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作者:林传文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林传文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18期
[摘 要] 计算机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本科专业教育发展要求,是本科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理念。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计算机专业;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048-02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和内在需要。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课程思政的建设,正是打破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课程思政从课堂教学切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起到思想引领、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责任意识的作用。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具有引领思想价值的作用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日益深入,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或多或少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桥梁和支柱。如何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大学生如果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就会产生明确的目标,不会受到糟粕思想的腐蚀,从而产生强烈的进取心,自强不息。因此,在大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开展,把课程思政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起到了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的作用。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具有培养职业道德的作用
“敬事而信”,敬业精神自古有之。进入新时代,职业道德被提高到用人单位考查入职者的首要因素的地位。大学教育更是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
重要内容,这不仅是新时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这对于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通過计算机课程思政的开展,把职业道德的思政元素融合到专业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培育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政治品质,引领计算机行业文明进步,凝心聚力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具有提高责任意识的作用
“所以尽职者无他,正己格物而已”。“责任”二字体现了负责和担当。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古已有之。2017年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曾指出,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年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3]。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部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金钱至上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纷至沓来。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应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通过计算机课程思政的开展,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的作用,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勇担大学生的“初心”和“使命”。
三、以编译原理为例探索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一)结合编译原理学科特点开展思政教育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知识结构贯穿程序设计语言、系统环境以及体系结构,能以相对独立的视角体现从软件到硬件协同的整机概念;同时,其理论基础又涉及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计算机学科的许多重要方面”[4],它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践性,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编译技术基于计算机语言学,前端通过形式语言学对计算机语言进行形式化分析,后端针对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它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学科,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结合编译原理课程特点,融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正是对“全课程育人理念”的实践,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统一和辩证关系,共同推动计算机科学的进步。
(二)结合学术志向开展思政教育
编译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趋成熟。国内非常重视编译技术的发展和编译人才的培养,龙芯、华为等企业克服重重困难,不停追赶学术前沿,
信息自主可控,取得了显著进展。2019年8月31日,华为推出了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方舟编译器,可以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多种芯片平台的联合编译、运行,包含编译器、工具链、运行时环境等关键部件[5]。2020年3月17日,Java14发布,龙芯中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OpenJDK官方发布新闻中的统计报告,龙芯中科(Loongson)的代码提交次数位列全球前第4位[6]。尽管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国内的编译器、操作系统等系统软件的发展与国外差距依然很大。发展中国自主的信息基础产业成为未来计算机专业学术研究的主要动向,在编译原理课堂教学中,融入学术志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为实现信息产业的底层基础设施“中国造”而努力奋斗。
方舟编译器支持机型 (三)结合创新教学形式开展思政教育
编译原理涉及大量的学科交叉内容,算法复杂且具有一定抽象性导致不易理解,实验课程内容难度较高代码量较大。所以一直以来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编译原理以难教难学著称[7]。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是每个编译原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实际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多媒体教学
、实验、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以及探索未知的能力。课堂上多媒体理论精讲、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下以学生通过参考书籍、教学平台、专业论坛、项目引导等进行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辅导为辅,完成编译原理课程的学习,将课内、课外学习结合,达到运用系统实现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
(四)结合实验课程开展思政教育
编译原理课程理论比较枯燥,传统教学中“教师为本、课程为本、教材为本”,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少、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通过引入“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这一思政元素,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设计结合理论和学生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系统而有效训练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针对我校卓越工程计划软件工程专业,依托模块化改革,设定编译原理实验课程模块的实验环节,本课程模块环节设计成三个设计性实验,内容包括词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语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LL(1)和LR(0)),每个实验相互联系又递进进行,三个实验完成后,
最后再将前面几个实验集成为一个小型的编译器。通过该实验环节让学生掌握简单编译器的设计、实现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
四、结语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热潮已经来临,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思政教育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今后的教学需格外注重计算机专业和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使二者形成协同效应。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王晓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319-320.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Z].2017-04-03.http://v/zhengce/2017-04/13/content_5 185555.htm#1.
[4]王生原,董渊,张素琴,等.编译原理(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5]华为.方舟编译器[EB/OL].2019.https://www.openarkco-mpiler/home.
[6]Java Platform Group.Insights and updates on Java SE and Open JDK from the Java Plat form Group Product Management Team[EB/OL].https://acle/java-platform-group/the-arrival-of-java-14.
[7]翟海霞,赵珊.编译原理课程的“因点施教”课堂教学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9(62).
编辑 马燕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