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论
1.网络发展三阶段:面向终端的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T)
2.网络拓扑是指网络形状,或者是它在物理上的连通性。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形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形拓扑、混合拓扑及网形拓扑。(T)
3.传输媒体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媒体分有线和无线
4.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信息子网组成两大类。(R)
5.计算机网络中负责完成节点间通信任务的通信子网称为公用数据网。(T)
6.帧格式中的地址字段的主要作用是路由寻址不兼管阻塞控制。(R)
7.帧中继既可作为公用网络的接口,也可作为专用网络的接口。(T)
8.局域网是一种在无限的地理范围内将大量PC机及各种设备互连一起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R)
9.网络管理的目的协调、保持网络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报告和处理。(T)
10.拓扑结构的选择往往与传输媒体的选择及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确定紧密相关。(T)
11.广播式网络的总重要特点之一是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技术。(R)
12.资源子网由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T)
13.公用数据网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制计算机系统的集合。(R)
14.计算机网络分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其划分依据是网络的通信。(R)
15.局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适用分组交换技术,它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R)
16.A TM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55Mbps-2.4Gbps。(T)
17.城域网用于将有限范围内的各种计算机互连成网。(R)
18.A TM的信元长度最小为53字节。(R)
19.B-ISDN在低层采用X.25协议。(R)
20.在点到点网络中,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R)
第二节: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1.数据-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是在某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T)
2.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数字信号则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选择适当的参量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T)
3.信息-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R)
4.信源-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R)
5.信道-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R)
6.信宿-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R)
7.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移幅键控法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T)
8.数字信号可以直接采用基带传输。基带传输就是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它是一种最简单的传输方式,近距离通信的局域网都采用基带传输。(T)
9.电路拆除:在传输任何数据之前,要先经过呼叫过程建立一条端到端的电路。(R)
10.电路建立:电路ABC建立以后,数据就可以从A发送到B,再由B交换到C;C也可以经B向A发送数据。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所建立的电路必须始终保持连接状态。(R)
11.电路拆除:数据传输结束后,由某一方(A或C)发出拆除请求,然后逐节拆除到对方节点(R)
12.报文交换:在数据传输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完全的通路。在线路拆除(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电路交换效率不高,适合于较轻和间接式负载使用租用的线路进行通信。(R)
13.电路交换: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报文需要排队。因此报文交换不适合于交互式通信,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R)
14.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方式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报文被分成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长度。分组交换技术是在数据网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换技术,适用于交换中等或大量数据的情况。(T)
15.光纤通过内部的折射来传输一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内部的折射可以在任何折射指数高于包层媒体折射指数的透明媒体中进行。(R)
16.红外通信和激光通信有很强的方向性都是沿曲线传播的。(R)
17.多路复用技术就是把许多个单个信号在一个信道上同时传输的技术。(T)
18.传输媒体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媒体分有线和无线两大类。(T)
19.宽带同轴电缆用于直接传输数字信号,阻抗为50Ω,基带同轴电缆的最大距离限制在几公里。(R)
20.光纤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外加保护层构成的。(T)
第三节: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1.网络协议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T)
2.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化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T)
3.表示层是开放系统互连环境的最高层。(R)
4.应用层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的语法表示变换。(R)
5.网络层是进程--进程的层次,其主要功能是组织和同步不同的主机上各种进程间的通信。(R)
6.运输层提供的端到端的透明数据运输服务,使高层用户不必关心通信子网的存在,由此用统一的运输原语书写的高层软件便可运行于任何通信子网上。(T)
7.会话层数据以网络协议数据单元为单位进行传输。(R)
8.物理层定义了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其作用是使原始的数据比特流能在物理媒体上传输。(T)
9.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改造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T)
10.数据链路层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机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的传输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T)
11.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路由选择、阻塞控制和网际互连等。(T)
12.物理层位于OSI参与模型的最高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R)
13.数据链路层是TCP/IP协议的一部分。(R)
14.在TCP/IP网络环境下,每个主机都分配了一个32位的IP地址,这种互连网地址是在国际范围标识主机的一种逻辑地址。(T)
15.用户数据报协议是对IP协议组的扩充,它增加了一种机制,发送方使用这种机制可以区分一台计算机上的多个接收者。(T)
16.会话层最重要的协议是IP,它将多个网络联成一个互连网,可以把高层的数据以多个数据报的形式通过互连网分发出去。(R)
17.互连网标准中的是一个单间的基于文件的协议,用于可靠、有效的数据传输。(T)
18.SLIP提供在串行通信线路上封装IP分组的简单方法,用以使用远程用户通过电话线和MODEM能方便地接入TCP/IP网络。(T)
19.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四层,介于运输层和数据链中路层之间。(R)
20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T)
第四节:网络互联及其设备
1.局域网的特性主要涉及拓扑结构、传输媒体和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等三项技术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访问控制方法。(T)
2.双绞线基带LAN用于低成本、低性能要求的场合,比绞线安装容易,但往往限制在1公里以内,数据速率为10Mbps-100Mbps。(R)
3.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定义是:在局域网低层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能力的基础上,为高层网络用户提供共享资源管理和其它网络服务功能的局域网系统软件。(T)
4.局域网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两类:面向任务型局域网操作系统和通用型局域网操作系统。(T)
5.局域网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两类:变形系统和基础系统两类。(R)
6.网桥(Bridge)是用以连接局域网的软件和硬件,经由网桥互连的两个网络通常应使用相同的通信协议、传输介质及寻址方式。(T)
7.高速电路交换主要采用多速时分交换方式(TDSM),这种方式允许信道按时间分配,其带宽可为基本速率的整数倍。由于这是快速电路交换,其信道的管理和控制十分复杂,尚有许多问题需要继续研究。(T)
8.网络接口卡又称为网卡,它是构成网络的基本部件。(T)
9.IEEE802标准在网络层为不同的传输介质制定了相应的标准。(R)
10.使用双绞线组建以太网是目前流行的组网方式。(T)
11.局域网技术的一大突破是使用屏蔽双绞线的10BASE-T标准的出现。(R)
12.完整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户外系统.垂直竖井系统.平面楼层系统.用户端子区和机房子系统。(R)
13.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指在一做办公大楼或楼中安装的传输路线。(T)
14.总线网结构简单、实现容易、信息延迟确定。其缺点是通信电缆总长度长、传输媒体不能共享。(R)
15.中继器由组合在一起的两个收发器组成,连到不同的两段同轴电缆上。中继器在两段电缆间向两个方向传送数字信号,在信号通过时将信号放大和复原。(T)
16.时槽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节点间相互干扰少、可靠性高。(T)
17.星形网控制简单、信道利用率高、通信电缆长度短、不存在数据冲突问题,在局域网中应用较广泛。(R)
18.令牌环的故障处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令牌和数据帧的维护上。(T)
19.令牌环局域协议标准包括四个部分:逻辑链路控制(LLC)、媒体访问控制(MAC)、物理层(PHY)和传输媒体,IEEE802.5 规定了后面三个部分的标准。(T)
20. 千兆位以太网的组网方式与普通以太网组网方法有一定的区别。(T)
第五节:INTERNET基础与应用
1.网络互连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连接起来,以构成更大规模的互连网络系统,实现更大范围的互连网络资源的共享。(T)
2.基本的互连设备由网桥.路由器和网关。(T)
进程间通信效率最高的方式是3.网际互连的目的是使网络上的用户能访问网络上的资源,使网络上的用户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R)
4.网桥是一种存储转发设备,用来连接类型相似的局域网。(T)
5.路由器是用以实现不同网络间的地址翻译、协议转换和数据式转换等功能的。(R)
6.第二层交换是指在网络曾通过硬件来实现路有选择功能。(R)
7.网关实在运输层及其以上高层商实现多个网络互连的设备:它可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转换功能。(T)
8.网桥接收帧并送到数据链路层进行差错校验,然后送到网络层再经物理传输媒体送到另一个子网。(R)
9.转发器(Repeater),在物理层间实现透明的二进制比特复制,以补偿信号衰减。(T)
10.路由器(Router) ,提供链路层间的协议转换,在局域网之间存储和转发帧。(R)
11.网桥(Bridge),提供链路层间的协议转换,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和转发分组。(R)
12.网关(Gateway),提供运输层及运输以上各层间的协议转换。(T)
13.局域网贩逻辑功能自下向上可分为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及逻辑路控制层(LLC)三层,异构局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逻辑路控制层及媒体访问控制层中。(R)
14.网关也称为协议转换器,用于高层协议的转换,对运输层到应用层均能支持。(T)
15.互联网络的路由与单独子网的路由过程相似,只是复杂性增加。(T)
16.当互联局域网的高层采用不同的协议时,如一种是TCP/IP,另一种是IPX/SPX,就需要使用多协议
路由器来连接。(T)
17.网络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差错处理与分段技术。(R)
18.路由器以接收、存储、地址过滤与转发的方式实现互联的网络之间的通信。(R)
19.路由器实在物理层上实现多个网络互连的设备。(T)
20.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的网际互连有“LAN-LAN”,“LAN-WAN”、“WAN-WAN”和“LAN-WAN-LAN”等四种型式。(T)
第六节:网络操作系统
1.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R)
2.由于帧中继可以使用链路层来实现复用和转接,所以帧中继网中间节点中只有网络层和运输层。(R)
3.实现数据压缩与OSI模型中表示层密切相关。(R)
4.ISDN是数字技术和电信业务结合的产物,可用于取代租用线路实现域网间的互连。(T)
5.DDN(Digital Data Network)的主要特点是特点是:低网络时延、高传输速率以及在星形和网状网上的高可靠性连接。(R)
6.帧中继是通过数字信道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图像信号传输的数据网。(R)
7.TCP/IP是Internet的核心,利用TCP/IP协议可以方便的实现多个网络的无缝连接。(T)
8.为了确保通信时能相互识别,在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惟一的标识,即主机的IP地址。(T)
9.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是Internet上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身的全球信息资源网络,是Internet上的重要组成部分。(T)
10.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协议是Internet上远程登陆服务的基础,通常所说的FTP是基于该协议的一种服务。(R)
11.Telnet是Internet文件传输的一个协议,该协议定义了远程登录用户与服务器交互的方式。(R)
12.匿名服务器,指的是不需要专门的用户名和口令就可进入的系统。(T)
13.WWW浏览器是一个客户端的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使用户获取Internet上的各种资源。(T)
14.TCP/IP的第三层相当于OSI的网络层,该层负责将分组独立地从信源传送到信宿,主要解决路由选择、阻塞控制级网际互联问题。(R)
15.TCP/IP的次高层相当于OSI的运输层,该层负责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提供端~端的数据传输服务。(T)
16.TCP/IP的最高层为网络接口层,该层负责将IP分组封装成适合在物理网络上传输的帧格式并发送出去,或将从物理网络接收到的帧卸装并取亍IP分组递交給低层。(R)
17.仿真终端方式存在的缺点是用户端没有IP地址,无法运行高级接口软件,创诶用户的各类文件和均存放在ISP主机上,影响了上网速度和时间。(T)
18.所有采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可加入Internet,实现信息共享和相互通信。(T)
19.Intarnet的通用性表现在它的多媒体集成和多应用集成两个方面。(T)
20.Intranet通常是指一组沿用Intranet协议的、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外部网络。(R)
第七节: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
1.在局域网低层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能力的基础上,为高层网络用户提供共享资源管理和其它网络服务功能的局域网系统软件。(T)
2.局域网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分为变形系统和基础系统两类。(R)
3.数据库服务是局域网操作系统操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网络服务。(R)
4.局域网操作系统提供的通信服务主要有工作站与工作站之间的对等通信、工作站与主机之间的通信服务等功能。(T)
5.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分布式服务功能,将不同的地理位置的互局域网中的资源组织在一个全局性的、可复制的分布式数据库中,网络中的多个服务器均有该数据库的副本。(T)
6.局域网可以存储一转方式或对等的点一点通信方式向用户提供电子服务邮件,也可提供文本文件、二进制数据文件的传输服务以及图象、视频、语音等数据的同步传输服务。(T)
7.计算机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计算机用户之间的接口。(R)
8.非对等结构局域网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将节点计算机分为网络服务器(SERVER)和网络工作站(WORK STA TION,简称WS)两类。(R)
9.非对等结构局域网操作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均可直接通信;而其缺点是:每台连网计算机既是服务器又是工作站,节点要承担较重的通信管理、网络资源管理和网络服务管理等工作。(R)
10.基于文件服务器的局域网操作系统操作软件由文件服务器软件和工作站软件两部分组成。(T)
11.远程控制台功能允许操作人员在网上任何地点的工作站上招待网络管理任务(T)
12.控制台操作员操作的职责是开启和关闭服务器,对网络工作进行监视和控制。(T)
13.早期的对等结构局域网操作系统以共享硬盘服务器为基础,向网络工件作站用户提供共享硬盘、共享打印机、、通信等基本服务功能。(R)
14.文件服务器以集中方式管理共享文件,为网络提供完整的数据、文件、目录服务。(T)
15.打印服务实现对用户打印请求的接收、打印格式的说明、打印机的配置、打印队列的管理等功能。(T)
16.网络操作系统利用局域网高层提供的数据传输功能为高层用户提供共享资源管理服务。(R)
17.Linux操作系统限制应用程序可用内存的大小。(R)
18.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单用户系统。(R)
19.UNIX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核外程序功能。(T)
20.NOVELL的网桥可用于完全不同的通信协议,在桥接网络上的用户可以跨桥访问另一网络的文件服务器,无需知道网络的具体配置和通信协议。(T)
第八节: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
1.网络管理的目的协调、保持网络系统的运行,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报告和处理。ISO建议网络管理应包含以下基本功能: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R)
2.防火墙是有被保护的Intranet与Internet之间竖起的一道安全屏障,用于增强Intranet的安全性。(T)
3.典型的防火墙系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构件组成,其主要部分是:包过滤路由器也称分组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电路层网关。(T)
4.防火墙允许网络管理员定义一个中心来防止一切用户进入内部网络,禁止存在不安全因素的访问进出网络,并抗击来自各种线路的攻击。(R)
5.防火墙系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构件组成,其主要部分是:包过滤路由器也称分组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电路层网关。(T)
6.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在使用最少的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小延迟的前提下,确保网络能提供可靠、连接的通信能力,并使网
络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化的程度。(R)
7.性能管理的目的是确保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防止网络资源由于入侵者攻击而遭受破坏。(R)
8.配置管理功能至少应包括识别被管理网络的拓朴结构、标识网络中的各种现象、自动修改指定设备的配置、动态维护网络配置数据库等内容。(T)
9.网络管理员不应该限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方式。(R)
10.网络用户口令可以让其他人知道,因为这样做不会对网络安全造成危害。(R)
11.限定网络用户定期更改口令会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R)
12.防火墙可以完全控制外部用户对Intranet的非法入侵和破坏。(R)
13.网络安全中采取了数据备份与恢复措施后,可以不考虑采用网络防毒措施。(R)
14.不遵守规则者的企图是通过非法手段侵入他人系统,以窃取重要秘密和个人资料。(R)
15.网络安全服务应该提供保密性.认证.数据完整性.防抵赖与访问控制服务。(T)
16.网络管理应包含以下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T)
17.故意破坏者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去破坏网络资源与信息,例如涂抹别人的主页、修改系统配置、造成系统瘫痪。(T)
18.企业内部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时不需要交费,因此就用不着计费管理功能。(R)
19.网络管理标准化是要满足不同网络管理系统之间互操作的需求。(T)
20.网络物理安全性涉及网络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安全性问题。(T)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