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家具微更新设计策略探究
杨树森,田治国*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于城市家具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本研究分析城市家具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
设计特征和设计路径,梳理研究出城市家具微更新的多种设计策略:城市家具与场所认同感的提升、城市家具情感化表达、智慧化城市家具、共享城市家具。新时代城市家具应该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使用的多种需求,以期营造更具活力和人文气息的城市公共空间。关键词:微更新;设计策略,城市家具
始终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城市家具不仅是城市集体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载体,还是城市社会活动的重要支撑。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中越来越离不开城市家具,尽管它不能改变城市空间本质特征,但可以起到切割空间、改善空间尺度、营造场所氛围的作用。
1.2微更新理念与城市家具
中国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正在同时进行学术和实
践层面的转换,即从“增量扩张”
的发展模式转向“存量优化”的发展模式[2]。而此过程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疏离、空间活力削弱、城市社区空心化等问题亟需解决。在这种背景下,微更新理念所倡导的上下结合机制、循序渐进的更新方法、以众的需求和参与为导向的理念就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城市微更新主要针对小尺度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基础设施、功能结构、景观营造等进行精细化、品质化的升级和改造。
而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活动空间的必要元素,同时也是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支撑。这些要素与城市微更新理念中强调的“以众需求和参与为导向”相互契合。城市家具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虽然不具有影响整体构造的能力,但却是与人距离最近的感觉元素。能够
在近距离激发人们的动作和肢体语言,
提升空间活力。同时,在实践意义上来说,城市家具的小尺度和较低的成本也可以给微更新理念提供更多实施空间。
2
城市家具微更新的必要性政策上在《“十四五”发展规划及愿景目标》中,明
确提出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同时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划定底线、坚持保留城市记忆、坚持量力而行推进改造提升3个方面。国内大拆大建的传统更新模式开始向城市微更新的精细化品质升级模式转型。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景观微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实践空间。
现状方面,以往城市家具的设计往往只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存在,而忽视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景观活力
高速发展的城市增量建设虽然极大提升了社会生产水平,但是发展的背后却带来了城市空间浪费、空间活力不足、存量空间破碎等问题;同时,在社会日益发展的当下,人们对于户外滞留空间的体验质感也在不断提升。面对诸多问题,作为城市户外空间中最活跃的成分———城市家具,可以作为存量空间中的更新重点。在尊重原有空间格局的基础上,以小尺度、低成本的微更新手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优化空间形象。本研究主要针对城市家具进行微更新设计,在城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探讨新型技术手段与城市交互式景观家具的融合,寻新时代城市家具的微更新策略,以期为相关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城市家具的发展概述1.1城市家具的发展
人们对于家具的定义是指维持人类日常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以及从事社会活动的必要产品,是位于生产生活空间的重要元素。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具的种类和功能逐渐增多,家具的使用开始慢慢从室内空间分化出一部分应用于户外空间,而后成为了
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家具的概念也随之生成。
19世纪初期,城市家具就已被广泛应用在城市公共空间,不过并不能被人们界定为是一个完全独立的
空间元素。直到19世纪60年代,法国让-克劳德德考克斯(Jean-Claude Decaux )首次运用城市家具(Urbane meuble )的概念来进行商品宣传。20世纪后期,“城市家具”作为商业名词开始受到学术界和大众的认可并获得其学术上的定义,根据地方和时代的不同也被称为
“广场家具”或“街道家具”[1]
在欧洲公共空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城市家具
基金项目:常州市城市管理局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常州公共空间
景观优化设计研究与实践”(2021JH06)。
作者简介:杨树森(1998-),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景观设计。通信作者:田治国(1978-)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景观植物应用与城市更新设计
2023年第15期
现代园艺1
47〇
的提升。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的当下,
出现了诸多问题:人口增多导致城市负担加重,
城市体收入和年龄差距变大而导致的需求差异化;新技术
的冲击所带来的城市智慧家具的出现;缺乏城市特
和参与性的城市景观家具导致用户体验差等[3]。这些
问题最终都导致了城市家具闲置化。
城市微更新的主要针对目标为基础设施落后、生
活质量差的社区以及公园。然而城市家具作为城市公
共空间中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微更新中始终无法绕过的重点问题,并且城市家具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地区生活质量的提升。此外,城市家具作为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属性决定了其高度的适用性,使之在陌生空间中可以快速融入。城市家具微更新与传统的更新模式相比,具有低成本、低耗时、低人工等优点,可以与资金缺乏地区的空间升级需求相匹配。在解决社区公共空间和城市剩余空间问题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大拆大建之后的遗留问题。3城市家具微更新设计策略城市公共空间之所以被人们区别划分,除了空间
上的不同,也具有独立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的概念
首次被延伸到建筑和城市设计领域是在诺伯舒兹的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
他曾提出“城市形式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构图游戏,形式背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涵义,每一个场景都有一个故事”[4]
在城市空间中,作为重要元素的城市家具承载着这些故事。人们在与城市家具的互动中感受空间场所
带来的精神和文化内核,通过城市家具将城市记忆和
故事进行传递和延伸。具体活动主要是人们对于空间
或者场所的感知与肯定。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感知和
经验累积所产生别样感受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对其进
行评价,在审美体验中获得身心满足,由此产生认同
感[5]。这种对于场所的认同感的出现与特定的环境特
征有密切关系,人与这些特征之间的关系在建立过程
中由于个体成长轨迹的不同,自身文化素养不同,也会
有所区别。通过对于环境的认知过程,人们可以感受
到环境的特征和情绪,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本身的自
我感受,认同感随之提升。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城市家
具,要求形象上容易被人们所记住,
带有明显的外在特征,同时也要有深层次的内在含义,
由此唤醒人们在认知上的共鸣。
这种通过城市家具的更新提升场所认同感的设计
策略,通常可以在一些固定人流停驻和生活的区域得
到体现。比如老旧小区出入口和内部活动空间等,通
常此类社区空间具有使用时间较长、在建设初期没有
考虑后期发展规划以及功能定位冗杂缺少导向等特
点。在考虑这些场地时,应当注重城市家具的地域性建
设,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行为规律和动线流向,掌握居民的功能需求以及他们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同时在更新老旧小区的入口时,也可以根据空间活动的需要,做相应的建筑界面的铺展、引导和屏蔽。根据居民原有的生活习惯梳理场地功能,克服原有的消极元素;同时考虑符合地域性文化内涵,增加极具烟火气息的功能,将有助于提升周围居民对于社区空间的使用率和认同感。4城市家具的情感化表达在城市化进程加剧的当下,在都市公共空间中所凝聚的人类内部的情感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传递的,因此人类对带有关怀彩的情感化设计有着一定的敏感度。而城市家具所拥有的特殊社会功能与以人为本
的文化属性,使之成为了都市生活中人际关系和情感
沟通的主要介质[6]。通过城市家具传递城市情感,调动用户积极情绪,体现人文关怀,将成为未来城市家具设计的主要特征。城市家具的情感化设计主要分为3个方面:
4.1本能情感的反馈本能情感即指人们对于产品的直观感受,是不受意识指使的。这种感情主要是由于产品的造型、彩和材质所引发的。在造型方面,三角形所带来的稳定感,正方形更加具有规矩,圆形则
更加柔美等等;
在线条的使用上,直线具有简洁明了的理性美,而曲线则更加活泼生动,更具感性美。在彩方面,不同年龄
段、职业、体对于彩的感知是不同的,根据场景需要因地制宜的彩设计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材质方面,质地粗糙的材质容易给人带来明显的触觉感受,在视觉上也会显得厚重,而质地细腻的材质更具活泼、艳丽的特性。这些都会增加人们对于城市家具的情感倾向。4.2行为情感的交流行为情感是指人们在使用产品时,与产品进行肢体上的交流而获得参与感满足的心理感受。行为情感重点在于引导人们的行为以及传递产品的效能,在不经意中规范性引导人们的行为,通过人们行为的延伸达到情感的交流[7]。行为情感的设计要更多地考虑人的特性,不止考虑一般大众,也要照顾到特殊人的需求。除了彩、造型和功能方面的使用外,还要安全有效,不会有潜在威胁;同时也要方便使用,充分考虑人体尺度和行为的需求。行为情感要求产品的设计更多体现人文关怀,更加适合全龄化的社区体验。在当今追求人居生活质量的环境下,更多具有交互式体验的城市家具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特点。4.3反思情感的延续反思情感是指人们在体验产品后,其产品中所
蕴现代园艺2023年第15期
1
模块化设计家具48〇
涵的某些信息引起人们的想象和思考的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感受。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和消化,有助于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和自我认知的提升。反思层次更多地受个体本身文化素养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在广场和街区等人员聚集型的公共空间,城市家具的微更新适合在休息装置和娱乐装置上赋予情感化表达。在外在情感方面,通过简单明快的彩搭配,流畅舒适地造型设计,搭建能够接纳个人和集体的活动装置,激活人们的感官感受,使人本能地想要参与体验,人们在这种感官体验的作用下,城市家具与人建立更加密切的活动关系,激发情感的共鸣。在内在情感方面,城市家具可以将故事和行为通过城市家具进行表达,通过人们参与和使用城市家具,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意识。
4.4智慧化城市家具设计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和智能化越来越普及应用到大众生活中,同时也为设计行业提供新的探索可能。智慧化城市城市家具设计将在未来设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城市家具通过智慧化系统给人们提供互动性体验以及更多参与的可能性,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智慧化的体验也不断升级。智慧化城市
家具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嵌入集约化管理的多种功能设备,使其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窗口和服务点,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这种趋势不断加深。
在公交等候区和城市边角空间,智慧化城市家具尤为凸显。在考虑此类空间的更新时,不仅要考虑基础的休息、遮阳等功能,还可以考虑通过数字化显示屏给用户提供公交到达信息、城市新闻、景点查询、服务信息以及投屏服务等。同时WIFI覆盖和付费充电等需求也应当按需设置。结合当下的环保需求,可以装配太阳能、风能等供电设施,以及通过在城市家具顶部制造小型景观以调节局部气候等。
4.5共享城市家具
共享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共享经济,随后慢慢被人们应用于各个方面,含义也随之不断扩展。共享城市家具的理念意在强调城市公共空间中部分空间在使用上的多种可能性,通过人们协作管理和使用的方式,解决空间内个人需求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城市家具研究在环境空间研究中已经得到认可,但在城市空间建设中的学术定义尚不清晰。它常常被习惯性地理解为公共设施,但是相比“公共设施”,“城市家具”的使用往往更富有人情味,蕴含人们对于温暖舒适的城市空间的期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研究讨论的城市家具希望是通过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包容多种社会因素的前提下,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打造共享互动式的城市家具。
共享城市家具的微更新设计可以通过可组合的模块和可变动的结构这两条设计路径来进行考量。共享城
市家具的放置方式和布置区域要以人们的生活习性和需求特点为导向,避免区域性浪费的情况出现;同时又要考虑其周期和季节性,进行不同的组合或者分布。因此,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需要通过调整,以达到最能服务大众的空间形态。通过将城市家具进行模块化的组合,可以在制作、运输、组装和移动的过程中减少施工难度,大量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同时,模块化的城市家具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活动的可能性,通过组合堆叠形成多种类型的活动空间,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多种连接方式。
在城市家具模块化的同时,也应当及时从结构的可变性进行探究。共享城市家具的意味着服务对象不仅是一类人,应当是一人。因此,当不同需求的人们来使用它时,应当提供不同的体验空间。这要求城市家具在模块化的基础上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可变动的结构框架。居民在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应变动,完成互动体验,解决多类人的需求,提升空间利用率和居民生活品质。
5结语
城市家具对于凸显城市生活品质、城市魅力等具有重要帮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提倡高质量和高效生活的当下,城市家具的设计已经不单纯是一种物象表现,更是能够洞察使用者内心的造物活动[8]。高效的城市家具应当在功能层面、需求层面、情感层面和社会层面等给予关注。城市是一个大家庭,众多小而精的城市家具可以美化整个城市的形象,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与相处,为城市居民的邻里关系注入新活力。
(收稿:2022-10-10)参考文献:
[1]蔡永洁,刘韩听.空间中的秘密主角——
—欧洲城市家具的历史溯源[J].城市设计,2016,(04):44-55.
[2]詹华山.微更新理念下的共享城市家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 2021,42(14):321-328.
[3]马楚桥,张中天,任新宇.论城市家具设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设计,2020,33(01):128-130.
[4](挪)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付予.论城市家具的场所精神[J].艺术科技,2013,26(03):303-304.
[6]孔帅,王艺淳.后疫情时代下城市家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J].创意设计源,2021,(06):48-53.
[7]杨吟兵.情感化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 (16):1-6.
[8]王燕,周清月,曾杨.健康社区视野下社区公共空间优化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07):114-115.
2023年第15期现代园艺
149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