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接口测试工具服务端测试---接⼝测试⽤例设计
服务端测试主要分为三⼤类:web端或app的服务端接⼝测试;对更后端的数据库、缓存系统、中间件等进⾏测试;异常测试、稳定性测试、性能测试等。
app业务接⼝常见有:数据保存、数据查询、数据状态操作
接⼝测试更多可以理解为前后端的数据交互是否按所约定的协议进⾏,包括字段以及字段的准确性。
测试⽤例设计参考⽂档:产品需求⽂档、接⼝协议⽂档、数据库表结构设计等。
接⼝测试⽤例设计⽅式⽅法有:
针对输⼊:因为输⼊是由客户端提交的,客户端是否按协议提交参数接⼝侧是⽆法控制的,此时针对输⼊测试⽤例需考虑:按照参数类型进⾏设计、⾮法传参的健壮性及稳定性;
针对接⼝处理逻辑:依据产品业务定义进⾏⽤例设计
针对接⼝输出:针对输出结果(数据操作以及接⼝返回response)进⾏分析设计。
关于输⼊的⽤例设计:接⼝⽂档⼀般都会标明参数类型及长度,是否必选项等
异常的参数校验有必要做那么多吗?
例如,在购物商城中,客户端和后台的接⼝,需要要做充分的异常测试。协议通常有加密,但是因为商城有利益可图,总有⼀些⼈去攻击,那么⼀旦攻击成功,就可以绕过客户端直接访问后台接⼝,如果后台逻辑有漏洞,就有利可图了。
还有,⼀些提供给外部使⽤的接⼝,也需要做好异常测试,因为你不清楚调⽤者会怎么使⽤,那么作为⼀个可靠的提供⽅,保证⾃⼰的稳定和健壮是⾮常有必要的。另外⼀些情况,可能这些异常是外部⽆法触发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异常问题就没有那么⾼的优先级去解决。
测试中,通常需要去权衡测试成本和产品质量,到⼀个平衡点。
⽤例设计-接⼝逻辑
约束条件分析
操作对象分析
状态转换分析
时序分析
操作对象分析:测试点针对合法或不合法的对象进⾏设操作
如:登录帐号A,查看帐号B的数据,风险:个⼈数据隐私或是安全性。
状态转换分析:业务状态规定流转必须为A>B>C,测试点需关注能否产⽣A>C,或C>A等情况,避免流程漏洞带来利益损失。(商城订单较常见)
时序分析(更多地可以理解为业务流转流程):主要为某业务涉及多个接⼝,⾮顺序执⾏导致数据异常或正常数据⽆法写⼊的情况
⽤例设计-输出
针对输出结果
成功
接⼝response返回字段的准确性;
客户端流程是否正常;
数据更新操作的准确性(数据库、缓存等);
失败
异常错误是否有捕获处理;
异常流程是否有明确的状态码返回;如:
1001 = 服务异常
1001 = w4ParseResult是null
接⼝处理时间
超时未返回
未进⾏超时处理,导致整个流程阻塞;
超时错误返回
服务端处理超时,但返回处理成功;
⽤例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如:
接⼝兼容性(兼容新旧版本app)
接⼝字段是否冗余
数据保存是否重复,冗余
接⼝功能重叠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