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的性质
班级的性质是班级心理学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关于班级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我们对于班级心理现象也有了很多规律性的认识。但是把班级心理现象作为一门学科来考察的时候,首先需要回答班级到底是什么这样一个关于班级性质的问题。
班级的性质是指班级本身所具有的质的规定。班级的性质应该是班级的体属性、组织属性和其核心价值的统一。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都认同一个基本说法: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我国学者谢维和先生和吴康宁先生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谢维和先生论证了班级是特殊的社会初级体,吴康宁先生则进一步论证了班级是特殊的社会组织。这是我们认识班级的基本出发点。另外,中小学班级的成员是由中小学生组成的,作为未成年人,学习与成长是其体的基本任务。
一、班级团体是一种社会体
班级团体作为一类人的集合,首先是一种社会体,这是对于班级体属性的基本认同。一个社会体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共同的全体活动;一定的成员关系;持续的相互交往;共知的整体规范;明确的体意识(吴康宁,1999)。
作为社会体,班级成员有以学习为主的共同活动;有同学之间的成员关系;有长达3年或至6年的持续交往;有学生共知的班级规范;有学生共识的班级文化和班级氛围。
意识到班级团体是一种社会体,其教育活动就有了社会的意义。学生的活动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反映班级体环境的行为;学生的表现不一定是个人意愿的真实反映,还可能是受班级其他成员意愿影响的表现。即是说,在班级中一个学生的行为,是其个性特征与班级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成长,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校环境、班级环境的影响多方面进行的。
班级中的成员交往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交往实质上相当于广义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就是一种交往的实践活动。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追求一种平等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同学间彼此保持着相互理解与内心沟通,共同分享意义,不断达成共识,相互印证自我的存在与成长。个体正是在这种交往中不断进行着社会化过程。
二、班级机构是一种社会组织
班级机构是一种社会组织,这是对于班级组织属性的共同认识。社会体有松散团体的意味,作为一个人的集合来说,社会组织比社会体更体现出团体的整体性和人际关系的密切性,其成员间存在更深程度的相互交往。社会组织有三个要素:明确的组织目标;正式的组织机构;清楚的组织规范(吴康宁,1999)。显然,班级有学校教育指向学生发展的目标;有维持班级活动而建立的组织机构;有校规班规等组织规范。
实际上,现代教育把班级作为社会组织是人所共识的。但是班级的社会组织有其特殊性,与成人的社会组织有质的不同。成人社会组织的功能主要是为社会提供需要的服务,强调组织的管理性质;班级社会组织的功能是提供学生自身社会化发展的条件,首先强调的是组织的教育性质。班级的管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辅助。
认识到班级机构是一种社会组织,更应发挥其社会性的教育价值。班级中有组织分工,学生的行为具有了社会角的意义;班级中有组织规范,学生的行为具有了社会意识的引导和约束。在班级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中,个性不同的一同学需要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平等与宽容,从而达成和谐开展班级活动的共识。这对于学生的社会性成长是有利的。
三、班级成员是一种成长共同体
从班级成员的因素加以考察,进一步揭示班级的特质。中小学校的班级成员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处在一个身心未成熟的成长阶段,他们在班级里共同生活,结成一个成长共同体。他们主要从事以学习为主的活动,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发展。班级团体的目标是儿童自身的发展(钟启泉,2001),这一点不同于以服务于社会为目的的成人团体。班级存在的意义就是维护并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现代教育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校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佳的发展。国家教育部自1999年以来提出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其核心价值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成长,这与现代教育理念默契融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操作主要落在了班级团体层面。
在班级中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都能够顺利进行,这是班级成员作为成长共同体的基本任务。
班级既要有很好的稳定性,又要有充沛的活力;既要满足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成长共同体,班级中有三个要素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即:
个性化要素,着重满足这一个文化属性是什么意思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社会化要素,着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社会化成长;稳定性要素,营造班级组织稳定的小社会环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