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性质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历来争论很多,本节不纠缠于历史上的争论,而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来阐释这一语文课程的根本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语文是个人学习和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基本工具;第二,语文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第三,语文是人类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工具.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使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语文的“人文性”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语文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精神内核;第二,语文是人们思维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它显现着人们的思维和思想的基本形式;第三,语文是人们丰富情感的重要载体,它包含着人们在外界事物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心
理反应.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其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改过去过分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一面,忽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面,强调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目的在于突显这两方面的功能.
过去,语文教学曾因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弱化了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忽略了形象感染,轻视了情感熏陶,使本应具有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学缺失了应有的文化魅力,语文教学陷入了“纯工具论”的泥潭。现在,“人文性”作为一个新名词出现在语文教师的视野中,引起了语文界的高度关注。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又开始淡化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从过去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让学生谈一谈“读了课文之后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是什么”、“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你觉得课文中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整个课堂就围绕着此类问题让学生畅谈感悟,就像一场抒发感受的讨论会。于是在阅读教学中,越
来越难看到对经典的语言片断的赏析和品味,对于文章用词的准确,语言的精妙,描写的生动,结构的完美,表达的有序,情感的抒发方式等这些真正属于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训练,开始在课堂上隐匿了,消失了。也许是对过去那种机械重复枯燥的“工具性”语言文字训练心有余悸,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出现“训练”二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工具性的“训练"这一重要而必要的语言学习的途径被排除在语文教学之外。课文的人文性需要感悟,而工具性的实现却依赖于训练。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不训练仅靠熏陶是无法达到的.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训练从本质上说,是人类为改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和实践。”由此可见,训练作为“一种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活动和实践”本身并没有错,只不过曾经被歪曲误用了.语文的工具性训练应包含着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一切实践活动,其终极目的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提高语言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训练所指的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亲手去做,亲身去体验,读一读,写一写,用一用,练一练。通过对典型语言的赏析、品味和模仿,实现语言的内化和吸收、理解,达到外化的表达和运用的目的。
要准确把握语文的课程性质,关键在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怎样才能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呢?以《卢沟桥的狮子》第二段“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教学片断为例,请看以下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
第一种,让学生读课文,搞清楚这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出总起句“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思考围绕着总起句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的狮子有意思,是怎样写的,都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出这些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一段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第二种,让学生充分读问,谈一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在学生普遍感到卢沟桥的狮子有意思之后,让学生一各自认为写得最有意思的语句,好好品读。之后让学生展示读,把自己领悟到的情感读出来,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生动之处。教师接着引导:“既然你们都感觉到卢沟桥的狮子有意思,你们想不想知道文章是怎么样将狮子写得这么有意思的?请同学们再次读文,将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出来,说说它好在哪里。”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典型句式,如“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对着远方长吼;有的……好像……;有的……好像……"再让学生仿写一段话。
对比这两种教学思路不难看出,第一种将全段分解后进行理性的分析,从段的结构、修辞方
法、写法上进行训练,没有学生的自主感悟与发现,也没有体现探究的过程,对于人文性的体现也很生硬。第二种思路将学生的自主感悟和语言训练有机融合在一起,感悟得生动而有个性,训练得扎实而有趣味,无论是知识还是方法都是学生自己习得和发现的,是活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两种教学思路的对比,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启发:语文教学就是要极力追求一种境界,既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又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只有将训练和感悟有机地融合,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证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性质的确立,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
案例:
从人教版实验教材识字教学编排方法看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利用古诗识字
古诗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将识字教学与故事的吟诵结合起来,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特之一。在一、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共安排了《一去二三里》、《画》、《静夜思》、《春晓》、《林居》、《所见》、《小池》、《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等11首文字简单、内容浅显的古诗,学生在吟诵古诗中识字,在人文化的教学氛围中,掌握语言工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利用对对子识字
对对子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人教版在新编教材中充分利用这一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如一年级下册将一些生字以对子的形式出现:“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是对非,长对短,虚心对骄傲,热情对冷淡。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家嫌。”“美对丑,爱对恨。真诚对虚假,冷漠对热忱,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贫对富,冷对暖。
文化属性是什么意思饥寒对温饱,索取对奉献,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在一一对应的对子吟诵中,学生既掌握了生字,又学到了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很好地做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利用“三字经”识字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蒙学识字教材,它所以流传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编排形式,三字一句,大体押韵,读来上口,儿童在朗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记住了字形,同时,在内容上还有很强的教育训诫意义。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部分采用了“三字经”的识字编排形式。形式上是三个字一句话,每句话大体押韵,内容也有很强的人文性.如一年级下册采用如下形式:“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要承担,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如二年级上册采用如下形式:“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这种识字编排方式,一改单纯识字枯燥的弊端,非常自然地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读书中学习生字,同时受到了很好的人文化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