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1.货币
1货币及其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货币的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 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货币的属性: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货币的主要职能
①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③发行: 
 A、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即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 
 B、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C、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2信用工具与外汇
信用卡与支票
①信用卡: 
 含义: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是……        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   
 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种类:现金和转帐支票在我国主要分为转帐支票(付款单位或个人开票后,收款到银行把款转入自己帐户)和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 
     ②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供求影响价格
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1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形成卖方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价值决定价格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指从较长时间看,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与其价值量基本相符,而不是指每次的价格与价值相等。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⑵互为替代品价格的涨落与其需求成正比;互补商品价格的涨落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①互为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②互补商品是指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⑴调节生产         ⑵提高劳动生产率  ⑶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消费
1    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①居民的收入影响 
  A、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C、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下降,反之,缩小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②商品价格高低也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提高人们消费水平,除了最根本的要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之外,还要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这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消费的类型
  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 
    2)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
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健康的消费心理
 A、从众心理: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别人做某事,自己不由自主地去做,其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 
 B、求异心理:消费行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C、攀比心理: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在于“向上看齐”,人民我有的炫耀心理。 
 D、求实心理:消费者选择商品,往往考虑许多因素,价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等,讲究实惠,据己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
理智的消费行为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滞后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②量入为出,使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 
  ③坚持适度原则,提倡勤俭节约精神。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消费。 
 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②绿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 
 ⑴人们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 
 ⑵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⑶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⑴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⑵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⑶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⑷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大力发展生产力
 ⑴必要性:(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因此,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取发展。 
 ⑵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作用)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⑶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成分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含义 
  
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是其支柱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积累和税收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制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商品属性是什么意思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⑴国家的政策: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竞争中 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5.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
企业的含义: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
 ①有限责任公司,是由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②股份有限公司,是将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⑴公司经营: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⑵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利润。只有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公司才能发展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⑶公司的发展——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2劳动者
劳动和就业
 ⑴劳动与劳动者
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技术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⑵光荣属于劳动者 
 ①劳动创造文明,创造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②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⑶关于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③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就业与创业的准备
 ⑴树立自主择业观。        ⑵树立竞争就业观。 
 ⑶树立平等就业观。      ⑷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⑴原因: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⑵内容: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平等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⑶做法: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⑷劳动合同制度 
①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②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6.投资理财
1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
利息与利率
⑴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⑵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 
⑶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⑷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例.存款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商业银行及其业务
⑴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⑵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其一,存款业务。存款是银行对存款客户的负债。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其二,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其三,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
2股票、债券与保险
股票、股东和股息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
债券及其种类
⑴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⑵债券的分类。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商业保险
①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②保险程序要求: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 
保险的类别------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投资理财的风险与收益
各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7.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⑴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⑵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①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公平的含义: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8.财政与税收
1国家财政
财政及其作用
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集中力量办大事 
⑴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而财政就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原因:国家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以及高科技研究开发等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难以获得较高利润,甚至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⑵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⑶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方向,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而言之:税、利、债、费的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2征税和纳税
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我国税收和种类:⑴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⑵增值税和个人所得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⑴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税收与资本主义税收的主要区别)。 
 ⑵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⑶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 
  ①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②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③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④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⑷公民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和征管和使用。公民应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公民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源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调节
市场和计划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配置资源 
 ⑴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⑵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
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来实现的。 
②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③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市场秩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⑵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 
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②盲目性   ③滞后性。 
⑶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导致两级分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
⑴必要性: 
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 
⑵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及手段。 
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手段: 
A经济手段 
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表现: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法律手段 
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作用: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C行政手段: 
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⑶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⑴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⑵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内涵):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树立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②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③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④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⑤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够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⑴为什么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 
    ②既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又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⑵怎么样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统筹城乡发展
    ③统筹区域发展 
11.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⑴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⑵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③、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风险。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国际经济组织
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①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②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
我国的对外开放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②、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对外开放格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这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⑴实行对外开放,既要向外国开放我们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市场,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⑵“引进来”与“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方针的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 
⑶实行对外开放要注意的问题:
①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②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力,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 
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 
⑷加快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①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走出去”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含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到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主要内容: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A、要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培育我国自己的名牌产品,树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B、要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