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湖湘名校高一期中联考
语 文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卷共10页,23题,考试用时15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古代中国,“愁”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主题,“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尧典》),作为人的一种具有类属性的情感,乡愁情结浸润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诗歌领域。
李白一生豪放不羁,在静夜中依旧写下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恬淡如水的“诗佛”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时节,杜甫祈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江山易主,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直把异乡当故乡……缕缕乡愁,是古代诗人说不尽、道不绝的话题,更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中国人安土重迁,同时又遥望远方,对血缘、地缘关系珍重,“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同时又常怀“治国平天下”之志,从而很容易产生双重矛盾的心理,乡愁之情便油然而生。
学界对“乡愁”的定义未取得共识,看法不尽相同,但基本内涵是个体内心深处对于家乡或
故居地的一种情感依恋和精神需求,是个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因远离家乡而表现出来的心理诉求。可见,对亲人、家乡生活环境的怀旧是乡愁的第一种形态。
古代中国是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小农经济社会,个体的生存与生活环境主要在家乡,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乡村文化、伦理道德十分重视血缘亲疏、宗法秩序。家乡作为个体的栖息地,不仅需要亲人、朋友、自然环境等要素,在精神上也在建构自己的家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长过程中的乡土文化无疑是精神安顿的“伊甸园”,故游子在外,始终怀念故乡的民风民俗、乡土文化。今天,无数海外华人共度春节,吃饺子、舞狮子,妈祖文化、潮汕文化、冼夫人文化在东南亚落地生根,皆是华人们对故乡文化的深深眷恋。他们对故乡的怀旧并不局限于对亲人的思念,自然山水的向往,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追寻,精神价值的寄托,希冀以精神家园疗愈现实生活的苦闷、不安与焦灼,此是乡愁的第二种形态。
从对乡土文化的怀旧拓展为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是乡愁的第三种形态,后两种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乡愁”,具有形而上的文化属性,故属于“文化乡愁”。文化乡愁的产生根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怀旧和文化危机感。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便是为了复兴尧、舜、禹三代帝王之治。宋、明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儒门淡薄,
收拾不住,尽归释氏”,理学家们遂重新诠释儒家经典中的心性之学,与之抗衡。自唐代韩愈提出孟子后,道统断裂,引来道学家们深深的焦虑,自觉地参与到传道、弘道的过程。可以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怀旧与危机意识是中国古代学者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情结。
当代“文化乡愁”概念的提出起源于2013年年末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一句令人难忘又启人深思的诗意口号:“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此时“文化乡愁”也增添了以往所不具备的含义,首先是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意义,目睹全球工业化给城市和农村带来的环境破坏,要“把城市放在大自
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其次是传承乡土文化的人文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考察时谈到:“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他在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视察时也强调:“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最后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乡愁情结提高到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历史动力的地位。“‘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民族复兴是新
时代以来的历史重任,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历史根据和历史动力。至此,文化乡愁概念具有了政治性和学术性双重属性的内涵。
(摘编自李晓锋《文化乡愁的历史逻辑与价值意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愁于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双重矛盾心理,他们既安土重迁,对血缘、地缘关系珍重,又遥望远方,心怀天下。
B.学界对乡愁的认识主要有三种形态,后两种从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拓展为对乡土文化的怀旧,属于“文化乡愁”。
C.海外华人对故乡深深眷念,是因为家乡既是个体的栖息地,也是大多数人精神的“伊甸园”。
D.记住历史,记住乡愁,对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代,乡愁情结浸润在文化的各个领域,作者用《尚书·尧典》中的话来引出乡愁在诗歌领域中普遍存在。
B.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学者大多有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怀旧与危机意识的心理情结,这体现了“文化乡愁”产生的根源。
C.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考察时的谈话,说明乡愁具有一定的人文意义,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有助于人们记住乡愁。
D. “文化乡愁”具有政治属性内涵,其根本原因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其概念的提出与习总书记的重视。
3.下列选项不符合“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举措的一项是(3分)( )
A.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加大宣传力度
B.保护推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C.摒弃老旧传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D.利用现代科技保留并传承传统文化
4.请简要说明文中将乡愁分为三种形态的依据是什么。(4分)( )
5.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说明文本中的“文化乡愁”具有哪些内涵。(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褐纸鸢
牛维佳
有一次,日军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情报,说八路军有部队在这一带,就进行了偷袭。但奇怪的是,八路军好像天上有眼,总能突围顺利撤出。八路军怎么知道日本人的兵力部署?那是因为鸟兽也在助力八路军,每次突围都有鹰隼在空中出现。日本人总是落空,最后什么也没捞着。这个传说是真事,现在的学生都知道……
文化属性是什么意思 两杯酒下去,牛仔终于没忍住,问方老那个高飞就那么死了,老部队的战史是否有他这一笔。
方老说,战史会写凭个风筝就打败敌人?你历史怎么学的!但老区这边应该知道他高飞做的事,这就是我这一趟要做的,这泥巴里还有他的肉呢。再不来就真没机会了,小子!赶个清明节呀。
山上是陵园,山下有个烈士英雄事迹陈列馆。方老让小肖扶着走了进去。里面从大革命时期,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一直到现在,布置了六大展区。方老浏览到抗战的部分,久久不舍离去。
小肖问他到了他们部队的事迹没有。方老紧闭着嘴没吭声。
方老突然提出要纪念馆负责的人。
方老请他查查几个烈士名,其中包括他一路都在说的高飞。馆长招呼来一个负责资料的年轻人在电脑上查,结果一个都没查到。馆长表示他们这里还有一个无名烈士区,在山上最高处,可以去看看。
他说,这个纪念馆是否能腾出一块展出一只纸鸢风筝。
馆长也提出了牛仔和小肖一直想知道但又没敢问的问题:那个高飞真的不在了吗,就在那次战斗中?方老眯着眼凝视着他,什么都没说。
不一会儿一个褐的纸鸢就飞了起来。
让大家欣慰的是,这近看黑乎乎略显笨拙的纸鸢十分好用,一阵风过来就上了天,上得越高越像只真正的鹰鸢。简直和真的没两样。牛仔说,我的天,您变魔术呢!
方老意料之中地说:高飞能教,我就能学,这不是事!你以为我们打游击整天带着风筝跑?我们带上这些东西,现做现成,动作不快能成?高飞的纸鸢系列通讯法不但对炮兵管用,对整个部队的通信联络都是一个魔幻般的提升;
方老看了看烈士墓,那是一座一百多米高的小山。①山上墓碑一排排如阶梯般布满了小山的南面,在满山的树荫下就像一张张静默的脸。他幽幽沉沉地说,这个纸鸢曾经立过大功,而首先利用纸鸢干掉日本人的人就在那里一一他指了指山顶上,那是馆长说的无名烈士墓。此时一片乌云从山背面飘来,带来丝丝的雨。
馆长建议方老回到屋里避雨,方老反而从他手中要回了风筝的线轱辘。借着不断吹来的山风,认认真真的把纸鸢迎着风渐次放得更高。
他说:这山我也爬不动了,就是上去了也见不着谁,就让这个纸鸢上去打个招呼好了。有认得它的就知道我来了,高飞那小子就不用说了。叹了口气,他又嘀咕道:高飞啊高飞,你小子怎么就没了,就是没了你现在也应该看得见,你那脑瓜儿不是很管用吗…
雨又大了点,牛仔劝他雨停了再出来接着放。方老说,闭嘴美国佬!下雨是有人在落泪,七十多年了我是第一次回来,落泪是有人见到了我你明白吧。
他说的见到他的人一定在无名烈士墓里,就包括了高飞。②牛仔原想贫嘴说,你唯物主义今天也信神了?但此时却把话吞下肚子。
方老的褐纸鸢垂眸向下,似乎领会了方老的意思,只见它摇头摆尾,扶摇直上,越飞越高。渐渐地超过了山顶的纪念碑,俯瞰着烈士墓和整个山峦,山上布满了嫩黄的迎春花和各式花的雨伞。方老满脸都是雨水,水滴让他眯着眼,又顺着脸颊滴落下去。小肖几次把雨伞伸来都被他推开。
来扫墓的人都看见了方老的风筝,他们发现那褐纸鸢摆啊摆的,摆出一阵大风,不一会儿把乌云摆走,把太阳摆出来了。一块湛蓝的天空越变越大,像块被擦拭过的宝石。乌云刚才还在涌动,不知不觉就缩回大山深处,只留下情怀不退的薄雾水汽如烟似胶。来扫墓的孩子看见雨停了,高兴地直叫,被老师按住。
方老吩咐把他没喝完的白酒大而广之地洒在烈士墓地上。突然小肖喊了句:你看!还有几只呢!大家抬头去看,在头顶上那块蓝天上果然还有另外两只褐纸鸢,和方老这只极为相似,正在缓缓攀缘而起。
方老仰起头看了看,表情先是迷惑,之后变得十分严肃。他指了指风筝升起的山顶,问馆长那是谁的风筝。馆长也是很奇怪,表示一无所知。牛仔也感到似乎发生了什么,也问馆长,往年是不是也有人放这种风筝。馆长回答说好像吧,他也不记得了……他索性沿着正对着山顶纪念碑的水泥阶梯路上了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