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市场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下,企业的内部、外部经济环境也在经历着深度变革。对于国际化经营或经济体量较大的企业而言,仍然固守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整体上而看,未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推进企业的生产、管理等走向集约化、精细化的道路。
对于以石油业务为主要营业方向的企业而言,其多有着“下属单位数量多、地域跨度广、业务类型繁杂”等一系列特征,而这也相应地为企业管理带来相应的困难,如不同地域之间经商习惯的差异、习惯风俗的不同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近些年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国内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建立共享服务中心以应对企业管理中的问题。而由于国际油价的低位振荡,石油石化行业仍将持续处于低位时期,所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流程等对其有着重要意义,建设发展“基于微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共享中心”对于一众石油企业以及行业来说更是势在必行。
但是,考虑到石油企业长期传统化经营的思维模式与组织架构,推进业务流程共享中心的建设对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员工来说,不可谓不是一项全新的、充满挑战性的尝试。同时由于这一共享中心的建立,势必带来各大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业务流程上的深刻变革,所以其在实际应用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因此,本文将首先针对围绕这一共享中心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详细解读;其次对于“基于微服务机构的石油业务共享中心”展开介绍,使得读者能够对这一共享中心的操作流程、具体功能等有一定的了解;最后整体性的回顾这一共享中心建立后将会对石油行业带来的积极改变,并反思在这一规程中尚且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求未来能够进一步地改进与完
善,推动石油企业乃至石油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基本概念阐述2.1 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指的是将一个完整的应用从数据存储到业务逻辑开发垂直切分为多个不同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具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周期和服务边界,可以独立部署、独立维护、独立扩展,服务与服务之间通过统一风格协议的API进行相互通信。相比于其他分布式系统或者面向服务的架构,微服务架构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如服务技术的异构性、较好的系统容错性、以及优良的系统拓展性、简化部署层级等,这些优势使得微服务架构能够融合多项技术开发优势、更便捷的进行系统维护等。
2.2 流程共享平台
流程共享平台指的是采取多种专有技术以保证流程引擎的高效稳定运行,满足大型流程应用建设需求。流程平台在提供传统BPM平台基础能力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以灵动和敏捷地方式解决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问题,同时有着极强的面向业务的流程配置能力,能够支撑业务部门的流程管理人员基于Web的方式进行流程的业务化配置与调整,敏捷响应业务流程的变更。除此之外,流程平台还有着不容忽视的灵活的工作任务分派策略、丰富的流程模式、灵活的组织模型等特性,使得客户能够较好地处理复杂的各类流程。
3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共享中心应用
推行与落实流程共享中心应用,能够有效推动相关石油业务实现“大数据+小业务”的信息建设目标:以信息、数据为驱动,实现快速编排、组合服务以及服务可重用、服务敢试错,降低前端应用建设成本,为流程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提供支撑。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共享中心应用的建设。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共享中心应用探讨
石爱武 王辉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销售分公司信息化管理处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不少企业也在逐步推动企业管理、运营的变革,将数字化发展定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于传统的石油企业而言,其原有国有企业属性以及运营制度等,使得其推进数字化、信息化的共享信息平台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但业务流程共享中心的建立在未来势必有助于石油企业员工从繁重且重复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人力物力成本,从而加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而我国的石油企业的制度、企业文化、技术基础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国内石油企业在利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共享中心时,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条件、职工的信息素养水平和企业实际发展阶段和具体情况而推行,并且在实践运行的过程中发现平台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完善,使得该业务流程共享中心能够更加适应本企业的发展。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建立“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共享中心”的时代背景以及意义,接着对于“微服务架构、流程共享中心”的专业概念进行一定的解释,在理论方面论证了建构这一共享平台的合理性;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共享中心”的具体架构,主要从整体架构以及关键技术搭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明确了该“共享平台”的整体框架、运营流程以及技术基础;然后,本文从实践层面阐释了该业务流程共享平台的业务范围以及实践中的运营流程,并论述了这一平台在业务实践中的使用优势。
关键词:微服务架构 石油业务 流程共享
211
3.1 平台整体功能架构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业务共享概念共享中心,从集成开发工具、服务运行环境、应用管理监控、外部渠道接入、持续交付等维度来划分,其整体功能架构如
下图1所示。
图1 平台整体功能架构示意图
整体而言,业务共享平台主要由集成开发工具、注册中心、配置中心、监控中心、认证中心、服务网关、服务运行环境、应用管理监控部分构成。其中,开发工具主要支持前后端分离和混合模式的微服务应用设计开发;注册中心主要提注册、查询以及健康检查服务;配置中心主要提供对微服务应用的配置管理和灰度发布;监控中心主要用于微服务应用的行为监控和全景式的服务调用链路追溯;认证中心能够支持多种认证方式,提供对用户身份和服务访问的安全认证能力;管理平台可以提供管理界面以进行应用拓扑管理、应用配置管理与发布,提供监控仪表盘以及可视化图表的方式来展现应用的监控信息;服务网关主要用来提供路由转发、鉴权、限流、监控以及对API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服务运行环境则集中于提供微服务应用运行的基础能力支撑相关的服务。
3.2 平台技术架构
为实现平台整体功能,并且能够持续跟进业界的技术发展趋势,需要有一个成熟且发展性较好地技术架构予以支撑。而为了达到以上要求,则需要具备六项关键技术:
首先需要具备基于Vue+iViewUI技术基础的前端UI 框架,以连通前端view和数据层model,并能够流畅地服务于PC界面的中后台业务;其次需要建立以Swagger 为基础的服务接口规范,以便用于生成、描述、调用和可视化 RESTful风格的 Web 服务,使得客户端和文件系统作为服务器以同样的速度来更新,并且使得文件的方法、参数和模型紧密集成到服务器端的代码,并允许 API 来始终保持同步;
同时,需要建立以Spring Boot和Spring Cloud Neflix 为核心的微服务容器,即微服务的运行环境。如下图2所示,微服务容器的基本能力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很多系统都需要的基础能力,主要是日志,异常,文档等功能;第二部分是微服务框架的核心能力,主要解决微服务架构中的基本问题:如负载均衡、RPC、服务注册与发现等。在微服务框架基础之上,就是业务逻辑,即真正对外提供的业务服务,目前所有的业务逻辑对外暴露的服务统一都是RESTful
服务。
图2 微服务容器基本能力示意图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以SkyWalking为核心支撑的监控中心。因为在微服务架构下,一个系统通常由很多不同的服务组成,这些服务之间相互调用,但是每个交互是如何被执行的通常却很难得知,因此监控中心的作用即是跟踪这些服务之间的调用流并提供清晰的视图来定位问题区域和潜在瓶颈。一般而言,监控中心主要基于是一个针对分布式系统的APM来实现其服务器地图、实时活动线程图表、请求/应答分布图表、调用栈以及巡查的功能。而SkyWalking作为一个针对分布式系统的APM系统,有着“全自动探针监控,不需要修改应用程序代码;支持手动探针监控和OpenTracing标准的SDK,覆盖范围扩大到OpenTracing-Java支持的组件;自动监控和手动监控可以同时使用,使用手动监控弥补自动监控不支持的组件,甚至私有化组件;纯Java后端分析程序,提供RESTful服务以及高性能纯流式分析”五大优势,有效支撑了监控中心功能的执行。
最后,还需要具备基于Apollo技术的配置中心和基于Spring Cloud Eureka技术的注册中心。其中,Apollo 配置中心能够方便的与注册中心集成,并且能够跟Spring Cloud这套环境很好融合。基于Apollo配置中心,微服务平台管理门户中可以方便的管理各微服务应用中的配置,通过管理门户统一控制配置权限,每个配置项修改分为保存、发布两个动作,发布过程可以支持流程审核;而依赖Spring Cloud Netflix的Eureka组件实现的注册中心,是以集的方式进行整体部署,集内的所有Eureka节点会定时自动同步微服务的注册信息,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有的Eureka服务注册信息保持一致。
总体而言,在实施微服务架构中,以上六个关键技术层面是微服务框架主要解决的问题。而只有实现以
RPC做为微服务架构中通讯的基础,选择RESTful做为微服务架构中的轻量级通讯机制、统一协议栈,微服务之间的服务发现与注册,容错和负载均衡保证服务的高可用,限流和降级保证核心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保证平台整体的稳定运营。
4 业务流程共享中心的实际效用与评价4.1 共享型平台的多系统部署
共享平台型即基于平台开发的多个业务系统共享一套基础服务,这是该业务流程共享中心在实际应用
212
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实践中,该平台系统应实现注册中心、配置中心、监控中心、应用门户、接入和统一认证和治理平台的共享,实现对于各个业务系统内部和外部服务的发布与订阅的统一管理,以及使得各个业务系统的微服务节点能够共享同一个注册中心集和配置中心,并且由配置中心统一管理各个系统的配置更新,从而达到集中管控的效果;而监控中心的共享,则使得各个业务系统内部服务调用和业务系统间的服务调均有统一的监控中心监控,而基于统一的企业可以获得各个系统的服务健康状况,并且可以根据服务调用的拓扑关系对服务调用链路进行分析和优化;应用门户的共享,则有助于实现多个系统共享一套应用门户,从而让使用多个系统的用户拥有共同的用户体验与感知。另外,各个系
统拥有一致的前端架构和UI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企业对于业务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对于接入和统一认证的共享,则可以让企业内部各个业务系统获得统一的认证管理和安全保障,使得业务系统可以更加聚焦于业务开发功能。
总之,业务流程共享平台的搭建有助于石油企业中多个系统在互通的子网中共同对外服务,推动提高企业业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所描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
共享平台的共享部署架构如下图3所示。
图3 共享部署架构示意图
4.2 业务流程共享中心的业务场景
整体而言,本文所讨论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共享中心主要有三大类的业务使用场景。一是流程建模的应用。企业内部的使用者在登录流程表单在线定制平台后,在线绘制表单以及流程并关联对应表单,在完成相关的绘制工作后点击保存按钮,系统就会自动启动保存与提交流程。接着使用者在门户中配置应用功能菜单流程地址,并授权给对应角即可实现流程建模的多主体共享。二是能够共享流程运行,即使用者在某一IP地址下进行门户登录后,再通过菜单启动流程以及待办执行,这一系列操作将会被共享到系统设置的其他用户的界面中,使得其他操作者能够同步跟进业务流程,促进企业的业务处理效率;三是共享用户中心数据来源。该共享平台下能够主动调用数据沉淀池全量,并且可以同步接口初始化组织和用户数据。而在系统的运行期间,数据沉淀池的调用增量能够同步接口推送组织以及用户数据到系统用户中心,接着系统用户中心借助增量接口推送组
织或者用户数据到业务系统,从而实现用户中心数据的共享、提高数据资源的使用质量和效率。
总之,从整体上来看全球市场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我国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实现新的发展,并且还以自身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我国企业也在信息化的浪潮下推动企业管理、运营的变革,将数字化发展定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于“以石油业务”为主要营业对象的企业而言,传统的、单一的、封闭的企业管理运营体系曾支撑其发展壮大,因此当下推进数字化、信息化的共
享信息平台对其而言,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但是必须明确的是,业务流程共享中心的建立在未来势必有助于企业的相关人员从繁重且重复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人力物力成本,从而加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本文首先回顾了建立“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共享中心”的时代背景以及意义,接着对于“微服务架构、流程共享中心”的专业概念进行一定的解释,在理论方面论证了建构这一共享平台的合理性;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共享中心”的具体架构,主要从整体架构以及关键技术搭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明确了该“共享平台”的整体框架、运营流程以及技术基础;然后,本文从实践层面阐释了该业务流程共享平台的业务范围以及实践中的运营流程,并论述了这一平台在业务实践中的使用优势。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的石油企业的制度、企业文化、技术基础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内石油企业在利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共享中心时,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条件、职工的信息素养水平和企业实际发展阶段和具体情况而推行,并且在实践运行的过程中发现平台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完善,使得该业务流程共享中心能够更加适应本企业的发展。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文对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石油业务流程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的背景、意义、技术要素、流程以及优势进行了阐述,但是这一共享中心在具体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必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自身特点完善具体的细节而,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而言,都还存在一定的研究和完善的空间。因此在该业务流程共享服务中心实践运用之后,本研究还需要根据其在实践中的使用以及业务拓展状况,进一步补充与完善理论层面的论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地推动石油企业的业务实践发展。
(下转第199页)
199
第三,机械设备将会进一步升级,管理控制会变得更加的智能化。对于各种工艺参数,可以自动进行优化,并对煤进行24小时检测;
第四,系统升级会对兼容性问题进行充分考虑,系统兼容性将会进一步提升。
5 自动化选煤技术的发展建议
在系统管理自动化的背景下,选煤厂应推广自动化管理系统。在技术升级过程中应当秉承高效益的指导思想。
5.1 坚持实用性的原则
系统管理自动化应坚持实用性原则,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如今已存在着多种自动化选煤技术,选煤厂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坚持实用性的原则,选取符合自身的选煤技术,将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选煤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5.2 现场总线技术
随着经济效益的逐步提高,选煤厂的自动化设备也会越来越多,自动化系统控制的对象增加,控制电缆自然也会增加。设备一旦产生故障,由于其密集的线缆,使得维修人员难以到故障位置。现场总线技术不但能够降低电缆的数量,方便故障检修,而且还能够提高传输信号的安全性。因为在现场总线信号传输时,将传输信号转变为数字化信号,而数字化信号的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而且能够减少中继器的用量,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因此在选煤厂应重视现场
总线技术的应用[3]。
5.3 在选煤厂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专业软件
目前我国的软件市场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软件公司成立,这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选煤厂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虽然专业化的软件应用成本较高,推广时会遇到一定的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选煤厂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专业软件。微服务网关和注册中心区别
6 结束语
总之,目前我国选煤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期,越来越多的选煤厂应用上现代化的自动控制系统,不久的未来在大型的选煤厂,一定会出现人工操作辅助自动化控制的情况。矿物加工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控制方案的合理性作为最关键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黄飞.选煤工艺设计中介质流程计算自动化的研究[J].选煤技术,2015(4):36-38
[2]蔡春华,蔡昊.选煤厂主要生产设备的计算机集控自动化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4(10):58-60
[3]冯婵.选煤厂控制自动化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18):78-80
作者简介
曹荣,男(1990-6),陕西榆林;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或职务: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自动化技术在选煤行业的应用。
腐蚀性和抗细菌腐蚀性。
城市燃气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是一项具有科学性、专业性以及可靠性的防腐技术,是被广泛采用的先进方法,已成为城市燃气管道标准中的一条准则并作为强制性标准进行推广。阴极保护设计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外部管道的绝缘问题、管道内部的电连续问题、锌接地电池的使用、防腐垫的使用等,其中杂散电流对阴极保护系统的影响是最需要被考虑和解决的。
3 结束语
油气管道工程的防腐保护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质量
控制的有关规定,加强检查,提高管道安全,简而言
之,材料科学和涂料的发展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对油气管道防腐的兴趣将极大地促进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腐蚀防护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明月.油气管网腐蚀成因及防腐方法[J].石化技术,2018,25(02):273.
[2]李灵燕.盐碱土质地区埋地原油管网防腐蚀技术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10):26.
[3]姜晨薇,曹玉东.浅谈城市埋地燃气管网的腐蚀与防护[J].石化技术,2015,22(11):182.
[4]阎庆玲,汪军,陈洪源,等.油气站场埋地管网腐蚀控制技术[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9(6):46-48.
(上接第197页)
(上接第212页)参考文献
[1]马雄.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系统设计与开发[D].南京邮电大学,2017.
[2]李春阳,刘迪,崔蔚,等.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统一应用开发平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7,26(04):43-48.
[3]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基于中兴通讯集团管理实践[J].会计研究,2010(7):57-64+96.
[4]韩吉韬. 面向业务流程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与
支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
作者简介
石爱武(1971—),女,汉族,天津静海人,硕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销售分公司信息化管理处处长,研究方向:工控自动化、信息自动化
王辉(1976—),男,汉族,陕西乾县人,本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销售分公司信息化管理处科长,研究方向:信息自动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