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模块化设计及机构运用案例研究
作者:罗 莹
来源:《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第08期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家具已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为了使家具的造型新颖,形式多变,功能齐全,文章着重阐述了模块化设计的家具在造型上的变化及使用功能上的扩展。为模块化家具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本文着重对几种模块化设计及机构在家具中的应用进行了个案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模块化结构机构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8-117-03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居住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对家庭装修及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家具的要求不仅要造型新颖,富有时代感,还需要其功能齐全,适用。另外,由于各住房设计的布置不同,亦需要现代家具设计能随住房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家具模块化
设计及机构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家具的这种要求。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家具从风格上可以分为:
        现代家具、欧式家具、美式家具、中式古典家具等。
        从中外家具发展史可以看出,现代家具、欧式家具、美式家具属于西方家具发展的顺延。它与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轨迹。而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由于社会原因在清末时期出现断层,导致现在流行的家具普遍缺少中国传统元素和中国的文化气息。
        在现代设计不断寻新语言的今天,中国的悠久历史、辽阔地域和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造就的东方传统文化则显现出平和、含蓄和睿智,这也许正是喧嚣浮躁的现代人所渴望的心灵沉静。
        意欲改变中国设计现状的国内设计界,正热衷于将中国传统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主要有“写形”和“写意”两种形式。“写形”即将可见的中国传统元素借助现代设计表现手法进行展现,这是浅层表现形式。“写意”则不拘泥于单纯的外在形式,而在无形中追求内在的“天人合一”、“
以和为美”的中国传统审美理念,这是深层的表现形式。东方传统图形语言对于意境的表现独具魅力,常常只有将“形”和“意”完美结合,才能在现代设计中将传统文化演绎得恰到好处。
        本研究想通过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寻一种元素,运用现代造型手法,使传统与现代的风格结合。并注重家具的结构研究,以满足人们对家具更高的诉求,实现有中国特的现代新型结构家具。
        1家具模块化设计及应用
        1.1家具模块化设计
        家具模块化设计是根据一定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一种或者几种基本模块,加上一些简单的板块件与连接件,进行不同的组合拼装,得到不同造型,不同使用功能的家具。
        案例:
        某整套家具产品设计来源于基本造型是从“寿”字演变成床,床是由若干个基本造型的模块组成,模块是“寿”字中一部分演变过来的,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及各种结构运用得到造型各异,用途不同的家具。
        通过对品牌家具市场的调研,根据该设计的风格和审美取向,现定位为新中式简约多功能模块化家具,在实现一定功能的基础上,注重结构的研究,使家具设计更具有人性化,满足人们对求新求变和多样化的诉求。
        1.2家具模块化设计的应用
        模块化设计先要设计一到几个基本模块,根据用途进行组装。
        案例:
        用“寿”字演化的图形的一部分,设计成基本模块(见图一),用四个基本模块组装成形状像“花瓣”的床(见图二)再用四个基本模块从不同方位组合,可组成“流水形”书桌。(见图三)使用滚道技术,使桌面自由滑动,使用起来更加人性化。用四个基本模块,一些隔板可以组成“流水形”书架。(见图四)用四个基本模块,组装成一个“叶子形”衣柜。(见图五)用基本模块还可以组合成沙发,沙发―由两个基本模块和几个箱体结构组成,其靠背(腰靠、头靠)、坐垫则由软体材料组成。侧面的形状为人的曲臂造型。(见图六)茶几是由两个基本模块组成,使用了平行四边形机构,使茶几面板能平行升降。以此类推还可以组成电视柜和其他家具等等。
       
        图一
       
        图二图三
       
        图四图五
       
        图六
        在设计家具的同时考虑绿设计理论的应用。“绿设计”理论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上的现代设计理念,以绿产品作为绿设计的最终体现,即“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
        上述案例家具的模块组件,选用脱脂木质材料,利用其天然美丽的纹理制作家具,强调自然美的理念。在设计上不仅考虑材料的本身环保性,还要考虑组合造形尽可能体现其绿生态、环保、健康等命题。如:衣柜的“叶子形”,书柜的“流水形”等。在彩上使用了和大自然相接近的颜,如:绿、黄、褐等。在设计模块化组合时,必须始终以人为中心,满足人体工程学的尺度和舒适度的要求,使设计更具人性化。
        2机构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要想了解机构首先从了解结构入手,“结”―结实,强健,牢固;“构”―架木造屋;
        构,盖也。―《说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结构”―构成事物整体各个部分及其搭配,组合的方式,建筑上受力部分的构件。―《现代汉语词典》。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可以将结构解释为构成产品的部件形式及部件间组合连接。结构设计则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适应某种材料特性而设计或改变产品构件形式及部件间组合的连接方式。
        由于模块化家具是由一些基本模块组合而成,这种组合应牢固可靠,拆装方便。另外,在现有组合家具的条件下,能具有更多的使用功能。为此,需要应用一些机械上的简单机构及构件,以解决模块间的连接或部分板件的位置移动变化,扩大其使用功能。
        通过对中国家具发展史的研究可得出,构成中国传统家具的元素有:造型、结构、材料、装饰等。
        其结构主要是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工程中的重要营造法式。是中国传统家具与建筑中的一大特点。是中式家具的精髓所在和基础。
        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是由古建筑结构转变而成的,从现存的家具可以看成是三种形式:1)出头榫。2)明榫。3)暗榫。
        这三种榫卯结构结合不同的设计和使用需要衍化为:龙凤榫加穿带、攒边打槽装板、楔钉榫、抱肩榫、霸王帐、夹头榫、插肩榫、走马销等更为丰富的结构形式。
        通过对各种榫卯结构形式和功能的分析和研究,个人对榫卯结构的理解是:
        (1)榫卯结构的作用是:连接、受力、实现整体木结构的功能化。
        (2)形态决定结构,结构服务于功能,形态、结构与功能,相辅相成,互相制约。
        模块之间的组合连接不能使用榫卯结构,因为榫卯结构不能拆卸,所以使用螺栓连接。(如图七)这种连接拆装方便,强度大,体积小,连接可靠。
       
        图七
       
        图八
        以(图七)的结构设计为例:为了利用有限的空间,需要将床面板翻开,目前市场上使用了铰链和气杆机构,虽然实现了上述功能、使用方便,但气杆的制造精度要求很高,维护条件要求也高,目前主要从国外进口,成本高。(见图八)为了解决气杆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用折叠式撑杆代替气杆。(见图九)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可以平行升降桌面板,以满足使用的不同要求。(见图
十)使用滚道技术可使模块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改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见图十一)这种技术是模块与滚道之间为线接触,接触应力小、强度高,能承受较大的重量。
模块化设计家具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4结论
        “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造物艺术通过形态语言表达出的一种思想,境界和趣味。家具的设计、造型和布置,体现出一种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体现出社会的和谐有序,人与自然的天人合
一;也表达了心与物、文与质、材与艺、用与美相统一的思想。拥有祖先宝贵文化遗产的我们必须对内重视传统,建立相关研究机构、保护体制及环境,提高传统文化在大众审美的导向地位;对外开放胸襟,积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探索本土文化现代设计表现的新途径。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拒绝传统文化的符号化和表面化,真正延续民族精神和文化思想,才能使传统文化延续并发扬光大。
        通过对家具模块化设计及机构运用案例的研究,本人认为对于现代家具的设计既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更要符合家具造型新颖、多功能化的市场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和精神诉求也必将同步提升,对于家具的造型和功能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本文仅就模块化设计和机构在家具中的应用,作了基础性的探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家具的造型和机构的运用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未来的世界肯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何萍.关于现代设计涌现东方传统文化风潮的思考.2007国际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论文集[M].广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0.
        [2]刘志峰,刘光复.绿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8.
        [3]刘立红.中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系列教材《产品设计工程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