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语中级阶段词汇教学的难点与对策
本文针对在中级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面临的诸多难点,从汉字和生词两个维度探讨了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借此提高学生对汉字和生词的整体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学习汉字和生词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汉字水平和生词水平。文章认为,在中级汉语词汇教学中必须向学生灌输一种理性分析、视野全面的生词学习方法。同时,在中级词汇教学中,应适时引入词法概念,使学生的词汇学习从初级阶段囫囵吞枣式的盲目接受过渡到理性分析、全面掌握的阶段。
标签:对外汉语 中级 词汇教学 难点 对策
在对外汉语中级阶段,生词教学一向是重中之重,词汇量亟待扩充,同时词汇的难度大大增加。但相比于片面地追求词汇量,对生词学习方法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的词汇教学存在两个极端:有的教师上课一味地堆砌生词,上难度,上规模,却讲得不得其法、不明就里;有的教师则依赖学生自学,对生词教学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使得学生不知所云,无所适从,学生生词水平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课堂生词教学效率低下。因此,中级阶段词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生词学习的意识和有效的习得策略,同时改变原有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提高自身在汉
语课堂之外的自学能力。中级阶段之初,词汇教学不应以量为主,要避免陷入“词海”,这样贪多求快反而嚼不烂;而应以质为主,着重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深层认识和理性分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下面着重对中级阶段汉字和词汇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乱码文字怎么打出来一、汉字教学
近年来关于词汇教学的“字本位”与“词本位”之说一直争论不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字本位”的理论更适合于汉语,生词障碍的根本问题是汉字。因此,从根源上说,要想使中级学生的词汇水平彻底改观,就必须从汉字教学入手,必须彻底解决汉字难题,真正提高学生的汉字水平。
长期以来,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留学生的汉字教学一直相对滞后,有的中级班教师认为汉字教学属于初级范畴,在中级生词教学中可有可无,可以说处于一种附属地位。汉字的“教”与“学”各环节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汉字的畏难情绪导致学生汉字基础不牢,对汉字缺乏理性认知,相当一部分汉字在视觉上还处于乱码状态。存在汉字音、形、义脱节现象,缺乏汉字部件的组合能力。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生词语义的理解和字形的记忆,汉字能
力低下大大制约着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向中级发展。
想要打破留学生对汉字的畏难情绪,改变其认为汉字不可理喻、无从下手的印象,改善留学生汉字识记困难、效率低下的现状,就必须将着眼点从生词转移到汉字,在增加学生词汇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汉字水平。目前,对外汉语学界已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字本位”的教学法。这是在总结了百年来汉语研究的得失,特别是“词本位”理论在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失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采用“字本位”的教学法,注重总结汉字规律,展示汉字情趣,让学生发现汉字不但博大精深同时也有规可循,从而激发其对汉字学习兴趣,提高其对汉字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字本位”与“词本位”的教学法也可互为补充,形成字与词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通过汉字分级出高频汉字
高频汉字表现出高度的集中性和强大的构词、派生能力。有统计表明,汉语词汇数量虽然庞大,但构成词汇的常用字却高度集中。频率最高的前500字占语料库的75%~78%,前1300字占92%~94%,前1500字占94%~96%。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认识频率最高的1300至1
500个字,他就可以读通一般读物的92%~96%左右的字。另一方面,汉字的构词能力非常强。据统计,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能组成现代汉语所使用的7万个词,平均每个汉字能构成合成词20个。因此,采用字本位的原则,利用字形分析与构字规律来学汉字就有效得多。在日常词汇教学中,遇到此类生词应首先从汉字入手,分析其内部音义结合关系,强化对汉字本身的认识。
(二)进行部首教学,利用汉字部件分析合体字
汉字教学的关键是部件,以部件教学为主线的方法称之为“部件识字法”或“字素教学法”。《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所定1033个甲级词,用了801个汉字,仅用330个部件。全部8822个词,用了2866个汉字,仅用431个部件。其中理据性高、构字能力强的就更少了。这样就化繁为简,将汉字教学重点缩小到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范围,大大降低了汉字认知难度,减少了记忆单位,减轻了记忆负担,提高了汉字习得效率。
(三)重视形声字教学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3500个常用字中,约有72%是形声字。目前,形声字的表音表意功
能在教学中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利用。课堂上要特别加强形声字的教学,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让学生熟悉常用的形部与声部,让学生了解汉字表意部件的固定称谓和独立意义。通过对整字、部件、形部、声部的逐层破解,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加强汉字部件及其组合关系的教学,训练学生通过形部来确定意义归属,通用过音部来推测发音,形成基本的辨音识意意识,在对陌生的形声字的认读当中提高猜音辨义的能力。这对于汉字的认和读都是一个有效的支撑,同时也能提高阅读当中的猜词能力。这不但可以加快汉语学习的进度,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汉字识记的方法,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强调书写规范,加强书写强度
为了加强汉字教学,弥补留学生的汉字短板,首先,应该强调书写规范。外国学生书写汉字时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书写错误,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只认轮廓,不辨细微,笔画增损,部件错置。其病根就在于初级阶段的笔画、部件、单部件字这些组合汉字的基本零件没能掌握好。其次,要加强汉字书写练习的强度,纠正学生懒于动笔的毛病。中国孩子在经历了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后,还难免会出现错别字连篇、提笔忘字的问题,留学生在短时期内想要学好汉字,不勤于动手很难见效。另外,还应改变有些学生在书写汉字时对于电脑
的依赖,提倡手写,改善看多写少、说好于写的不平衡状态。课堂教学中可用听写来检验生词记忆效果,指出代表性的书写错误,督促学生加强书写练习。
二、词汇教学
在中级汉语教学中必须向学生灌输一种理性分析、视野全面的生词学习方法。在中级词汇教学中,应适时引入词法概念,使学生的词汇学习从初级阶段囫囵吞枣式的盲目接受过渡到理性分析、全面掌握的阶段。以下试举几点进行分析:
(一)语素教学
语素教学在词汇教学中至关重要,我们对汉字教学的强调其实就是在为语素教学进行铺垫,夯实了汉字基础,也就为语素教学铺平了道路。词汇教学应从语素入手,要使学生明白语素才是汉语的终极单位,对一个词的理解应从语素开始,分析清楚每一个语素的意思才能完整地理解这个生词。训练学生对一些常用的、构词能力强的语素(通常为一汉字)进行分析。在核心语素的讲解之后,可适当引入同素词(关心、热心、小心、放心、伤心、担心、恶心)和同缀词(记者、作者、学者、老者、前者、后者、消费者)的概念,并进行拓展。这样不仅便于学生比较和记忆,也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词汇输入量。
另外,语素教学对猜词能力的培养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汉语的构词法有明显的规律可循,通过对构词法的了解(常见的有并列式和偏正式),可以让学生在面对生词时能够运用语素分析法来推测词义。
1.如果是偏正式的词汇结构,可以用初级词汇来翻译词汇中的核心语素,例如没学过“救助”“资助”,但可以知道核心语素“助”就是初级生词“帮助”的“助”,前一个语素只不过是来界定“帮助”的类型的,“救”是“救命”的救,“救助”就是在最危急时刻的帮助。
2.遇到未知语素,无法用初级词汇翻译,可进一步使用“部件识字法”。如不理解“资”,可进一步拆分,借助形部“贝”,就能得知“资助”是用钱来帮助。
3.如果遇到并列式的词汇,可以根据已学的词素来推测未知的词素以及整个生词的意思。比如“遥远”,通过相同的形部“辶”可以判断两语素语义相近,该词为并列式结构。通过已知词素“远”就可以知道未知词素“遥”和整个生词“遥远”的意思。在这种常见的并列式双音词中,较为简单的词素常常就是口语的单音词,加入了较为复杂的词素就意味着可能是一种更为书面化或更高程度的表达,那就可以将“遥远”理解为“非常远”。这种语素分析法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二)词语的搭配与扩展
在中级词汇教学中,词汇的搭配与扩展是训练学生从单词走向单句的生命线,要想使学生跳出蹦单词的阶段进而说出完整的句子,成败就在于此。在这方面《桥梁》堪称典范,它在生词之后还给出了重点词汇的前后各种不同语法关系的搭配,让学生在了解词义之后,能够从语用方面得以进行多方面的拓展。其中,应该格外强调词汇的搭配习惯、固定搭配、前后搭配的语体一致性,单音节双音节搭配的平衡原则等。
在词汇教学中,讲解应少而精,多进行扩展,多从经典语境中体现词汇,使用学生最为熟悉的语言环境来说明疑难词汇。例如讲解副词“干脆”——可表示一种简单的办法,这种办法不一定最好,但一定是最简单的。给出例句:“晚上怎么吃呢?出去吃太远,自己做太麻烦,干脆吃方便面吧。”熟悉的语境更容易使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在教师讲解之后,可让学生造句,进一步深化对生词的认识。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才能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个生词。
(三)近义词的辨析
随着学生汉语词汇量的增大,近义词辨析成为中级词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汉语水平考试
的一大难点。近义词掌握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衡量留学生汉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近义词的辨析使得中级班的词汇学习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通过近义词辨析使得学生能准确地进行区分,在实际运用中避免出现偏误;学生可以在交际中恰当地选用近义词,使自己的表意更加精确;在语段、语篇表达中,前后交叉使用近义词也可以避免词语单调重复,使语言生动灵活而富于变化。总之,要想真正学好汉语,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近义词的掌握就不可忽视。
近义词并非只有简单的语义差别,在辨析中必须引入相应的词法概念,拓展学生的词法视野。让学生了解到近义词差异体现在语义范围、语用范围、搭配关系、感情彩(褒义词与贬义词)、语体风格(口语与书面语)、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应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
另外,中级词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也逐渐升级,对于语意丰富的常用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已经不能满足中级阶段的需要。多义词的学习使学生从初级阶段的词汇数量扩大到中级阶段外部词汇数量与内部词汇义项的双向扩大。这就使得一个词不止有一个近义词或反义词,而是每一个义项都会对应不同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四)离合词的习得
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大多对离合词采取回避策略,不做任何解释和说明,有的甚至将其混同于动词;工具书中也很难查询到相关内容;教学中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留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偏误,成为汉语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离合词具有独特的语法特点,在实际语言中又占有相当的比例,应在词汇教学中增加离合词的教学内容,并且当做日常工作来对待。
离合词的变式多种多样,在教学中应指导留学生对常用的离合词进行归类整理,逐一进行扩展讲解和举例说明,对离合词的一些难点应予以重点分析。比如离合词的重叠与一般动词的ABAB式不同,只能是AAB、A一AB、A了AB。讲解之后组织学生反复操练,假以时日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离合词的印象,形成一定的语感,从而减少此类偏误的发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