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文化——法则(外部认知篇)
30多岁的我们逐渐走向成熟,所谓成熟就是能够保持稳定持续地获取资源的能力,因此需要保持稳定持续地能力输出,用于抵抗生存的风险,抗风险的这一特性代表了成熟。
能够持续地输出能力、获取资源,我们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世界有清晰的认识,对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有更为透彻的理解,才能足以支撑我们在社会上的生存,大多数人将这统称为“认知”。
只有认知达到,才能对身处的环境中突发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而非手足无措,焦虑、坐以待毙、错失良机。自身所关联的环境需要认识的主要部分,经过提炼可表述为“法则”。
如下,我这里将浅浅地提炼出人类文明形成规律的基本认知框架,除部分个体存在“变异”探索的游离状态,对于整体而言可作为基本框架去理解。
可眼见的狭义世界法则包含两大类:
1,自然法则
2,社会法则
(一)自然法则
基于微观层面,无论是无意识的分子运动,细胞、病毒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还是有意识的哺乳动物拥有的决断能力,都是形成法则的根本(当然形成法则最底层的驱动力是化学反应)。所谓自然法则,既包括不同特性的物质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预测(规律),也包括不同特性的生物生存产生交集的冲突与共生结果预测(规律),此为自然法则的底层逻辑。
注:这里需要注明的是,规律为果,非因,物质的特性如何定义如何编码,是否神造? 没有办法证实
(二)社会法则
社会法则是智慧生命的生存之道,基于自然法则形成的规律,也可以说是自然法则决定了社会法则。基于自然法则形成智慧生命体后,生命体的内在求存编码的核心逻辑是——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价值,且仅为己用来达到求存的目的,大多数时候已经超越了生存所需,但
是却形成了所有行为准则的指导思想,此为社会法则的底层逻辑。
求存为目的,自私为求存的特性,不自私就没有办法达成求存目的,例如想品尝美食就得必须张开嘴,是一种完全的机械性的结构。
文化属性是什么意思智慧可防止将求存的机械性带入求存之外的行为准则,将其分开的关键要素,否则我们只是一个灵长类动物而已。
下列11项法则是具有相当的共性的特性和异常,针对不同文明都有着不同的解决之道,例如中国的酒桌文化、世界各国的礼仪、不同圈层的暗语、语言举止,等这里就不展开叙述,可以先关注我以后再出文章更新。
1、丛林法则
丛林法则体现了求存与自私的机械性不带有感情。丛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属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另一个是它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受大自然的客观影响,不受人性、社会性的因素影响。自然界中的资源有限,只有强者才能获得最多充分保障其自身的求存。
2、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在人类求存与自私的机械性结构表现的行为上一样存在,资源的扩张累加且没有上限没有断点。强者俞强弱者越弱,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只要每一点的成功,就会积累成新的优势,新的优势叠加在一起增多机会,被实现的机会又成为新的优势与旧的优势叠加在一起,这就是造就了贫富差距的其中一个原因。具体解释请看21年7月14日发布的文章《帝王权术手段——正反馈》
3、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在求存方式异常中,众多问题的其中一种。手表定律是指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且时间不一致时,并不能帮人更准确地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那个人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4、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属于求存与自私机械结构的特性,将能量消耗最小化。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
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这样的人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5、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在求存方式异常中,众多问题的其中一种,看似形成平庸者,实际是关键岗位的人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 ,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为保持领导的权威,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组织带来损失。
6、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属于求存与自私机械结构的特性。我们在零和博弈的对局中,只要只要人口增长,资源有限,需和求的天平哪怕产生任何一点微妙的倾斜,没有做到绝对的公平,博弈就不会停止且基于马太效应最终将形成1对0的结局,这是由求存与自私的机械性结构决定的。
7、三个和尚没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在求存方式异常中,众多问题的其中一种,将付出、资源消耗降到最低。有多个具有相同能力完成目标的人,相互推诿最少付出最大回报,三个和尚没水喝,旁观者效应,他们邀请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另外安排一个人假扮成癫痫病患者,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相互间使用对讲机通话,保持远距离联系。结果表明,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人大呼救命时,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8、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在求存方式异常中,众多问题的其中一种,远见与短见的博弈中正方总是失利,最好的做法是保持每一个个体的统一特性。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各方面混乱的单位,尽管他始终保持“英雄本”,但终究会被其周围的环境所吞没,起码会被那些“污水”染上些“杂”。相反,如果一个无德无才的多事者,他能将一个团结、高效的单位很快地变成一盘散沙。
9、水桶定律
水桶定律在求存方式异常中,众多问题的其中一种。水桶定律,亦即是人们所说的水桶效应,意思是说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它完全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
10、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在求存方式异常中,众多问题的其中一种,菜鸟求存的阵痛。蘑菇定律是指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像蘑菇培育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蘑菇定律,或叫萌发定律。
11、奥卡姆剃刀定律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求存方式异常中,众多问题的其中一种,选择困难症同手表定律。对于组织在目标设置与执行过程中因上述种种原因而出现的目标曲解与置换,有一个根本的解决之
道,即“无情地剔除所有累赘”,这也正是“奥卡姆剃刀”所倡导的“简化”法则:保持事物的简单化是对付复杂与繁琐的最有效方式。尽管导致组织目标曲解与置换的原因很多,奥卡姆剃刀定律对解决目标的曲解与置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理念与思路。
污托邦世界, 写于 2022年3月20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