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品设计中概念的生成
浅析产品设计中概念的生成

                  【内容摘要】设计概念代表了事物形成的思想根底,对于设计概念的追求贯穿了设计师设计工作的始终。它极其重要,却难以把握,在设计过程中它逐渐生成,被提取、物化,在一定的情况下亦会被打破。文章对设计过程中概念的常规生成方式进行归纳,对概念物化的产品做进一步的分析,以期为后人的设计提供一定范本与借鉴。 
【关键词】设计概念 设计方法 以人为本 
概念,是思维的根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辞海?中说,概念是人类在认知过程,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取出来加以概括的结果。简单而言,概念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它抽象又具体、普遍又特殊,是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又是一件事物的抽象提取。 
完整的设计工作,就是一项将设计概念提取、提炼,最终物化的过程。在传统的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常会无意中运用概念设计方法,这些设计概念的生成被认为是一种直觉、创造甚至是灵光一闪。设计者知道怎样完成设计、解决产品中的设计问题、实现概念从想法到物化的转
less is more大道至简变,但是很少能够确切的明白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做好设计。设计者在设计概念产生后,用一点想法不断引发更多想法,凭借的是经验和技巧,这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技能,难以言喻。 
一、知识的累积 
设计者通过绘画和交谈具体化思维,这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思考草图?作者维诺德・戈埃尔与我们探讨了这个问题,这是现代认知科学的根底,如果不熟悉设计师的领域,就很难理解。设计问题的解决者――设计者,需要明确认识应改进的问题,确定改进目标,换句话而言,这是以设计者的智力挑战现有的认知科学。 
设计不是在真空中创造出来的,通常要对已有的文化进行回应,设计出的作品最终又成为文化的一局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开展,丰富的物质文化给设计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更多养料。怎么样设计一个产品?使用怎样的材料、多大尺寸、什么样的形状?这些产品形成的必要元素是设计者在对现有实物进行观察、复制等一系列学习流程后,进行新的产品设计时需思考到的要点。这些思考,对于不了解相关知识的人来说,是一个难点,更无法以此进行设计。 
客观事物涵盖的知识是设计概念的重要来源。沉浸在客观世界知识海洋中的设计者产生的思
考,有更浑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设计者,既要具备对现有产品设计概念的解读能力,又能够做到对这样的文化进行延续,即通过对已有产品传达的信息、语义的了解,构造新的信息与语义的产品。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了解是一名设计人员进行符合当下社会人文的产品设计的根底,知识积累是设计概念产生的必要。 
二、概念的生成 
对于概念定义的过程,以犬为例对其进行定义。犬是一种四只腿、会吠、毛茸茸、尾巴摇摆的动物,但相反,四只腿、会吠、毛茸茸会摇尾巴的动物并不仅仅是犬,可能是其他动物。不同经历、生活背景的人根据相同的定位,脑海里会浮现不同的动物,这样的生物除了是狗外,还可以是狼,甚至是貂。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设计概念在不同设计师的手下会展现万种可能性的原因。 
在既定思维产生后,具体化它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加法 
1.推敲 
如果从设计之初,设计者就对第一个产生的概念不断延伸,即刻完成设计,很有可能会得到一个倾向性过强的设计作品。因此,设计师通常在初期产生带有推测性的想法后,会由第一
个想法展开到多种想法。新产生的想法,可以是全新的概念,也可是对首次想法的验证。只有对多个设计概念不断推敲,才会一步步走向确定,得到一个相对确切和完善的设计实物。 
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对多个设计概念产生的方案进行筛选,逐步甄选到更小的范围,推选出可能性较强的方案。方案完成后,进行测试,对于产生的问题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理解,然后进行下一轮的改进设计。这便是将概念屡次验证的方法。 
2.叠加 
功能的叠加 
就我们最熟悉的产品  而言,它既具有  、短信功能,同时兼具了时钟、闹铃、Mp3、视频播放器、游戏机等多种功能,是叠加设计概念的最好范例。事实上,很多设计都运用了概念相加的方式。 
比方荷兰设计师Dave Hakkens的趣味设计作品“可以吃的笔〞。这款概念设计的加法公式是:“糖果+笔=可以吃的笔〞。概念的根源很小,是生活的一个点滴。人们在写字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啃笔头,在反响过来的时候不得不失望的松口,然后继续书写或者进行思考。这样一个小小的现象被设计师注意到了,生成了初步概念,从这个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款能食用的笔,既满足了原有笔的功能,又增加了笔的其他性能。一项很有趣的设计,让使用者在思考
过程中品味甜蜜,不失为一种激发新思路的好方法。 
材料与结构的叠加 
以往的观点认为结构是设计的起点,可以用在设计的生成和组织中。早期的设计,可以概括为结构与功能的不断完善。在?设计概念?一书中提到材料是设计的根底,材料的选择会受到设计初始构思的启发,比方当确定材料时,设计者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尝试得到满意的结果,同时也得到了合理、满意的设计;另一方面,一旦设计者选定材料,材料的表现力与功能需求决定了设计中的跨距及不同结构元素间的距离,材料的特性给设计者一定的设计规那么。如米兰设计周中首度亮相的ONYX 沙发,由火山熔岩石和碳纤维两种材料组合而成,有趣的结合了古朴和现代元素。 
简化 
1.多元文化的统一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的造物思想和方法有着很多值得汲取的智慧。现代设计强调创造与社会未来的开展趋势相适应,强调注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心理方式和行为方式,即以人为本。现代文化早已呈现多元化的开展趋势,多种文化的叠加,可以是现代科学与古典智慧的碰撞,也可以是东方风韵与欧洲风格的融合。 
2.大道至简,少即是多 
繁复的装饰艺术曾是主要的设计形态。随着时代的开展,设计概念中的减法法那么从包豪斯时期开始不断兴盛,随后从欧洲传播到了中国。 
“少即是多〞的概念是世界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他认为“Less is more〞,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设计之中,同时他在教学中着力推进功能主义至上的设计教育。他设计的西格兰姆大楼是其最具代表性作品。 
设计,在保障设计作品最根底的功能后,将繁缛复杂的装饰一一舍去,剩下完美的结构,方能表达最为纯粹的设计理念。 
结语 
通常是设计师的思维以及企业对产品的定位控制了新产品的产生,并对其相关概念的生成起到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开展,设计师以个人的智慧和经验进行的设计已经明显无法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产品的使用者对设计概念的满意程度,不仅仅是产品设计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更是引导了设计概念的产生。 
设计有法,但也无章可循。不管设计是有怎样的法那么,真正的设计,最终还是要以人的角度为出发点来进行。 
参考文献: 
【1】比勒费尔德・贝尔特,埃尔库里・塞巴斯蒂安.设计概念[M].张路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2】张凌浩.设计符号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3】陈岩.论产品设计中“设计概念〞的隐喻性[J].包装工程,2021. 
【4】唐林.产品概念设计根本原理及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5】杭间.设计的善意[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