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接口技术在微机应用中起什么作用?
答:在微机系统中,微处理器的强大功能必须通过外部设备才能实现,而外设与微处理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又是靠接口来实现的,所以,接口处于微机总线与设备之间,进行CPU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
1.2、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通过接口实现设备与总线的连接;连接起来以后,CPU通过接口对设备进行访问,即操作或控制设备。
1.5、什么是I/O设备接口?
答:设备接口是指I/O设备与本地总线(如ISA总线)之间的连接电路并进行信息(包括数据、地址及状态)交换的中转站。
1.6、I/O设备接口一般应具备哪些功能?
答:微机的接口一般有如下的几个功能: 
(1) 执行CPU命令的功能:CPU将对外设的控制命令发到接口电路中的命令寄存器(命令口)中,在经分析去控制外设 ;(2) 返回外设状态的功能:通过状态寄存器(状态口)完成,包括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 ;(3) 数据缓冲的功能:接口电路中的数据寄存器(数据口)对CPU于外设间传送的数据进行中转 ;(4) 设备寻址的功能:CPU某个时刻只能和一台外设交换数据,CPU发出的地址信号经过接口电路中的地址译码电路来选中I/O设备 ;(5) 信号转换的功能:当CPU与外设的信号功能定义、逻辑关系、电平高低及工作时序不兼容时接口电路要完成信号的转换功能 ;(6) 数据宽度与数据格式转换的功能:由于CPU处理的数据都是并行的,当外设采用串行传送方式时,接口电路就要完成串、并之间的转换,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1.8、I/O设备接口与CPU之间交换数据有哪几种方式?
答:1.查询方式;2.中断方式;3.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
2.1、什么是总线?总线在微机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答:总线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总线作用:连接微处理器、存储器、外部设备构成微机系统,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运行程序。它的基本任务是微处理器对外连接和传输数据。具体任务:一是负责总线与总线之间的连接与转换。二是完成设备信息的传递。三是支持即插即用。
2.2、微机总线由哪些信号线组成?
答:微机总线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电源线和地线组成。。
2.4、评价一种总线的性能有哪几个方面的因素要考虑?
答:评价一种总线的性能有以下个方面:1、总线频率;2、总线宽度;3、总线传输率(总线宽度/8位)*总线频率;4、同步的方式;5、多路复用;6、负载功能7、信号线数;8、总线控制方式;9、其他性能指标(电源电压等级、能否扩展64位宽度)
2.6、ISA总线有什么特点?
答:特点:1、支持16MB存储器地址的寻址能力和64KB I/O端口地址的访问能力;2、支持8位和16位的数据读写能力;3、支持15级外部硬件中断处理和7级DMA传输能力;4、支持的总线周期,包括8/16位的存储器读/写周期、8/16位I/O读/写周期、中断周期和DMA周期。
2.7、现代微机系统中,采用多总线的层次化结构,层次化总线结构分为几个层次?
答:层次化总线结构主要分3个层次:CPU总线(或称Host Bus)、局部总线(以PCI总线为主)、本地总线(如ISA总线)。
3.2、什么是端口?在一个接口电路中一般拥有几种端口?
答:端口是接口电路中能被CPU直接访问的寄存器。在一个接口电路中一般拥有:命令端口、状态端口、数据端口。
3.3、什么是端口共用技术?一般采用哪些方法处理端口地址共用问题?
答:一般情况下,一个端口只接收一种信息(命令、状态或数据)的访问,但有些接口芯片允许同一端口既作命令口用,又作状态口用,或允许向同一个命令口写入多个命令字,这就是端口共用技术。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处理端口地址共用问题:1、在命令字中设置特征位,根据特征位的不同(或设置专门的访问位),就可以识别不同的命令,加以执行;2、在编写初始化程序时,
按先后顺序向同一个端口写入不同的命令字,命令寄存器就根据这种先后顺序的约定来识别不同的命令3、采用前面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解决端口的共用问题。
3.4、微机系统中有哪两种I/O端口地址的编址方式?各有何特点?
答: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统一编址方式和独立编址方式两种 。特点:
1、统一编址方式优点:1)、I/O端口的编址空间大,且易于扩展;2)、I/O指令丰富、功能齐全;对大型控制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很有意义。缺点:1)、端口占用了存储器地址空间,使存储器容量减小;2)、I/O指令比独立编址方式的专用I/O指令长,译码时间长,执行速度慢 ;3)、增加了地址线,增加了地址译码电路的硬件开销。
2、独立编址方式的优点是:1)、I/O端口不占存储器的编址空间,使存储器的容量可达系统的最大寻址能力;2)、I/O指令短、执行速度快;指令清晰、可读性强;3)、地址线少,简化了地址译码电路的硬件。缺点:1)、I/O端口地址范围一旦确定,不易扩展;2)、I/O指令种类少,对的处理能力较差;3)、增加了控制信号引脚,增加了CPU负担。
3.8、I/O端口地址译码电路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是什么?
答: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是:1、遵循I/O端口地址的选用原则;2、正确选用地址译码方法;3、灵活设计I/O地址译码电路。
3.9、I/O端口地址译码电路设计的灵活性很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体现在:1、电路的组成可以采用不同的元件;2、参加译码的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之间的逻辑组合可以不同;3、可以采用不同的电路类型。
4.3、微机系统中有哪两种不同的定时系统?各有何特点?
答:微机系统中的定时分为内部定时和外部定时两类。
内部定时是指计算机本身运行的时间基准或时序关系,用户无法更改;计时单位小,一般是ns级。外部定时独立于CPU工作,不受CPU控制而独立运行,方便了使用者。计时单位大,一般是毫秒(ms)甚至是(s)级。
4.5、微机系统中有哪两种外部定时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微机系统中的外部定时有软件定时和硬件定时两种方法。 软件定时优点:1、利用CPU
执行指令需要一定时间的特点产生延时。这种方法不需增加硬件设备,只需编制延时程序即可。2、编程简单。缺点:降低了CPU的效率,只适于短时间延时;而且随主机频率不同而发生变化,定时程序通用性差。硬件定时优点:不占用CPU时间,定时时间可长可短,使用灵活。定时准确不受CPU工作频率影响,定时程序具有通用性。缺点:占用硬件资源。
4.8、82C54A有6种工作方式,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哪几种方式?区分不同工作方式应从哪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1、0方式作事件计数器;2、1方式作可编程单稳态触发器;3、2方式作分频器;4、3方式作方波发生器 ;5、4方式作单个负脉冲发生器(软件启动);6、5方式作单个负脉冲发生器(硬件启动)。使用最多的是: 0方式和2 方式。
区分不同工作方式主要从功能、启动/停止方式及输出波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4.18、计数通道1,工作在4方式,CLK1=1.19318 MHz, GATE1=1。要求写入计数初值
10μs后产生一个负脉冲信号。试问应写入的计数初值是多少?
解:由题可知:CLK1=1.19318MHz=1193180/s,τ=10μs=10×10-6(s)。故Tc=τ×CLK1=10×10-6×1193180=11.9318。
4.19、要求产生2 5 kHz的方波,则应向方波发生器写入的计数初值是多少?方波发生器的
GATE=1,CLK=1.19318MHz。
解:由题可知:CLK=1.19318×106Hz,f=25Hz。故Tc=
4.20、若要求产生1 ms的定时,则应向定时器写入的计数初值是多少?定时器工作在0方
式,GATE=1,CLK=1. 19318 MHz。
解:由题可知:CLK=1.19318MHz=1193180/s,τ=1ms=1×10-3(s)。故τc=τ×CLK=1×10-3×1193180=119318。
5.2、采用中断方式传送数据有何优点?
答:优点:由中断源引起程序的转移切换机制,用于快速改变程序的运行路径,对实时处理
一些突发事件很有效。
5.3、微机中的中断有哪两种类型?
答:中断分类:硬中断(外部中断)、软中断(内部中断)。硬中断包括可屏蔽中断INTR和不可屏蔽中断NMI。软中断包括DOS中断功能和BIOS中断功能。
5.6、为什么要进行中断优先级排队?什么是中断嵌套?
答:设置优先级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多个中断源同时发出中断请求时,CPU能够按照预定的顺序(如:按事件的轻重缓急处理)进行响应并处理。
中断嵌套:是指CPU正在执行一个中断服务程序时,有另一个优先级更高的中断提出中断请求,这时会暂时挂起当前正在执行的级别较低的中断源的服务程序,去处理级别更高的中断源,待处理完毕,再返回到被中断了的中断服务程序继续执行的过程。但同级别或低级别的中断源不能打断级别高的中断服务。
5.7、什么是中断向量和中断向量表?其作用如何?如何填写中断向量表?
答:由于中断服务程序是预先设计好并存放在程序存储区,因此,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由服务程序的段基址 CS(2 个字节)和偏移地址 IP(2 个字节)两部分共 4 个字节组成,中断向量 IV 就是指中断服务程序的这 4 个字节的入口地址。 把系统中所有的中断向量集中起来放在存储器的某一个区域内, 这个存放中断向量的存储区就是中断向量表。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的区别
中断向量表填写分系统填写和用户填写。系统设置的中断服务程序,其中中断向量由系统负责填写。用户开发的中断系统,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其中断向量由用户负责填写。
5.9、中断控制器82C59A提供了哪些工作方式供用户使用时选择?
答:中断触发方式(边沿、电平)、中断屏蔽方式(常规、特殊)、中断优先级排队方式(完全嵌套、特殊嵌套、优先级循环)、中断结束方式(自动EOI、非自动EOI)、中断级联方式、总线连接方式(缓冲、非缓冲)。
7.1、并行接口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1、以字节、字或双字宽度,在接口电路与I/O设备之间采用多根数据线进行传输,因此数据传输速率较快。2、除数据线外还可设置握手联络信号线,易于实现异步互锁协议,提
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3、所传输的并行数据的格式、传输速率和工作时序,均由被连接或控制的I/O设备操作的要求所决定,并行接口本身对此没有固定的规定,使用起来很自由。4、在并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一般不作差错检验和传输速率控制。5、并行接口用于近距离传输。6、由于实际应用中并行传输的I/O设备比串行传输的要多,因此并行接口使用很广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