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中继网与X.25标准的比较
蔡雪佳
(暨南大学2008级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008052209
摘要:本文通过对帧中继网与X.25的分析,从层次模型结构、协议开销、可靠性与传输速度方面提出了二者的区别与共同之处。
关键词:帧中继网;X.25标准;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吞吐量
公共分组交换服务支持来自许多供货商的多种端站,因此明确定义用户设备与网络间的接口是至关重要的。X.25就是被全世界广为接受的用于确定这一接口的标准。X.25标准由ITU1976年首次颁布[1],之后曾经多次修订。X.25指明数据终端(分组模式的DTE)和一个分组网络(DCE)之间的接口,以便访问一个公共的或专用的分组网络。在X.25中定义的协议对应于OSI模型的最低三层。X.25支持纠错和检错,因此对于那些处在恶劣的高噪声环境下而要求高可靠传输的应用来说十分理想。
帧中继技术是在OSI第二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技术。它是在分组技术充分发展、数字与光纤传输线路逐渐替代已有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条件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帧中继仅完成OSI物理层和链路层核心层的功能,将流量控制、纠错等留给智能终端去完成,大大简化了节点机之间的协议;同时,帧中继采用虚电路技术,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因而帧中继具有吞量高、时延低、适合突发性业务等特点。 帧中继是一种更新的分组交换概念,旨在通过简化网络处理过程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吞吐量和降低成本。帧中继特别适用于终点为智能装置及传输线路质量高的应用环境。
帧中继网与 X.25 有很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点对点式的交换网络、可变长度的帧、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不过在设计思想上有明显差别:X.25实际上是为不稳定连接的运行而开发的,X.25 强调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而帧中继(FR)是因为光纤技术发展后,差错控制显得不太必要,帧中继则着重于数据的快速传输,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吞吐量。
X.25规范对应OSI三层,X.25的第三层描述了分组的格式及分组交换的过程。X.25的第二层由LAPBLink Access Procedure, Balanced[2]实现,它定义了用于DTE/DCE连接的帧格式。X.25的第一层定义了电气和物理端口特性。
帧中继是一种高性能的WAN协议,它运行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它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是X.25的简化版本。它省略了X.25的一些强健功能,如提供窗口技术和数据重发技术,而是依靠高层协议提供纠错功能,这是因为帧中继工作在更好的WAN设备上,这些设备较之X.25WAN设备具有更可靠的连接服务和更高的可靠性,它严格地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二层,而X.25还提供第三层的服务,所以,帧中继比X.25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有效的传输效率。
帧中继概念类似于X.25,但帧中继减少了在每个网络节点的协议处理步骤,从而减少了整个端对端延迟。所有的确认和差错恢复均由最终用户设备执行;类似地,流量控制也是在端点实现的(尽管网络在需要时也会生成拥塞情况报告)。帧中继的简化的网络处理导致线路利用效率更高、网络的数据吞吐量增加。帧中继仅使用osi模型第二层OSI模型的最下面两层。ITU I.122建议于1988年中颁布了帧中继协议,继后ANSI也发表了有关规范[3]。一个可以提供高速低延时的帧成包传输;并能提供有效带宽利用的网络技术。它的协议开销字节小于X.25方式。
参考文献:
[1] 唐宝民,江凌云,林建中,张颖. 《通信网基础》[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71-76
[2] 毛京丽,李文海. 《现代通信网》[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50-59
[3] 卞佳丽.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基础》[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20-12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