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No.2,2021 Sum No.518
2021年第2期总第518期
摘要新工科对机械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着较高要求。课程思政要求发挥大学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在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探索如何创新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强大学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适应“新工科”发展要求的机械专业卓越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机械专业;课程思政;卓越人才培养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Mechanical Courses and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YANG Dong,LIU Yongbin
Abstract New engineering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mechanical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quires that the main position role of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be played,and moral education element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so as to explore an innovative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this way,while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mechan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e can als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the world,life and values,thus cultivating excellent mechanical talents adap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gineering.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mechanical majors;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xcellent talent training
1机械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将德育元素渗透到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与文化教育、劳动美德教育等融入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构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对于机械专业学生培育工匠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相比其他学科,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教师讲授的知识相对抽象枯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低。教师在教学之中,一方面须要求学生更注重细节,一丝不苟,做到精益求精;另一方面须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根据机械专业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深入挖掘和提炼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对于培育创新复合型人才,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思政的相关概念释义
2.1课程思政的定义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大学的专业课教学设计、课程开展过程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的方式,穿插德育元素,以热点时政事件为“触点”,结合学科背景,通过典型案例的设计及运用,将正确的政治道德标准与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2.2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总体目标是解决好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
具体目标如下:以思政理论课为核心、以专业课为辐射,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新型课程建设体系;把握思政教育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
同向同行研究
杨东刘永斌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系安徽·合肥230601)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ki.kjwhb.2021.01.023
基金项目: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2018ZYGC111)。
作者简介:杨东(1985—),男,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进加工工艺与装备。
50
思政教育
教学工作规律,努力挖掘专业课教学中的育人基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3];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打造一支政治强、专业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顶层设计,推动构建课程思政机制建设步伐,把一切育人元素调动起来,
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3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
作为国家工业发展核心力量的机械专业学生,因课程设置问题,更为偏向机械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实操技术等方面内容的学习,而人文社科类相关课程往往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所以机械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面临以下困难:
(1)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持久创新活力相对不足。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等课程讲授凸显真理性,讲究逻辑性与条理性相统一,但是过于强调目标结果,往往忽略学生自身价值的启迪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很难做到“理性价值”与“价值引导”
同向同行。专业课除了讲准、讲真、讲全、讲透以外,还应通过课程讲授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学采取的是较为陈旧的教学方法,针对性较差,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新时代大学生体的思想和发展特点把握不准确。这样枯燥的理论讲解形式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更不要谈专业课程中德育能“入脑、入心”了。
(2)课程设计缺乏亲和力,学生“新工科”背景弱化。课堂教育必须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机械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
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批判创新思维、职业素养,但是现在实际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工具理性”,学生价值获得感较低;另外,很多教师还是过分强调灌输,而忽视引导教育,盲目照搬照抄,思政元素的渗透比较僵硬。甚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泛“娱乐化”的现象,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魅力,虽然具备教学亲和力,但是效果比较肤浅。
(3)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重视程度不足[4]。在实际教学中,机械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较低,多数专业课教师对国家大政方针、热点事件的关注不足,解读和分析能力较弱,教师本人能力和知识储备较差,影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创新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严重不足,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不完整、不充分,
使课程缺乏吸引力。4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1)在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构建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突出对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引导。教师要重视每次课程讲授的前几分钟,以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充分了解学生看法的基础之上从积极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果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意见,可以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再根据讨论的内容给予正面引导。
在课程教学之中,以机械发展史为切入点,结合机械设计设备,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工匠精神,同时可以结合大飞机制造发展、国产航母、高铁等热点新闻,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用鲁班、詹天佑等榜样激发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与自信心,引导学生对新工科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核心价值的认同。重视重大节日尤其是中华传统节日,以此为德育契机,如果恰逢国庆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红节日,应提前制作相关课程资料,在讲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也可开展诗歌朗诵、红歌比赛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悟,从而实现情感的升华。
在教师每讲授完一个主题之后,引导学生针对所讲授的主题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根据分组讨论的内容,做一个简短的主题演讲。教师根据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归纳,以达到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把知识点讲透,让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专业课往往都是大而空的理论灌输,因此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具体教学章节分解成教学知识点,再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专题教学,这样可以为思政实践课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有利于课堂实效性的提升。
(2)丰富专业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加强师资建设。为切实做好机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学校或学院应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引导专业课教师对国家大政方针、热点事件等内容进行正确解读。一方面可以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定时安排讲座或安排专题课程,并传授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结合的方法与技巧,将思政元素以艺术化的形式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另一方面,广大教师也要在夯实专业核心知识之外,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利用网络平台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并将学习制度监管纳入日常工作考核体系之中。
加强机械专业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应明确如下要求:一是政治性强、道路坚定,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要高度统一,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二是讲情怀、重信仰,在从事思政课教学时,要时刻心系国家、民族,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植根人民、奉献社会;三是业务能力过硬,教师不仅要注意把相关理论讲细讲透,还要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视野,关注国内外热点事件,培养自身的政治敏锐性。
另外,机械专业教师应严格自律、言行一致,用自己端正的言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积极、正面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具备崇高的人格、强大的个人魅力,才能言传身教,才能把真正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3)优化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以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随着国家的发展,
对于大国重器的研发案例非常丰富,这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及其实操课程之中,比如结合人工智能等相关内容,通过探讨人伦价值从而引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等相关内容,引出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坚定文化自信。
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今后想从事的专业领域,
到教(下转第86页)
51
材中相关内容的切入点,分析国家相关专业的发展道路,让学生切实感悟自己在国家建设过程中肩负的重担,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4)优化课程教学方法,真正做好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无缝对接。创新思政实践课程教学模式,要利用制度进行保障,通过系统的设计,出台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建立督导小组,成立思政实践教学工作小组,明确岗位职责,并进行量化考核。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课堂的视频、课件之中。用一些鲜活而生动的案例如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等,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感,从而提高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获得感和参与度。构建多样化、立体式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胆地依托数字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
用角互动的方式提高课程的亲和力。利用智慧树、MOOC 等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将学生的碎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并将人文情怀融入其中。
5结语
教育是国之大计、
党之大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进行思政实践课程改革,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教学获得感,促进高校进行“全方位、全员、全过程”协同育人,有利于培养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思政元素融入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渗透到学生人格发展中,培养学生为国、为民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先进人物勇于牺牲、不畏艰难的案例进行教学,能够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团队意识、奉献精神的机械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2]李艳,何勇,徐洋.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浅谈[J].课程
教育研究,2018(28):231-232.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
2017(7):10-14.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编辑张效瑞
(上接第51页)
绩的确认,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最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实践课
模块化教学程,学生正确使用各种实验仪器、配制各种试剂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是这门课的关键环节。然而在以往的考核中并不能体现出这部分的内容,常常出现实验能力和实验成绩相脱节的现状。因此,在考核方面我们应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理念下,
我们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这门课的总成绩(100分)进行了细分:课前准备(占10%),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占40%)、实验报告(占20%)、出勤和实验室卫生管理(占10%)、实验考试(占20%),然后进行成绩总评。
3下一步的工作
3.1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以现有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材为基础,重新编写一本适合我院现有仪器设备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材。该教材既要包含一些基础的实验,如DNA 提取、电泳、聚合酶链式反应、转化、和分子克隆等,也应该包括一些经典的前沿性实验,如酵母双杂交、基因沉默和外源基因的过量表达等,同时还需提供一定的自选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3.2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我们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课
前和课后的线上学习参与度较低,积极性不高,普遍还是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少有人提出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验教学观念的更新,我们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教学经验,进一步完善SPOC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
课的教学效果。3.3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实验教学是生命科学本科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在其中起着主导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作为“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师们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首先,要积极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前沿技术,参加一些专业的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其次,不断地深化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甄选教学内容,增加分子生物学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其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参考文献
[1]王玉萍,张俊莲,杨红羽.农学类专业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5,38(1).
[2]文义凯,姜寒玉,司怀军,等.高校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体系的
改革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31):65-66.
[3]陈鲁勇,孟和,许文平,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27.
[4]杨海灵.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4):70-71.
编辑
张效瑞
教改教法
8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