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标准化/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
王小刚,范征宇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创新举措:对照新时代高职 教师教学团队建设要求,现有教师团队存在结构不合理、综合实践能力不足、协同创新不够、能力提升与改 进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急需构建并完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建团队建设机制。文章从团队结构优化、教 师能力提升、协作创新与诊断改进等方面,研究并探索了新时期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建团队建设的创新举措,这对推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建团队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团队;创新机制;结构优化
高职教育为推进“十四五”规划建设提供技术技 能人才的有效支撑,高水平的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建设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然而,现有教师团队存在结构不合理、综合实践能力不足、协同创新不够、能力提升与改进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 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建团队的建设与 发展。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建团队建设中存在的 突出问题,结合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全国职业院 校教
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要求,本文研究了新 时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建团队建设的创新举措,切 实推进团队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为高职院校教师 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现有高职院校教师教 学团队建设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1高职教育师资团队的结构不够合理
新时代高职教育要求教师团队具有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等特点。然而,历史发展、高职 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有高职院校教师团队 的结构组成不够合理,主要包括教师的年龄结构、职 称结构、企业兼职教师的占比等方面的问题,突出表 现在现有师资团队中各个年龄段的分布不均衡,人工 智能技术服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相关专业的师资偏年轻化,这些新进入高职教育的年 轻教师大都遵循从毕业高校到高职院校的职业发展轨 迹,缺乏企业一线的实践锻炼,具有高级以上职业技 能证书的教师占比少。团队学历层次偏低,尤其对于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社会急需专业的师资团队中,具有博士学历的高职教师很少。
1.2高职教师团队缺乏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 才,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要求高职院
校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技能。然而,很多 高职院校的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对 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现状、行业企业的岗位标准、技能标准、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认识不够,岗位技 能不高,承接企业项目幵发的能力弱。虽然高职院校 对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都有明确的要求,但往往 因缺乏必要的监控机制和教师自身的认识不足,普遍 存在消极应付下的现象,未能真正培养和提升教师的 实践技能。
1.3高职教师团队成员间的协作创新不够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产业对人才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职学生能融合应用多学科 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成为复合型的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然而,现有高职教师往往缺乏 团队意识,只关注自身所从教的课程或环节,缺乏教 师间的协作创新意识和创新机制,未能真正形成团队 的合力,对于诸如综合实战类的模块化课程因缺乏有 效的师资支撑而难以幵展,严重影响了新时期高职复 合型人才的培养。
1.4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
基于科学评价基础上的考核激励机制是高职院校 师资团队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对教 学团队建设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和有效的奖惩激励机 制,例如师资引进缺乏激励措施,难以吸引高水平的 人才来校工作。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将绩效考核与涉及
208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 曽理与标准化
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审、奖励分配等挂钩,挫伤教 师工作的积极性,严重影响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 1.5高职教师团队建设缺乏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
打造高水平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必定是 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对团队建设
质量进行改进和完善
些高职院校往往希望实现短 平快的团队建设,忽视团队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团队内 涵的建设,不注重团队建设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团队 建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
高职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围绕新时代高 素质人才培养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 构转型升级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时期育 人理念,集聚校内外优质资源,深化校企融合,优化 团队结构,共建“双师”团队;以分工协作的模块化 教学为抓手,强化团队的协同创新;以成效激励为引 擎,提升团队内生动力;以诊断改进为着力点,持续 提升团队水平,真正打造结构科学合理、综合能力水 平高的“结构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区域经济发展、 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 师资支撑。
3高职教师团队建设的创新举措3.1目标引领,构建团队结构的优化机制(1) 内培外引,打造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以 团队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才为引领、以具有绝技绝艺 的技术技能大师和骨干教师为主体、以基础扎实和技 能熟练的“双师型”教师为基础,打造“金字塔”形 师资层次结构。围绕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 专业特长、专兼职教师不同角的团队结构化建设需 求,强化团队成员的对外引进与内部培养工作,实现
优势互补,不断优化团队结构。(2) 分类分层,提升结构化教师团队技能。围 绕“金字塔”形师资层次结构建设要求,幵展不同类 型、不同层次团队成员技能的培养和强化。一是培育 引领专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柔性引进省级 以上产业教授、行业专家指导团队建设;二是培养技 术技能大师、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组织教师读博、
获取高水平职业资格证书、参与企业的实践项目研发、
技术革新等途径,培养质高、技强的骨干教师。校企 共建打造一支“德高、博学、技精”的师资团队。3.2产教融合,搭建教师能力的提升平台(1)产教协同,创新团队建设协同载体。依托 专业职教集团,强化与国内龙头企业合作,深化特 产业学院建设,共建应用技术研发服务基地、共建高 水平教师发展中心、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等校企协同平台,建立校企校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组建校企融 合混编师资团队,实现教师资源的相互共享。
(2)共建共享,助力团队教师能力提升。组建 校企融合的技术创新团队,参加重大项目的研发,参 与企业转型升级、产品研发,切实提升团队研发能力。 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是行业认可、含金 量高的专业资质认证培训和考核,也可以是教育部推 出的“1+X ”高级职业认证。骨干教师每年必须挂靠 1个企业、参与完成1项企业项目、更新1门专业课程、 指导1个学生团队参加国内外技能大赛,真正做到团
队教师个个懂技术、人人能开发。
3.3文化助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文化氛围
(1) 全员参与,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每位教 师在团队中都有相应的角和需要承担的责任,必须 积极参与团队的活动。团队负责人与教师每月至少交 流一次,听取意见。团队建设中的重要事项坚持民主 集中制,达到团队心齐、目标一致。鼓励团队成员不 断进取,帮助解决成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帮助其成长与提高。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每学期 开展至少一次拓展训练、教学竞赛、读书报告会,增 进成员间的友谊。建立厚德勤业的校园文化理念,塑 造三全育人的共同价值趋向,打造具有高度凝聚力的 团队。
(2) 集思广益,激发团队成员创造力。教师团 队建设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必须激发团队每位成员
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共 同发展。围绕团队建设规划目标,结合每位成员的个 人特长、专业方向,科学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发展目 标。通过完善团队教学评价制度、科研评价制度、培 训进修制度、绩效管理制度、企业教师管理制度等, 注重过程管理,营造团队成员“比着飞”“抢着飞”
的合作氛围,充分激发成员的发展潜能,最终实现团 队整体水平的提高。
3.4以人为本,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1 )以人为本,发挥团队协同作用。在教师团 队建设中,如果团队成员缺乏责任感,团队就会一事 无成。为避免出现责任分散效应,应将教师团队的责 任分解明确到具体成员个人,明确划分团队中教师的
责任范围。通过组织课程建设团队、技能竞赛教练团 队、模块化教学团队、项目课题开发团队等方式,使 团队成员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及创新思维,充分发挥 团队的协同作用,形成强大的团队战斗合力。(2)分工协作,推进模块化教学。充分发挥团
队成员各自专业特点和优势,制定教师分工协作教学 的管理机制和规范,构建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 模式,制定模块化教学管理规范,确定模块化教学内 容组织和安排的原则。基于职业能力培养,重组模块
209
管理与标准化/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化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岗位标准,选择若干模块教学 单元,结合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顺序,重组课程教学 内容,形成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流程。教师通过分工协 作,实施模块化教学。同时,依托学校教学管理平台,开发并实现教师分工协作的教学管理功能,整合各模 块资源,跟踪模块化教学全过程,建立交流沟通桥梁,为模块化教学提供无缝隙的教学过程支撑服务。按模 块化教学的实施流程,教师团队分工协作、高度配合,充分利用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团队成员共同实施 模块教学,共同指导学生项目实战,共同开展教学评 价和反馈提供信息化支撑,充分发挥模块化教学的团 队效应。
(3)优势互补,协同科研攻关。整合团队成员 不同方向的技术优势和特长,协同开展各级各类的教 科研项目开发,团队成员之间开展互助互学、以老带 新、校内校外协同攻关。在教学资源建设中,专业教 师、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企业技 术人员提供企业生产实际案例,教师将企业案例进行 教学案例转化并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资源建设脚本。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接触
和学 习最新专业技术成果、洞悉并跟踪本专业和相应专业 的学术动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循 序渐进的提升。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服务、社会服务和社会培训等项目,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
3.5科学评价,建立合理的成效激励机制
(1 )科学评价,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绩效 评价标准,坚持团队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评价并重、注重评价团队建设实效的原则,评价周期采用年中评 价、年度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多种方式。改进 评价方式,采用独立的第三方同行进行评议,外评专 家由外校专家库随机抽取,实现匿名评审,科学评价。
(2)以考促建,用好评价结果。通过团队绩效 评价,旨在更好地促进团队建设,需要充分用好评价 结果。绩效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如在 职务聘任、定期考核时加大评价结果的权重,同时实 施团队的动态准入、退出机制。对考核优秀和不合格 的成员分别给予相应的奖惩,提高团队成员参与团队 建设的内生动力。
3.6目标导向,形成畅通的诊断改进机制
(1)诊断改进,提升团队工作实效。教师团队 建设过程中,诊断与改进工作体系是不断提高团队建 设质
量和水平的重要一环。团队建设质量的诊断与改 进是一个由反馈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等环节形 成的诊断与改进工作体系。教师团队应始终把握线上 与线下诊断相结合,自诊断与他诊断(复核)相结合,全面诊断与重点诊断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目标-标准-运行-诊断-改进”的闭环机制,实现常态化、
持续性的团队诊断与改进。
(2)数据支撑,用好诊断与改进信息化平台。
团队建设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涉及团队建设的各个方
面、各个环节。为实现常态化、持续性的诊断与改进,
必然要求能实时地采集团队建设过程中的各方面繁
杂、庞大的质量数据,需要利用大数据信息化平台,
实现对团队建设的全过程、多环节的实时监测,包括
目标设置、状态监测、偏离诊断、反馈分析等模块,
通过实时采集的团队建设质量数据,实现校内外多元
化的平台信息监控与管理。
4总结
科学完善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管理与运行机制是
高职院校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团队的关键。针
对目前师资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持续优
化团队结构、营造基于团队文化的合作氛围、持续提
升团队成员能力、强化团队协作创新、基于科学评价
基础上的成效激励和基于目标导向的团队建设质量诊
断改进等举措,切实推进团队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真正将高职院校教师团队打造为教师、教材、教法“三
教”改革的主力军,为区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复合
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简介:王小刚(1968-),男,籍贯:江苏常州,
学历:博士,职称:教授,研究方向:软件技术。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中国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
建设计划软件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国家级职业教育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
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GXHZW20201110)、江苏
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7JS JG31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教育工程中心项目(CXPT201701G)、“新工科硏究与实践专项项目 (2018XGK001 ) ”资助。
参考文献:
模块化教学
[1] 吴倩.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40):152-153.
[2] 楼世洲,岑建.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创新机制D].职业技术教
育,2020,41 (03):7—11.
[3] 施蕙,陈在铁.高职院校建设“双师”结构教 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U].沙洲职业工
学院学报.2020,23(02):6—9.
[4] 古光甫,邹吉权.“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分类管理培育研究D].教育与职
业.2020(16):62-69.
21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