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阅读学习英语?看这篇就⾜够了!“孩⼦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这是每个焦虑的中国家长都急于求解的问题之⼀。实际上,与其迷失
于各门各派的“理论”、“⽅法”、“技巧”、“捷径”,⼀次次经历认同、怀疑、摒弃、颠覆的死循环,
我们不如先回归问题本⾝:我们的⽬标究竟是什么?怎样定义“学好”?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让孩⼦学英语是为了孩⼦能够接受国际化的⾼等教育,能够在进⼊⼤学时
和英语为母语的孩⼦们有同等的语⾔能⼒,⽤英语学习专业知识,获得专业技能。要达到这个
⽬标,意味着孩⼦不仅仅是需要“学习”(learn)英语,⽽是“习得”(acquire)英语。根据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万⼩时理论”(要掌握任何⼀项技能,需要10000⼩时的“有意识练
习”(deliberate practice),“习得”语⾔,也必将是⼀个长期投⼊的过程,绝对不是上⼏门课,
报⼏个班就能够实现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规划英语学习呢?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哪⾥开
始学习计划呢?今天,笔者就给⼤家规划⼀条中国青少年的“英语习得路径”。
1
什么时候开始?会不会已经晚了?
有的⼈认为第⼆语⾔启蒙越早越好,有的⼈担⼼过早地让孩⼦接触英语会阻碍母语的发展,也
有的⼈担⼼孩⼦已经错过了英语启蒙的“黄⾦年龄段”。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语⾔学领域关于⼉童学习语⾔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实际上并没有定论,有的学者认为3
岁以后的⼉童就已经错过了“⾃然习得”语⾔的黄⾦期,有的则认为关键期⼀直持续到青春期开始(⼥孩10-11岁,男孩11-12岁)。但是,事实验证在青春期前开始学习第⼆语⾔的⼉童确实相
chocolate怎么读⽐⼤孩⼦和成⼈有更⼤的优势,更容易接近母语⽔平。因此,在10岁以前开始学习英语,都不
算太晚。
当然,家长也不必担⼼过早启蒙英语会阻碍或延缓孩⼦母语的发展,或是造成“困惑”,因为“多
语⾔发展”(multilingual)的孩⼦虽然从表⾯来看可能在语⾔输出上⽐同龄孩⼦花费更多的时间(看似是“困惑”,“犹豫”),但是长期对多种语⾔的语⾳、句法特征的潜意识⽐对会让这些孩⼦
⽐普通⼈有更强的“语⾔意识”(language awareness),从长远来说,语⾔意识有助于这⼏种
语⾔的全⾯发展。所以,对于启蒙时间这个话题家长不必过于紧张,相⽐起步时间更重要的是
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
2
英语习得路径的核⼼主线—阅读
英语是⼀项全⾯的技能,听说读写似乎哪⼀门都不能落下,那么,各项技能应该如何分配学习
时间呢?其实,这四项技能,应该分为两类,阅读和听⼒属于“输⼊型”技能,⽽⼝语和写作属
于“输出型”技能。
语⾔学将第⼆语⾔学习的过程分成五个阶段,第⼀个阶段被称为Pre-production Period(前输出期)或Silence Period (静默期),随着学⽣接收的“输⼊”信息越来越多,他们逐渐趋向于体
现“输出”能⼒。输出技能是建⽴在输⼊技能的基础上对获得信息进⾏反馈、总结、再创造的过
程。⽽在输⼊技能⾥,听与读其实也不分家。
⼀个母语为英语的⼉童在认字前通过⽗母他们读的bed-time story获得语⾔输⼊,⽽到了⼩学
以后课堂上⽼师的讲座也是基于课本上的内容。总⽽⾔之,“听”只是另⼀种形式的“读”。这也就
不难解释为什么美国中⼩学将阅读作为基础教育的核⼼。⾼中以前,偏重“学习阅读”(learning
to read),学⽣通过对各种类型作品的⼤量阅读学习各种阅读理解的⽅法和技巧,提⾼阅读效率。⾼中以后乃⾄⼤学,则进⼊到“通过阅读学习”(reading to learn),只有能够读懂各类专业
书籍,才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如果中国青少年的⽬标也是与美国⾼中⽣拥有同样的英语能
⼒,那么也同样需要以阅读为主轴辐射英语学习。
3
基于阅读的英语学习—路径规划
第⼀阶段(6岁前):⼤量语⾳输⼊
⼉童3岁开始,语⾔能⼒飞速发展,对获取的语⾳信息产⽣⾼敏感度,并开始对出⽣以来接触到的字⾳进⾏⾃动联系、总结,这标志着孩⼦词汇量的突飞猛进。所以从3岁到上⼩学前(即6岁),家长尽可能
地通过给孩⼦读英语故事书,或是听英语录⾳的⽅式让孩⼦获得⾜够的语⾳输⼊,强化语⾳敏感度。
第⼆阶段(5-8岁):以⾳导读
进⼊幼⼉园(或⼩学)后,孩⼦开始接触正规英语教学,学习26个字母的书写和读⾳。这个时候,我们要帮助孩⼦从“听”渐渐往“读”过渡。这个时候,借助于前期的⼤量语⾳输⼊,孩⼦已经有⼀定的“听⼒词汇量”,下⼀步就是如何让孩⼦在书本上认出这些实际已经知道意思的词汇。⽽这个阶段,家长⼀定要记得“双管齐下”。⾸先,家长需要利⽤Phonics(⾃然拼读)教材或书籍来培养孩⼦的“解码”(decoding)能⼒,让孩⼦有意识地去将已经存储好的“听⼒词汇”和书⾯拼写结合起来,辅助阅读。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在家中各处贴单词卡⽚等⽅式⿎励孩⼦记忆sight words(英语常见词),帮助孩⼦记忆不严格符合拼读规则的⾼频常见词。经过⼀段时间的训练,孩⼦的阅读速度会⼤⼤提升,随着阅读效率的提升,孩⼦也更容易体会到书中的趣味情节,从⽽萌⽣对阅读的兴趣。
第三阶段(7-10岁):绘本到章节书过渡
通过Phonics和Sight Words的双重学习,孩⼦的阅读效率已经有所提升,这个时候,孩⼦就可以逐渐从字数较少的绘本过渡到分级的章节书了。过渡期家长们最⼤的担忧就是章节书插图较少,⽂字较多,怕孩⼦没有耐⼼读下去。因此,在选择书时,尽量考虑孩⼦的阅读兴趣,选择孩⼦喜欢的题材的书籍。另外,也可以偏向于选择被改编成电影的书籍(⽐如Roald Dahl 的BFG,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
ory等等),借助多模态(multimodal)学习促进阅读理解。同时,还需要适时给予孩⼦“正向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即在孩⼦完成阶段性阅读任务时即使给予⿎励或奖励,提升孩⼦的信⼼和动⼒。加⼊“读者社区”也是督促孩⼦积极阅读的好⽅法之⼀。如果和其他⼩朋友⼀起阅读同⼀本书,并进⾏定期讨论分享,对于孩⼦也是⼀种⽆形的约束。⽽在互相讨论甚⾄辩论的过程中,孩⼦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当然,如果有合格的⽼师加以引导,充分激发孩⼦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效果则更为显著。
第四阶段(9-12岁):阅读能⼒全⽅位打磨
如果前⾯的步骤都得以贯彻,那么到了这个阶段,孩⼦已经养成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不会轻易“弃读”了。那么这个时候对书籍的选择,则从孩⼦的兴趣逐渐转化为帮助孩⼦提升阅读能⼒的功能性上。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算得上是真正的Learning to read(学习阅读)的阶段。
阅读理解能⼒粗略可以分为三⼤类:1)主旨和细节把握 2)信息知识整合 3)写作⼿法识别。⽽每⼀⼤类之下⼜有各⼩类:细节把握、复述、总结、推断、整合、⽐较、分析、鉴赏等等。因此,孩⼦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阅读不同类别的原版书对各项能⼒进⾏打磨。⽽在这个阶段,孩⼦不应仅仅满⾜于“读懂”⼀本书的情节内容,⽽是需要通过回答⼀系列的阅读理解问题来体现对⽂本不同⾓度的深层理解。同时,阅读能⼒的提升⼜能够辐射到英语的其它各项能⼒:孩⼦可以听懂更为复杂的讲座、原版电影;经
过⼤量输⼊,孩⼦顺利跨越“静默期”,开始体现⼀定的输出能⼒,可以将所读所学⽤语⾔组织成读书笔记或⼝头演讲。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针对性地给孩⼦报⼀些⼝语和写作的强化课程,以及规范孩⼦语⾔运⽤的语法课程,⽽也只有当输⼊⾜够充⾜的时候,这些课程才真正能够体现价值。
第五阶段(11-15岁):阅读带动写作双重质变提升
孩⼦到了初中以后,写作的要求逐渐提升,开始接触不同⽂体、不同长短⽂章的写作。⽽且,写作不仅仅⽌于英语课——针对历史课、经济课这样的⼈⽂课程,需要学⽣能够对话题进⾏简答和分析;即便是⽣物、化学这样的理科,也要求学⽣能够具备撰写实验⽇志、研究报告的能⼒。这个时候,⼀些孩⼦的劣势就明显体现了出来。
笔者接触过不少国际学校的学⽣,从⼩接触外教教学,平⽇⾥全英语对话⽆压⼒,但是写出来的作⽂却内容匮乏、逻辑混乱、通篇语法错误。这是因为⽇常⼝语和书⾯写作在难度、深度、语⾔规则、及内容条理上都不可同⽇⽽语。当然,前述的学⽣中也不乏有阅读习惯的,但是从兴趣出发的阅读毕竟是⼀个被动学习的过程,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去学习书⾥的表达、剖析作者的写作⼿法和意图,就⽆法将“输⼊”的信息有效地⽤于“输出”。
因此,想要突破写作⼤关,前⼀个阶段的阅读⽅法学习、阅读技能打磨⾄关重要。经过⼀段时间以阅读为主的学习之后,就要渐渐有意识地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例如在读完⼀章故事后尝试从情节、⼈物
、背景、主题等各个⽅⾯去做总结;或是针对作者探讨的主题发表⾃⼰的观点;或是仿照作者的遣词造句、写作⼿法创作⾃⼰的⼩说等等。同时,创作和修改的过程也是对阅读⽂本钻研深挖的过程,写作反过来⼜进⼀步促进了阅读理解。总之,从“输⼊”过渡到“输出”是语⾔习得的必然规律,因此,那些将写作与阅读割离开来的学习或教学为何难见成效,也就不难解释了。
第六阶段(15-18岁):向Reading to learn过渡
孩⼦跟着我们的学习路径进⼊到⾼中阶段的时候,英语能⼒已经基本和同年龄段的母语学⽣不相上下了。这个时候,英语阅读就不仅仅具有⽂学价值,⽽是真正成为了传播专业知识的载体。⽽孩⼦们也应逐渐从阅读⼩说(fictions)过渡到阅读⾮⼩说(non-fictions)作品。孩⼦们已经具备了完善的阅读能⼒,可以通过阅读去⼴泛汲取各专业的知识,例如历史、⽂学、政治、哲学、经济学,乃⾄⽣物、地理、物理、化学等等。当孩⼦具备理解专业著作的能⼒的时候,也就标志着英语“习得”的完成。此时的英语学习,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学习”,⽽是以英语为媒介的思维⽅式、论证⽅式、以及分析⽅式的训练提⾼(⽐如AP美国历史要求学⽣分析⽣活在⼤平原地区的印第安⼈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在哪些⽅⾯影响了原住民的⽣活)。
4
结语
根据这条由阅读往外延伸辐射的习得路径,各位家长就不会再陷⼊类似“怎么⼊⼿”,“报什么班”,“先学什么”,或“该怎么学”的困惑之中了。在这条路径中,每⼀个阶段都是必经之路,也都为下⼀个阶段打下基础。⽽遵循这条路径,家长们也不⽤在“学校功课”和“阅读”之间做取舍,因为两者本来就不应被割离开来,⽽是⼀体两⾯,相辅相成。阅读虽是兴趣,⽤对⽅法,却也远远超过兴趣的功能——因为阅读的终极⽬标,正是学术成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