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00025]⼈⽣的六阶段潜龙勿⽤、见龙在⽥、终⽇乾乾、或跃
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曾仕强:宇宙⼈⽣有很多密码,《易经》将其归纳成六⼗四个。那么第⼀个密码是什么?就是乾卦。把乾卦六⽘逐⼀解开来看,乾卦这个密码给我们的就是六个字⽽已:潜、现、惕、跃、飞、亢。记住,《易经》的卦⽘要从底下往上看。
乾卦六⽘都是龙,可是处境却不⼀样,所以⼜特别提醒我们:龙⽆⾸。即使这六条龙是同样的龙,但是在不同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表现,不可以只有⼀种⽅法。“⽆⾸”就是指不固定的⽅法。
  “龙⽆⾸”这句话写在什么地⽅?写在⼀个⾮常特别的地⽅,叫做“⽤九”。看过《易经》就应该知道,整本《易经》六⼗四卦中,除了乾卦有“⽤九”,坤卦有“⽤六”之外,其他卦都没有“⽤九”或“⽤六”。所以要讲乾卦,应该先把“⽤九”搞清楚。
  乾卦的“⽤九”是:“见龙⽆⾸,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你表现得龙⽆⾸的时候,你就⼤吉⼤利了。这不是很奇怪吗?我们平常想到或者听到龙⽆⾸的时候,都是指负⾯的,贬义的,表⽰⼀个团体没有⼈领导,乱七⼋糟。可见是⼏千年来,我们传来传去传错了。因为龙⽆⾸如果解释成⼀个团体没有好的领导,⼤家乱成⼀团,那就不可能是吉。
  龙⽆⾸的意思是,就算你是龙,你很了不起,但是处在不同的阶段,你也要有不同的调整,不能因为⾃⼰是龙,就⼀路⾛到底,否则会死得很惨。⽤现代话来讲,“见龙⽆⾸”,最好解释成⼈⽣在不同的阶段,要做出不同的调整。所以我常常写⼀句话送⼈家:⼈⽣就是阶段性的调整。
⼈⽣就是阶段性的调整。——《易经》的智慧
⼈⽣做好阶段性的调整就是“见龙⽆⾸”。所以有时候,我们把⽂字误解了,或者扭曲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乾卦把⼈⽣分成六个阶段,⼀个阶段差不多是20岁。当然,20岁只是个参考⽽已。有的阶段就⼏年,有的阶段可能好⼏⼗年,有的⼈可能到了第三阶段就不见了,这些情况都有。
  这六个阶段⽤六个字来代表,从底下算起:
  第⼀个阶段叫潜。就是潜藏起来,暂时不要表现。
  第⼆个阶段叫现。中国⼈通常不会马上表现出来,都是先藏⼀藏,等到合适的机会才表现出来。
  第三个阶段叫惕,警惕的意思。如果你不表现,偶尔不警惕倒还⽆所谓;⼀旦表现了,再不警惕,那么你所有的缺点都会慢慢暴露出来。记住⼀句话,你只要⼀表现,四⾯⼋⽅的打击就可能都来了,所以⼀定要提⾼警惕,防范打击。
  第四个阶段叫跃。就是你要想办法,机会去跃登龙门。⼀⽣⼀世就等这个机会,看看跃不跃得过去。⼀登龙门,就⾝价百倍;要是跃不过去掉了下来,也就算了,就准备离休好了。
  第五个阶段叫飞。这是⼈⽣的⼀个转折点,跃上去,飞龙在天,不得了,所以叫做飞。
第六个阶段叫亢,警惕意味很重。飞龙在天,很荣光,可是《易经》劝我们,当发展到第五个阶段的时候,⼤概要适可⽽⽌了,不能再过分了,再过分就是⾼亢,所以第六个阶段叫做亢,“亢龙有悔”。如果你的事业已经经营得很平稳,那就不要再盲⽬地强求做强做⼤,再下去可能会因为过度扩张⽽倒闭,最后⼀定是“亢龙有悔”。
  乾卦第⼀⽘的⽘辞是:“潜龙勿⽤。”“潜”的意思很明⽩,就是说,在⼈⽣的第⼀个阶段,⼈的能⼒还很有限,需要先潜藏。但是“勿⽤”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不要表现你的才能,还是说不要使⽤你的才能呢?
  ⼀个⼈,潜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是卧在那⾥⼲脆就不表现了。有能⼒的⼈才需要潜,没有能⼒的⼈,
根本⽆所潜。
勿⽤就是站在不⽤的⽴场来⽤。——《易经》的智慧
第⼀阶段,潜龙勿⽤(见图9-2)。这个“勿”字不是“不”的意思,不是说在潜龙的阶段就不要⽤,勿⽤不是不⽤。⾮礼勿视,你要不要看?⾮礼勿⾔,你要不要讲?“勿”跟“不”是不⼀样的,“勿”其实含有“要”的意思,勿⽤就是站在不⽤的⽴场来⽤。图9-2
这样⼤家才知道,中国⼈有意见,都会先说“我没有意见”,如果你说你没有意见,⼈家也不再问你,那就表⽰即使你讲,⼈家也不听,那你还有讲的必要吗?很多时候,领导问部属有没有意见,部属多半说没有。领导
说:“有就说啊!”你还说没有,领导再坚持让你说,那你就要说了。第三次还不说,要到什么时候才说呢?
  为什么中国⼈⼀定要“推、拖、拉”?
很多⼈不太了解,“推、拖、拉”是推给最合理的⼈,⽽不是把时间推掉,也不是把责任推掉。责任是绝对推不掉的,推脱责任只会浪费时间。真正会推拖,是推来推去,推给最合适的⼈。
  开会的时候,第⼀个发⾔的⼈经常是没有⼈听他讲什么。我经常有机会与⼀些公司的⽼总接触。有⼀次,我坐在⼀位总经理旁边,旁听他们开会。会议⼀开始,总经理说:“我们⼤家都很忙,抽出时间开会,⼤家有话就要说,不要客⽓。”然后有⼈就举⼿,第⼀个开始讲话。可是总经理却⼀直跟我讲话。我
很不好意思,跟总经理说:“⽼总,你叫⼈家讲话,⼈家讲的时候你⼜不听,⼀直跟我讲话,这样不好吧?”他说:“怎么不好?有什么不好?我告诉你,他讲的话没有⼀句可以听的,这种⼈讲话我再注意听,那我不是⿎励坏⼈吗?我跟你讲话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在暗⽰他不要再讲了,再讲我要给他难堪了。可是他连这个都不懂。”
真正会推拖,是推来推去,推给最合适的⼈。——《易经》的智慧 
所以通常开会的时候,我们都会先听别⼈讲,听来听去,他的意见还不如我的,那我就要讲了。这时再不讲,像话吗?如果听来听去,他的意见⽐我的好,我就想,幸亏我没有讲,如果我讲了,那就贻笑⼤⽅了。这是多有利的事情!为什么⼀定要争先呢?我们现在都说要争先,实际上是误解了⽼⼦的意思。
  ⽼⼦说:“后其⾝⽽⾝先,外其⾝⽽⾝存。”你慢慢去体会,⽼⼦是要争先的,道家也是很积极的,但是他是站在不争先的⽴场来争先。“潜”的意思就是站在不要的⽴场来要,才不会乱要;站在没有意见的⽴场来发表意见,才不会乱说话。
  以后当你讲话的时候,下边有⼈叽⾥咕噜,你就知道他不想听。既然他不想听,你还讲什么?那纯粹是浪费时间。
你要第⼀个讲可以,但不要举⼿。你先看看别⼈,⼀圈看过去,有⼈看你,你就请他先讲,他⼀定说不
要,⽽且会请你先讲。你再请其他⼈先讲,所有⼈都不肯,你再站起来讲,没有⼈会嫉妒你,因为你已经谦让了那么多⼈,这时候就应该当仁不让。如果你连⼀个都不让,⾃⼰就站起来讲话,那就表⽰你完全是⽬中⽆⼈,谁愿意听你讲什么呢?
  中国⼈会“推、拖、拉”,是有⽤意的,就是我对你有礼貌,我尊重你,你要先讲,我⼀定不跟你抢,但是你们都不肯先讲,那抱歉,我先讲,这时候才叫当仁不让。所以,同样是第⼀个讲,会收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其实就这么⼀点点差别⽽已。
  我希望各位了解,“潜”就是为了要表现,“潜”如果是什么也不要,那就连潜都不要讲。《易经》讲“不”,就是“要”,因为它是“⼀阴⼀阳之谓道”,“要”跟“不要”是连在⼀起的,不会分开。
潜就是要表现。——《易经》的智慧
诸葛亮潜了⼆⼗七年才“现”,所以他⼀出⼭就有⾮常不得了的表现。如果他只是躬耕南阳,整天只是在那⾥种菜,过不问世事的⽇⼦,刘备请他出来有什么⽤?所以,我不认为是刘备⾃⼰去三顾茅庐的,那根本就是诸葛亮设的⼀个局:他先使⾃⼰给世⼈⼀个好印象,然后就有⼈在刘备⾯前夸奖他,弄得刘备不得不来。刘备哪⾥是⾃动来的?可是我们都说是刘备⾃动去的。所以诸葛亮就是做到了让⼈家来他,⽽不是⾃⼰推销⾃⼰。
  今天的⼈动不动就说要推销⾃⼰,那就是⾃我作贱,把⾃⼰当商品了。我们是商品吗?当然不是。今天有很多事情根本就是做错了,但是我们不知道。只要懂《易经》,我们就能调整过来。
你准备好了,还要再观望观望,真的没有⼈⽐你更好,你才表现。你准备好了,可是发现⾃⼰还是不⾏,那就⼲脆不要表现了,⾄少不会出丑。你不表现,是不会出丑的,你不开⼝,⼈家真的搞不清楚你有多⼤内涵,可是只要你⼀开⼝,五脏六腑都被⼈家看得清清楚楚了。所以,⼀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站起来讲。
  ⼀个⼈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还要看时机,如果时机不对,就要潜。诸葛亮⽼早准备好了,但是时机不对,他不出来。如果时机对,他不出来也不⾏。倘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还不下⼭,那他⼀辈⼦就默默⽆闻了,历史上就不会记载他,我们也就不知道有他这个⼈,他就⽩活⼀⽣了。⽼实讲,诸葛亮下⼭的时候,他知道⾃⼰这辈⼦是不会成功的,只是因为看到刘备那么诚恳,这才同意下⼭的。诸葛亮最伟⼤之处就是,知其不可为⽽为之。他不是有成功的胜算才下的⼭,因为他知道,⼈对了,可是时不对,⽽时不对,⼈对也没有⽤。
  “潜龙勿⽤”,既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意思,也有蓄势待发的含义。其实⽆论是⼈的⼀⽣,还是⼀件事情,开始的时候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冒冒失失地就表现出来。那么,当⼀个⼈开始表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乾卦的第⼆⽘,“见龙在⽥,利见⼤⼈”,⼜是什么意思呢?
博客为什么没人用了
“潜”是做好充分准备,以蓄势待发。在此基础上,⼀旦看准时机,就要充分地“现”。不现则已,⼀现,就“见龙在⽥,利见⼤⼈”。什么叫做⼤⼈?⼤⼈跟圣⼈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最懂什么叫⼤⼈,什么叫圣⼈的是⽼百姓。⽼百姓叫⼤⼈的时候是什么样⼦?“⼤⼈啊”,下⾯⼀定
是“救命啊”。喊救命,才跟⼤⼈连在⼀起。有谁听到有⼈说“圣⼈啊,救命啊”?圣⼈怎么会救命呢?圣⼈只会教训你,怎么会救你的命?会救你命的⼈叫做⼤⼈,会教训你的⼈叫做圣⼈。⼀个⼈,不管他的官职多⼩,他只要管到你,他就是⼤⼈。圣⼈是摆着好看的,虽然很有学问,但是救不了⼈;圣⼈的道德修养很好,很会讲道理,但是他救不了⼈。如果圣⼈能救⼈,那么普天下⽼早已经太平了,⾃古以来有多少圣⼈,可就是救不了世⼈。  “利见⼤⼈”有两个意思:
第⼀个,就是你要表现出像⼤⼈⼀样的风范,不是⼩⾥⼩⽓的。⼀个⼈不表现则已,⼀表现,就要让⼈感觉到你这个⼈胸怀很宽⼴,是要照顾所有的⼈,不是⾃私的。如果有这种表现,⼤家就可以让你⼀路上去⽽不予阻挡。有的⼈⼀表现,就让别⼈感觉到他完全是为⾃⼰,完全是只顾眼前,想把别⼈压下去,那别⼈当然⾮⼲掉他不可。表现也是有阴有阳的,表现得受⼈家欢迎叫“利见⼤⼈”,表现得引起⼈家嫉妒,引得⼈家⾮要整你,要报复你,要把你整下去,那就是⼩⼈。所以,引起⼈家嫉妒,⾃⼰也要检讨,不完全是别⼈的原因。
如果引起⼈家嫉妒,不完全是别⼈的事情,⾃⼰也要检讨。——《易经》的智慧
你⾃⼰问⼼⽆愧,表现得有⼤⼈风范,能让⼈家都觉得你这个⼈有⼀套,那⾃然会“利见⼤⼈”。但是,前提是不会伤害到⼤家。如果你有⼀套,但是会伤害到别⼈,那么别⼈就会趁你现在不成⽓候,先⼲掉你。太多的年轻⼈,⼀进社会就受到很⼤的打击,于是从此对社会失去了信⼼,变得⽐谁都坏,这是⾮常可怜的。
  第⼆个,就是你要得到⼤⼈的赏识。“九⼆”的表现只要没有得到“九五”的赏识,是成不了⽓候的。上⾯那个重要的领导赏识你的作风,你能获得领导的栽培,你才能有所作为,因为每个领导喜欢的作风是不⼀样的。
  领导最起码有两种,⼀种是⽤眼睛的,他不太⽤⽿朵,你跟他讲什么,他根本听不懂,你拿给他看,他看得很清楚;⼀种是⽤⽿朵的,他不太⽤眼睛,你写了半天,他却觉得很烦,你讲给他听就好了。这就叫阴阳。所以当⼲部的⼈,⾸先要摸清楚⾃⼰的领导喜欢哪⼀种。如果他是⽐较喜欢⽤⽿朵的,那你就⼝头报告,如果他是⽐较喜
欢⽤眼睛的,你报告没有⽤,他前⾯⼀听,后⾯就忘了,然后再问你,你再讲吗?肯定不能再讲了,⼲脆写给他,他就会觉得你这个⼈很不错。
  只有上⾯的“⼤⼈”才能救你的命。上⾯说打击得对,你⼀下就被打下去了,上⾯说你是被冤枉的,你就被提上来了。
  “利见⼤⼈”,⼀⽅⾯是指⾃⼰,⼀⽅⾯是指上⾯。
  乾卦告诉我们,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可以开始表现出⾃⼰的才能,但是当要开始表现的时候,就要⾮常谨慎警惕了,所以第三⽘是:君⼦终⽇乾乾,⼣惕若厉,⽆咎。意思就是说,只有谨慎警惕,才可以避免灾祸。曾仕强教授认为,⼈⽣所追求的,就应该是⽆咎,⽽不是什么⼤吉⼤利,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
 第三个阶段(见图9-4),需要⾼度地警惕。我们知道,诸葛亮⼀下⼭就⾯临着各种严峻的考验,关公不服他,张飞也不服他。他们⼼想:我们跟刘备是结拜兄弟,你算⽼⼏?坦⽩讲,就连刘备⼀开始都没有很重⽤诸葛亮。刘备刚开始只是把他当做⼀个顾问⽽已,是后来他表现得⾮常好,关公、张飞都很服他以后,刘备才正式拜他为军师的。图9-4
⼀个⼈,不表现则已,⼀表现,你就要承受来⾃四⾯⼋⽅的打击。试想⼀下,如果你要出⼿打⼈的话,你是打弱⼩的⼈还是打强⼤的⼈?你打弱⼩的⼈,那就是欺负弱者,所以要打就要打强的。他表现好,就要打击他,他表现不好,打击他⼲什么呢?这是⼈之常情,不要认为这个不好,这跟好不好没有关系。
  我们专门喜欢打击⽼板赏识的⼈,打⼩报告也都是打那些⽼板看好的⼈。⽼板看不起他,你打⼩报告⼲什么?根本没那个必要。有些⼈觉得很奇怪,明明⾃⼰做得这么好,怎么⽼受打击呢?其实⼀句话就
讲完了,那么多⼈打击你,就表⽰你做得好。如果没有⼀个⼈打击你,就表⽰你根本是在混⽇⼦。很多事情我们要反过来想,不要想得太⽚⾯。
  乾卦的第三⽘,出现了“⽆咎”两个字。⼤家要注意,《易经》追求的就是“⽆咎”,⽽不是所谓的⼤吉⼤利。当⼀个⼈获得某些利益的时候,也注定要失去⼀些东西。——《易经》的智慧 
⼤吉⼤利有什么⽤?吉的后⾯⼀定是凶,因为吉凶是连带的。当你得到某些好处的时候,也定会失去⼀些东西,不可能只占便宜,⽽不吃⼀点亏。⽐如你做⽣意,如果⽣意很好,那你就很忙,根本没有时间看电影;如果⽣意不好,那就赚不着钱,但却有时间看电影。这就看你⾃⼰要选哪⼀个了,不可能是什么好事你都要,⽽所有不好的事都跟你⽆关,有⼀得必有⼀失。
《易经》的最⾼追求叫做“⽆咎”。很多⼈都认为“⽆咎”就是没有过错,那是不可能的。⼈怎么可能没有过错呢?⼈活着,只要眼睛没有永远地闭起来,你就永远有过错,只是⼤⼩不同⽽已。“⽆咎”,就是你只要⾏得正,做得正,就算有点⼩过错,⼤家也很容易谅解你,也不会有什么凶祸。
  ⼀般⼈都喜欢⼤吉⼤利,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吉⼤利跟凶险祸患是⼀体的,当⼈家把你捧得越⾼的时候,你就知道,掉下来是越惨的。⽆缘⽆故爬那么⾼⼲什么?爬得低⼀点,万⼀掉下来,了不起摔痛了⼀点。但如果爬得⾼⼀点,⾻头就摔断了,再⾼⼀点,就摔死了。⼈有没有必要爬那么⾼?这个需要个⼈⾃⼰斟酌。顺理成章,该爬⾼就爬⾼,倘若不必要,那就适可⽽⽌,到哪⾥都很快乐,有这样的
修养就对了。
不勉强追求任何事情,但是要尽⼒。这两个合起来,就是我尽⼒,我不勉强。很多事情都应该是这样的态度,包括读书在内。你去读⼀门功课,读到最后好像很吃⼒,学来学去很⾟苦,那我劝你还是不要学了,因为事实已经很明显,你不适合学这个东西,⼲吗⼀定要学呢?现在我们出了个姚明,很多妈妈就⿎励⼉⼦长⼤要当姚明,那你不是要害死⾃⼰⼉⼦吗?姚明只有⼀个,没有第⼆个,因为他那个时机,他那个⾝⾼,正好碰上了。你现在⼜要养⼀个⽐他还⾼的,试试看,连出租车都塞不进去。
千万记住,此⼀时也,彼⼀时也。时⼀变,整个情势就都变了。我们读《易经》,最重要的是要读⼀
个“时”字。孔⼦是“圣之时者”(《孟⼦•万章下》),他的特点就是随时随地把“时”调整得很好。
乾卦⽤九:“见龙⽆⾸,吉。”这句话是⾮常重要的,哪怕你是龙,哪怕你⼀切条件都很好,你也不能很固执地坚持⼀路⾛到底,否则会死得很惨。该潜就潜,该跃就跃,该停就停,该看就看,你就很愉快了。这句话,我们后来把它演变成⼤家都很熟的⼀句话,叫能屈能伸。作为⼀个⼈,⼀定要能屈能伸。⽬前情况对我不利,我就委屈⼀下,先不要吭⽓;对我有利的时候,我就吭⽓,但吭⽓的时候要⼩⼼,以防⼈家打击我。话要说得⼩⼼谨慎,不能说得太满。当你把话说得很满的时候,马上就有⼈传给你的⽼板听。那么你的⽼板就可能会想:是我给你机会的,你今天却这样,我下次不给你机会了。祸从⼝出,⼀旦⽼板不给你机会,那你就完了。
⼈⼀旦开始有了成功的感觉,往往就开始⾃满。⼀⾃满,讲话就会伤⼈,伤⼈的话很快会传出去,最后只会是伤害⾃⼰。我想太多⼈吃过这个亏,只是⼤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已。
警惕警惕,⽩天晚上都要警惕,那岂不是终⽇紧张兮兮吗?其实不是,警惕是再充实、再准备,准备下次再跳,要不然准备⼲什么?
  乾卦接下来的三个⽘辞是:“九四,或跃在渊,⽆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上九,亢龙有悔。”⼤意是说,只要能跃过龙门,就可以飞龙在天了,但是再往上⾛,就可能会有灾祸。那么飞龙在天之后,为什么会和灾祸相连?在这三个阶段当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乾卦分两部分,⼀部分是上乾,⼀部分是下乾。第⼀⽘代表第⼀阶段,第⼆⽘代表第⼆阶段,第三⽘代表第三阶段,这三⽘叫做下乾。第四⽘到第六⽘,叫做上乾。很多⼈还没⾛完下乾就没命了,也有很多⼈稍微有⼀点表现,就遭受别⼈打击,于是就紧张兮兮,这个不敢做,那个不敢做,⼀直到退休,什么作为都没有。
要⾛到上乾,就必须要更充实,更有毅⼒,下⼀次要表现更好。所以第四阶段,“或跃在渊”,有⼀个“跃”字。鲤鱼跃龙门,就看跃不跃得过去,⼀跃过去,⾝价完全不同;跃不过去,则如落深渊,掉下去摔得很惨。
  第四⽘,“或跃在渊,⽆咎”;第五⽘,就是第五阶段,“飞龙在天,利见⼤⼈”。⼀个是“飞龙在天”,⼀个
是“或跃在渊”,我们把这两个对⽐来看,正好是“飞”和“跃”,“天”和“渊”,所以我们后来有成语叫做“天渊之别”。就差那么⼀点,飞上去了,不得了,完全不⼀样了。在⼈的⼀⽣当中,最神⽓、最了不起的就是第五阶段,叫做九五之尊。
  第五⽘的这个“利见⼤⼈”,⼀个是⾃⼰要表现得有⼤⼈的风范,第⼆个是跟底下的⼲部要⼼连⼼。否则,下⾯第四⽘的⼈会经常拿你当⽬标,看你的笑话,总有⼀天要把你拉下去。
  九五看起来是“飞龙在天”,实际上也很难做事情。九五⼀发号施令,所有⼈都听他的,那他就要负全部责任了。⼈家不听他的,他还可以说“都是你们不听话”;⼈家都听话,他就要⾃⼰扛起来,那就责任重⼤了。九五说了话,⾃⼰⼀看不对,赶紧改了,就会有⼈说他是朝令⼣改;九五说“让我想想”,那就是犹豫不定;九五马上表现,⼀定有⼈认为他是刚愎⾃⽤。到了九五这个位置,就真的没有那么容易的事了。⾝处九五尊位,可能会觉得⾃⼰很神⽓,当了⼤领导,想怎么样都⾏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往往是椅⼦还没有坐热,⼈就不见了。  到了“飞龙在天”的时候,你就要衡量⼀下⾃⼰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为公⽽不为私,因为那时候地位很⾼,所有的⼈都看得到你,叫做⼗⽬所视,⼗⼿所指。只要你稍微有⼀点点动静,所有⼈都看得很清楚。不⽤讲,你⼀动⼀静,⼈家就知道了你在玩什么把戏,骗不了任何⼈。所以,要坐稳九五的位⼦,第⼀个就是⾃⼰要表现出⼤⼈的风范。
  第⼆个,你底下要有得⼒的⼲部,他们所做的事情只有⼀个,叫做巩固领导中⼼。你要底下的⼈来巩固你,⽼靠⾃⼰⼀个⼈怎么⾏?但是你要适可⽽⽌,因为上⾯还有⼀个上九,叫做“亢龙有悔”
  如果把九五叫做⽼⼤,那么上九就叫⼤佬,⽼⼤上⾯还有⼤佬。每个⼈都要记住,天外有天,⼈上有⼈,最好适可⽽⽌,不要认为⾃⼰什么事情都可以决定,可以说了算。否则,⼀旦“亢龙有悔”,结果是很凄惨的。
只要遇到不同的情况,你就要做合理的调整。——《易经》的智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