空传统文化传承、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传统文化传承、在评价中无视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提出目标设置中明晰传统文化元素、教学过程中强化文化渗透、综合评价中升华传统文化价值等策略,体现古诗词传承文化价值和启蒙人生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古诗词教学    文化传承 
随着东西方文化碰撞加剧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人的价值观不断呈现多元化趋势。“崇洋”思潮不断冲击着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大脑,他们热衷起洋名、过洋节、吃洋餐, 而对传统文化认同感日益淡薄,谦卑有礼、勤劳节俭等传统价值观在他们的意识中日渐淡化。小学阶段正值价值观萌芽前期,抓住这个关键期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给孩子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2022年版小学课标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教育。古诗词是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感,闪耀着往哲先贤的智慧,是学生学习、理解、认同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古诗词教学要自觉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的重担。
一、尊重古诗词文化地位,在目标中明晰传统文化元素
综观当下的古诗词教学,功利化的应试倾向明显:重知识技能而轻情感体验,将字词掌握、通篇背诵默写及释义视作教学重难点乃至教学的全部。反映在教学目标上,就是照搬照抄目标,传承传统文化目标沦为摆设;文化传承目标表述宽泛空洞,缺少相应的教学落实环节,导致古诗词“以文化人”目标无法达成。以《长相思》教学目标为例:
教学目标一:
1.学习“榆、畔、帐”三个生字,会背诵全词。
2.借助注释体会“更、那畔、聒碎、乡心”等词的含义。
3.抓重点词句感知全词大意。
4.有感情诵读全词,展开想像,体会作者思乡情感。
教学目标二: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体会词的韵律感。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写法,体会“更”在古诗词中的特殊韵味。
3.通过查背景、看注释、抓重点词句等方法,感知全词大意。
4.紧扣“故园”,通过想象、质疑、诵读,体会诗人身处征途却心系故土的矛盾与无奈。
5.在移情想象中构建“故园”意象,体会其中的文化意蕴。
通过比较发现,目标一更注重生字习得与重点词句理解等知识技能目标,目标二则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传统文化”三个维度提出了三大文化传承目标及相应的达成手段,将“乡心”直指中国人身上特有的民族心理体验——故土难忘。基于古诗词的文化地位,教师要有将古诗词教学置身传统文化视野下的自觉意识,依据单元教学主题、诗词艺术特、所包含的文化情感等方面,明晰地表达文化传承目标并加以落实。
二、挖掘古诗词文化元素,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因子
(一)勾连背景,再现悠远历史场景
古诗词既是诗人情感表达的载体,也是回望历史的文字画卷。因创作年代久远,与当下学生的认知会产生一定的时空距离,适时介入精要的写作背景,链接历史事件、诗人境遇等信息,有助于精准理解古诗词含义,整体把握古诗词精神内涵,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文化价值。
1.课前铺陈,奠定文化基调
课前呈现写作背景是古诗词教学常用手法。因为有的古诗词包含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文典故,学生容易产生理解障碍。教学一开始,教师及时给学生提供背景资料,融通古今,将古诗词学习置身于历史和文化场景之中。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
教学伊始,教师铺陈背景:公元755年12月,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八年混战直接导致几千万人的死亡,百姓民不聊生,盛世大唐由此走向衰败。公元763年春,“安史之乱”宣告结束。著名爱国诗人杜甫听闻这个消息后,激动得涕泪横流,挥笔写下感人至深的《闻官军收河
html网页设计文化传承南河北》这首诗,成为了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经典巨作。
娓娓道来的饱含深情而又切中教材的背景,展现了一段宏伟而又沉重的历史画卷,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情感距离,让学生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起了“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效。
2.课中导入,引发文化对话
有的古诗词文字浅显,学生已经熟读成诵。过早介绍写作背景会先入为主,抑制学生思维,不如顺势而为,依据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古诗的文本理解入手,择时引入背景。
柳宗元的《江雪》用白描的技法,概括化描绘了天寒地冻中老人寒江独钓的凄冷情景。教学中,教师并未在课前介绍作者创作《江雪》的时代背景和人生境遇,而是在学生初解诗意之后,抛出了一个看似随意的问题:“关于《江雪》这首诗中的老翁,文化界的专家们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这个钓鱼翁就是柳宗元本人,有人认为这是柳宗元看到的一个钓鱼翁而已。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帮一帮那些专家?”与此同时,教师介绍了柳宗元因参加了永贞革新运动,主张推行新政,遭到当权者的反对和迫害,被贬为永州司马,过着被管制、软禁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写于柳宗元在永州十年流放期间。
适时的写作背景引入起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作用。一怔之后,学生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学生的思维碰撞代替了老师的单向传授。老师提问的本意不在于寻求答案,学生观点的对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已经历了一次与诗人的千古对话,深深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心境与抗争精神以及隐含于文字背后的“家国情怀”。
3.结课融入,深化文化内涵
古诗词言简义丰,学生的理解往往浮于文字表面,却无法感悟到寥寥数语后面蕴含的深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这个时候,教师就有必要在学生浅显的认识上切入写作背景加以推波助澜,帮助学生构建起全面而立体的认识。
李白的《赠汪伦》语言朴素、情感直白。经解字词、释诗意、诵诗句、悟诗情环节后,学生也初步体会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但教师意犹未尽。
师:李白当时已经名满天下,是个妥妥的“网红”,所交朋友皆是达官名人。据老师所知,汪伦当时是个无名之辈,充其量算是李白的一个“粉丝”。 汪伦为了见李白一面,把他“骗”了过来。李白非但没有生气,临别之时还作诗题赠,大家想不想知道?”
出示: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汪伦之约”原文
老师娓娓道来的一个乡间士子和一个大唐名士的逸闻趣事,学生听得分外入神。除了所熟知的诗才横溢的李白之外,学生又认识了一个豁达豪爽、真性情的李白,人物形象理解更为立体。与此同时也渗透了中国人重视“同门为朋,同志为友”,重视志同道合的传统交友文化。比起课前呈现背景,课后出现起了深化主题的“点石成金”之效。
(二)用足插图,认识传统文化意象
当下不少的中国孩子喜欢日韩动漫,而对中国书画不感兴趣。目前选入教材的古诗词,大多根据内容精心设计了水彩和水墨插图,诗画合一,相映成趣,蕴含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和设计依据。通过让学生在插图中寻文化元素,重启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和热爱尤为重要。
(1)探器识物,触摸古人生活场景
古诗词创作于古代农耕社会,远古的社会场景和日常器物经常会出现呈现于古诗词插图中。如《过故人庄》的桑麻菊花,《渔歌子》中的箬笠蓑衣,《游山西村》中的农家腊酒,
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独有的,而学生对此景物却难免陌生。在未解诗意之前,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先会被插图所吸引。这时候,可顺势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探寻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王安石的《元日》反映的是北宋民俗和节庆文化,出现了“爆竹、屠苏、桃符”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元日》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以下教学环节:
◆观察插图,发现新年元素
师:仔细观察插图,发现了什么好玩的场景?(放鞭炮)
师:除了放鞭炮,插图中还有什么东西是你认识或了解的?(对联或桃符等)
师:看到这些,你觉得这首诗歌描写的是我国的那个节日?(春节)
◆链接古今,再现过年场景
师:古诗里把春节称作什么?(元日。理解“元”:第一,并延伸至“元月、元年”)
师:我们现在都有哪些过年特有的习俗?
◆再观插图,探究文化意象
师:插图中那些过年习俗跟现在是一样的?结合注释理解“屠苏”、“新桃”、“旧符”。
这样由图入文,学生直观感受了北宋年间的过年习俗,并懂得了桃符演变而来的春联文化,感受到了中国人对于春节的特殊情节。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