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周刊
教材教法|教法研究
摘  要:“慕课”作为近几年来一种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习情况反馈的创新教学模式,展现了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发展性,更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文章就“慕课”的概念及其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展开论述,探索了小学语文的“慕课”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慕课”;教学策略;教法创新
“慕课”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一种新型教学平台,近几年来逐步从教学实验阶段走向了普及阶段。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慕课”解决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资源匮乏和教学时间空间局限的问题,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辅助作用。但是,“慕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现阶段依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探索小学语文的“慕课”实践,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慕课”教学的广泛推广和科学应用有着重大意义。
一、“慕课”的概念及其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
1.“慕课”的概念“慕课”属于舶来品,源于英文单词“Massive(大规模)”“Open (开放)”“Online (在线)”“Course (课程)”,的缩写“MOOC”,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通常来说,指的是网络化学习和联通主义理论的开放教育课程,循序渐进让学生从初级人才走向高级人才。简而言之,“慕课”指的是大规模的进行在线教学的方式,是现阶段“互联网+教育”形式之下的产物,也是一种在线课程的开发模式。这种信息化和开放化的教学模式,极大推动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整合,实现了教学手段多
样化和教学资源丰富化。
2.小学语文“慕课”教学的原则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各项语文知识点的教学比较呆板,基本上是通过书本进行教学。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诸如电子白板、视频教学等,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刻板。所以,“慕课”的引入,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中刻板状态的转变,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法。在实际进行小学语文“慕课”教学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开展原则。
模块化教学首先,科学合理筛选内容的原则。“慕课”中蕴含的教学资源丰富,有些能够为小学语文的顺利开展添砖加瓦,有些却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课程。且“慕课”教育资源整体尚有些参差不齐,所以“慕课”教学开展的顺利与否,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科学合理进行筛选。
其次,多元包容性原则。“慕课”中的教育教学资源来源于互联网,这种教学资源极大拓展了课程教学内容,但是也需要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起来,确保“慕课”资源质量的保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整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容量,以便于符合“慕课”多元包容性的原则。
最后,灵活开放性原则。“慕课”的“OPEN”强调了开放性,这也就要求小学语文“慕课”教学中以灵活开放性原则进行授课。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资源的差异进行课堂教学调整,从而保证“慕课”课堂质量。
二、小学语文的“慕课”教学策略
1.加强“慕课”构建平台
为确保小学语文“慕课”教学的普及和开展,首先需要加强“慕课”平台的假设工作,即积极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在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在线学习平台等,配合“慕课”平台构建
的需求。同时,在“慕课”平台构建过程中,还应当依据小学
语文不同阶段的知识点差异、教学单元差异进行科学合理设置。同时,结合起小学语文关于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不同维度规划慕课,区别出不同的教学模块,便于学生检索和使用。同时,在资源共享方面,一定要鼓励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的上传和分享,这样才能保证“慕课”平台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促进“慕课”平台的普及。
2.运用“慕课”实施模块化教学
“慕课”拓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小学语文知识的内容。但是“慕课”中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幻灯片资料等相对比较碎片化。所以,教师应当积极运用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教学板块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调整,实施“慕课”的模块化教学。
例如,在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文字内容仅仅是对诗词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理解,对于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壮阔场景展现,就只能依靠教师“言传身教”。运用“慕课”模块化教学,教师可以将“瀑布”和“银河”的相关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瀑布”同时,通过“瀑布”和“银河”的对比,学生也能对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有一个基础概念。这时候,教师再通过“慕课”修辞手法教学板块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了解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运用,学生更能理解。
3.加强互动参与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远比单向教学更有效,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慕课”的确有一定的单向教学局限。所以,为提升小学语文“慕课”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双向教学的角度思考“慕课”教学,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直播进行教学,同时录制“慕课”视频。一方面,桂林山水的视频可以通过视频直接播放,让观看直播的学生配合朗读,增强教学感受。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一些疑问进行提问,教师可以口头作答或者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视频答案或者文字答案,通过交流互动,提升学生参与度,也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慕课”教学策略有着多样化的特点,能够实现音视频教学结合、超链接课程应用、线上教学平台构建等。但是,由于小学语文的“慕课”教学依然缺乏相对完善的研究理论支持,尤其是“慕课”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的研究内容较少。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逐步适应“慕课”教学策略,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通过“慕课”引导趋向于时代化、信息化和创新化。同时,深化教改理念,积极探索“慕课”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充分利用“慕课”为小学语文教学增效保质。
参考文献:
[1]范崇高,郭俊奇,朱雨时.《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慕课建设探索[J].汉字文化,2018.
[2]邓玉梅.“互联网+”时代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应用与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7.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华美小学)
小学语文的慕课教学实践研究
◎吴静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